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义、概念
1、劳务外包定义: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一个服务机构来完成,叫做劳务外包。
2、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目前存在的物业服务外包形式一般为:秩序维护外包、绿化维护外包、清洁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
3、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进行劳务外包?
可以进行劳务外包工作有:生产流程项目、行政前台、文秘类岗位、呼叫中心项目、后勤服务支撑岗位、物业保洁项目、单位食堂项目。
三、劳务外包优势
1、通过业务外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由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高效率,许多专业性服务公司在其专业领域都拥有比物业管理企业更有效的资源和组织。
●由于业务外包,日常工作中只需配备少数维修人员,管理开支大为减少。
●将专项业务外包有利于物业管理企业节约固定资产投资,在财务管理上,支付固定合同的现金较设立内部成本中心进行预算管理,通常更进行成本控制。
2、业务外包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专业公司通过发挥资源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来提高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
3、业务外包可以增加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消费需求。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业主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业
主需求的复杂化和差异化。
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物业管理企业自身服务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业务外包,即资源外取才能得以解决。
4、业务外包可以规避一些风险,增强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于风险高、管理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业务,也可采用外包的服务方式以确保在服务提供的同时规避管理责任风险。
5、物业管理企业实施专项服务业务转委托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通过转委托把企业有限的内部资源集中在最具成本效益、最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上,使物业管理企业人员保持精干,从而获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四、劳务外包劣势
1、外包的服务质量难以控制。
一般外包都是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通过对投标方服务质量、价格、资信等方面评估最终确定合作方。
但是一旦决定了合作方,实际质量是难以控制的,因为通常只能控制对方的管理者或代表,而直接操作作业者可以听或不听物业管理企业的指导与要求,致使质量在第一现场难以控制。
2、外包难以体现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及企业文化。
外包专业公司与物业管理企业毕竟是两家人,企业的文化、服务的理念往往有较大的差距,物业管理企业很难通过合同或简单沟通可以消除其差别,如果外包业务或项目的内容、外延定义不清,则容易带来运作混乱与责任不清,给业主造成物业管理企业形象不佳的印象。
3、外包在提供服务的时间上往往滞后。
由于物业管理服务需要具有预见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性及强有力的引导能力,而事实上按照合同条款很难满足对不确定因素的处理,加之发包方和承包方在沟通上有一定的程序,要提供与事先约定或有规律性不相一致的服务,在时间上往往相对滞后。
4、外包导致物业管理企业协调管理的难度加大。
在履约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对专业性服务企业既不能约束过紧,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也不能放任自流,影响外包业务的质量。
物业管理公司应把专业性服务企业纳入自身的整个管理体系中。
实践证明,游离于管理体系之外的外包,成功率是不高的。
5、外包还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物业管理公司对自身业务的控制与洞察能力可能会有所降低。
物业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或骨干力量,可能因为从直接从事运营与人员管理改作业务协调而另寻高就;物业管理公司从事工程服务的技术人员产生对外部技术一定程度的依赖,甚至会很严重;对转委托实施过程的协调不够而导致物业管理公司部门间的关系受到影响。
五、评定标准
一般供方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供方专业资质,营业执照及资金实力
2、供方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
3、供方以往的专业业绩及社会信誉
4、供方的管理能力及管理制度、培训制度等
5、供方的设备工具完善程度
6、供方的服务价格
7、供方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