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五)大国介入: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 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袭城城”、 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3)战争结束:伊拉克被迫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 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性行动,持续42天的两湾战 争结束。
沙漠盾牌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 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 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第二阶段将视 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伊军赶 出科威特的水平。通过计划实施,美军在海湾地 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 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 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连同其他 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 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谢谢!
美军陆战装备
被美军集中的伊军坦克 M109型自行榴弹炮
挑战者-2型坦克
“标枪”反坦克导弹
伊拉克的对策
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战略指导思想是,拖 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 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 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 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 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 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 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 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 装甲输送车2800辆。(空军薄弱)
美国对待海湾危机的态度?
美国不遗余力插手海湾事务,是由于该地区的 石油资源影响着美国的国家利益。(大国干预 海湾事务)
[历史回放]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明确反对伊拉克 的侵略行为,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 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 第678号决议表决时,中国投了弃权票。
这是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要 求伊朗和伊拉克实现停火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30年。
思考题: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 争,一方面,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 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发展方向和规模等的 控制性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也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究, 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课堂小测】 1、美国组成联合国部队进驻海湾的根本目的 是 A.解放科威特 B.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扩充势力范围 D.保证在此地的经济利益,以凸显并担当领 导世界的角色 2、下列战争以联合国名义发动的是 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中东战争④海湾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什么态度?
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但反对 大国干预,希望海湾国家通过和平方式, 自行或借助联合国的帮助解决危机。
2、海湾战争的经过
(1)沙漠盾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部署战争
(2)开战:1991年1月17日,发动“沙漠风暴”军 事打击,伊军主要以地面防空武器还击;2月24日, 发动“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伊军伤亡惨重
战争结束: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
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
两伊战争中的袭城战
化学武器
战争中的幸存者
『资料回放』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早上,在我们听到
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 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发烫,鼻 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 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 是疼痛不己。
多国部队 阵亡 负伤 被俘 223人 697人 13人
伊军 约10万 8.6万
3、海湾战争的影响
(1)地位: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 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2)打击了伊拉克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暂时稳 定了海湾地区的局势,但为美国控制海湾地区提 供了方便;
(3)海湾战争它深刻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度时 各种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在高科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的各种特点;
3、两伊战争的影响
(1)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 退 (2)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3)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 增添新的紧张因素
(4)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5)美苏介入加剧了地区矛盾
1、海湾战争的背景
(1)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 面的争端;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制造海湾危机;
现代战争的特点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精确打击,同时强调战争协同性和时间性;
③空战成为独立作战方式;
④进攻以机动作战为基本方式;
⑤交战主要手段为远程火力攻击; ⑥出现电子战,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方式; ⑦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①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多兵种联合作战; ②战争节奏快,消耗大。
3、伊拉克和科威特长期以来存在哪些矛盾 ①边界纠纷 ②石油问题 ③债务问题 ④宗教派别之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沙特阿拉伯的海 夫吉发动进攻的目的是 A.把战争变成反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圣战 ” B.在沙特找一个军事据点 C.把战争扩大化、复杂化 D.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
一、两伊战争
二、海湾战争
1、两伊战争的原因
(一)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二)宗教矛盾:
⑴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什叶派:拥护间的恩怨 ⑶伊朗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激化矛 盾 霍梅尼的泛伊斯兰主义思想
①主张全世界的穆斯林民族应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 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②通过向外输出革命建立伊斯兰世界; ③强烈地反帝、反西方化,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
(三)地区霸权政策:(最主要原因)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 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
(四)民族纠纷:
阿拉伯民族主义 主张在“民族”的旗帜下实现所有阿拉伯人 ⑴ 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的统一,他们不仅要统一现存的阿拉伯各国,而且还要解放他 ⑵ 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 们认为应该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这其中就包括对伊朗利益攸 (胡齐斯坦省) 关的伊朗胡齐斯坦省。 ⑶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CH—47D“支奴干”运输直升 机
沙漠盾牌计划 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
UH—60“黑鹰”直升机
CH—47D“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F15制空战斗机 F117A 隐身夜鹰
F14重型战斗机
A—10攻击机RQ-1B型“捕食者”无人

AH-1“眼镜蛇”直 升机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空中突击与地面 进攻结合,创造出机动战的又一新模式-空地一体战。
伊拉克陆战装备
伊拉克BMⅡ步兵战车 伊拉克2C19自行榴弹炮
伊拉克的对抗
1、向以色列发射“飞毛 腿”导弹。 2、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伊“飞毛腿”
油井大火
3、点燃科威特600多口油 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美“爱国者”发射,拦截“飞毛腿” 伊“飞毛腿”发射
地面作战历时仅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面溃退, 1991年2月27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多国 部队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3)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实施全 面制裁,直至最终决定使用武力;
材料五: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美国从此地进口石油 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比重为11%。 材料六: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如果世界富饶的 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 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