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婴阻断ppt

母婴阻断ppt

或艾滋病毒、梅毒螺旋体,这种垂直传播方式引
起的感染约占5-15%,母婴阻断失败主要发生在 宫内感染的病例。
2、产时传播: 即在分娩时婴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剥
离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进入 脐带血,而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一过程感染的可 能性最大,这种情况也最为多见。羊水和阴道分 泌物中也含有病毒,也可以传播传染病
• 如果妊娠3个月检查为阴性,仍需再治疗一次;如果妊娠末 3个月血清学试验为阳性,则更需要治疗了。
• 原来是健康的孕妇或曾患梅毒但已治愈的孕妇,如果性关 系紊乱,在妊娠末3个月时再次感染上梅毒,其血清学检 查也可能是阴性的。所以,孕妇若在妊娠后期确有婚外性 交史时,在妊娠末3个月一定要及时给予驱梅治疗,以防 后患。
• 7. 分娩方式的选择: • 剖宫产术不能避免病毒母婴传播,不能以阻断HBV
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术分娩。 •·
新生儿出生后主动免疫联合被动免疫
• 主动免疫:
• 足月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对于HBsAg(+)母亲的新 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HB疫苗10ug, 共注射3次。接种时间越早越好,新生儿第一针必须 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在4小时内注射最好,如果 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将降低免疫效果。
• 对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免费提供艾滋病抗 体测定、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给予婴儿人工喂养的奶 粉补助;
• 对感染梅毒的孕妇,孕期提供两次免费抗梅毒治疗,对先 天梅毒儿给予免费的抗梅毒治疗;
•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 球蛋白;
传染病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 1. 宫内传播(包括种系传播): • 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
随访
• 1、 免疫效果: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 内、7月、12月龄时抽股静脉血查乙肝五项,如乙肝五项 中HBsAg阳性,加查HBV-DNA定量,判断母婴阻断效果
• HBsAg(-),HBsAb(+) 阻断成功, • HBsAg(-),HBsAb(-)阻断成功,但需接种第三针疫苗 • HBsAg(+)HBsAb(-) 预防失败,成为慢性感染者。
• 药物治疗,降低传染性 • 产时、产后的隔离 • 疫苗接种,减少感染几率
艾滋病病毒母婴阻断
• 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三个步骤

医学证明,有效的艾滋病母婴阻断通常可将母
婴垂直传播率降到2~5%。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步骤,
可以有效的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胎儿或婴儿,
称之为艾滋病母婴阻断。
• 1 、宫内阻断 • 2 、产时阻断 • 3 、产后水平阻断以及人工喂养。
• (2)新生儿用药。在新生儿出生后,服用抗病毒药物。
• 2、产时阻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实施产科干预, 进行剖宫产。对于病毒载量>1000cp/ml以及未接受抗病毒 治疗病毒载量未知的孕妇,择期剖宫产可有效预防艾滋病 母婴传播
• 3、产后水平阻断,人工喂养。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妇女而言,婴儿出生以后不能由本人哺乳,选择品质优良 与安全的母乳替代品、采用人工喂养法以避免产后艾滋病 经由母乳传播,是必需的。
• 注意:生产之后,在很长一段之内,在今后若干年的生活 中,都要避免妈妈的血液或者是体液再接触到小宝宝。
• 通过多种方式结合预防,能够比较有效地阻断艾滋病病毒 在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传播。如果产后18个月婴儿检查HIV 抗体(+),为阳性,则证明母婴阻断失败。
梅毒母婴阻断
• 已妊娠的梅毒妇女如果未经治疗,将会产生严重的不 良后果。因为早期梅毒孕妇体内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传染性强,妊娠后将有50%的胎儿未足月死亡或虽足 月但生下来是死婴,称为死胎或死产;另50%生下来 皆为患梅毒婴儿。若是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因其临 床没有任何表现容易被忽视,其实在孕期内同样具有 传染性,怀孕后的后果是20%生下死胎,40%的婴儿 患有梅毒,仅40%可能是正常的婴儿。晚期梅毒孕妇 生下来的小孩约有20%是死胎,10%为梅毒婴儿, 70%可能是正常的婴儿。
• 2早产儿的随访尤为重要
• 3、上述阻断方案成功率:

HBsAb(+) 98-100.%,

HBsAb(+)HBeAg(+) 85-95%

未经阻断者感染率40-60%。
母婴间接触应注意的问题:
• 1) 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消毒剂使用得当
• 2) 正确喂养方法
• 3) 正常肌肤接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4. 孕期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预防HB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母婴传播
• 5. 孕期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 孕期HBsAg阳性、小三阳不需用药,大三阳尚无定

• 6. 肝功异常: • 孕前最好在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停药一
个月后怀孕,如果使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肝功 能恢复正常,停药6个月后怀孕,应在孕期定期复查 肝功能,确定可否继续妊娠。
• 早产儿:体重≥2000克即可接受接种。体重<2000克 在出院前接受接种乙肝疫苗。
被动免疫:
• HBsAg(+)母亲的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1个月分别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 HBsAg(+)母亲的早产儿,对孕期没有检查HBsAg, 或者不了解是否感染HBsAg,或者与新生儿有密切接 触者HBsAg(+),或乙型肝炎家族史,强烈建议对 孩子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1、宫内阻断。首先用药物阻断,就是抗病毒药物治疗。 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
• (1)母亲用药。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3+个月(14周) 时开始使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因为母婴感染最易发生 在分娩期间,越接近分娩,危险性越激增,而最危险的时 刻就是在分娩时。简言之,如果能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 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数量,孩子的感染几率就会降低。
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方案
• 孕期预防
• 1. 孕期必须作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查和肝功能检查,了 解是否患有慢性肝炎或是携带乙肝病毒,有无感染性和免 疫性,为胎儿、新生儿免疫做好准备
• 2. 孕前、孕期注射乙肝疫苗,增强孕妇免疫能力
• 3. HBsAg(+)应做HBV-DNA检测,确定病毒滴定度,制定 孕期和产后母婴阻断方案;
传染病的母婴阻断
深圳龙翔医院 耿丽媛
何为传染病的母婴阻断?
• 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 乐观。儿童感染者中,90%以上都是母婴传播。艾滋病、 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可通过胎盘或生产时由母亲传染给胎 婴儿,是对妇女儿童危害极大的三种母婴传播性疾病。
• 实施母婴阻断,切断母亲到婴儿的传播链,是有效遏制艾 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可使传染病母 婴传播儿童感染率降低75%。
• (一)推荐方案。 •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
日; • 2.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
次,共3次。 • (二)替代方案。 • 1.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
脉给药,连续10 天; • 2.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
3、水平传播: 婴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母乳喂养,也可以
传播乙肝病毒或艾滋病毒、梅毒螺旋体。
阻断传染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 孕前检查,做三项传染病的检验检查,及时发现是否患病 或是已经感染病毒,积极治疗后再结婚
• 孕期检查,做三项传染病的检验检查明确是否患病、感染、 评估对胎儿的影响,选择治疗或阻断宫内传播的方法,或 者终止妊娠,
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
• 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 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双臀肌 肉注射。
• 三、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 • (一)脑脊液正常者。 • 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1次注射(分两侧臀肌)。 • (二)脑脊液异常者。 • 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分2次静脉滴注,连
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 肌注,连续10~14天。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 液异常者治疗。
• 注意: • 若已婚妇女曾有不洁性交史或得过梅毒,在她想要孩
子之时,最好先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以确定性病是否治愈 了再怀孕; • 若以前和最近都有过婚外性交史,最近又怀孕了,虽然没 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一定要做梅毒血清筛查试验如VSR 或RPR试验,同时还需做梅毒试验和FTAABS或TPHA试 验,如有一种类型试验是阳性,则要作驱梅治疗。
• 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 重视程度,基本建立健全了传染病孕产妇宣教、检测、转 诊、住院分娩、产后追访为一体的传染病母婴阻断网络体 系,有效的提高了传染病孕产妇集中收治率和母婴传播阻 断成功率。
• 包括
• 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免费咨 询及全程、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
• 4) 婴幼儿抗体滴度的监测
• 5) 增强免疫力,注意监测体内病毒情况、肝功及肝脏影 像学改变
• 6) 抓住时机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
• 7)关于哺乳
• 接受正规预防后,有无HBeAg(+)均可母乳喂养。
• 要避免乳头破裂。

HBV-DNA检测,病毒滴定度较高,慎重选择。
• 孕妇常规进行梅毒筛查试验不仅能早发现孕期梅毒, 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同时进行及
时正规的治疗,尤其在早期妊娠可有效阻止梅毒螺旋
体对胎盘的侵袭,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
率。说明孕期治疗对母体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妊 娠晚期发现的梅毒孕妇亦不应放弃治疗。
一、 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