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称为()A.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2.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4.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5.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教育C.学生的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7.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错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C.发现学习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8.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二、填空题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
2.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等方面。
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两个分量表构成。
4.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等几个阶段。
5.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
7.解题过程一般包括、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8.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9.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1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
三、判断题1.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增强和动觉控制的减弱。
()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表明遗忘进程的基本趋势是“先快后慢”。
()3.成就动机倾向于避免失败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是,往往会选择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5.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教育。
()6.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30秒。
()7.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从众,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8.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9.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10.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既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会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四、简答题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3.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5.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6.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
7.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1.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通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A.留校察看B.记过C.取消考试成绩D.开除学籍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
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
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B.颁发结业证书C.颁发肄业证书D.颁发毕业证书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教师和学生申诉B.行政复议C.司法调解D.行政诉讼4.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一种。
A.本级管辖B.特殊管辖C. 移送管辖D. 选择管辖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健美训练班B.转岗培训班C.学徒培训班D.高级电工学习班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C. 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D. 校长负责制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A.申请B.反馈C.审理D.决定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A.强制国家教育B. 强制基础教育C. 强制免费教育D. 强制国民教育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A.到北京上访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二、名词解释1.产教结合原则2.指定管辖3.行政诉讼第三人4.教育侵权行为5.审判监督程序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基本特点。
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四、论述题1.试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题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
在巡查是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考试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
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
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将试卷随纸条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
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习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
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
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出学籍处分,需要哪几个机构讨论决定?2.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3.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A.间接性 B. 回归性 C. 实践性 D. 相对性2、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
A.教师劳动的研究B.教学组织的研究C.教学设备的研究D.教学方法的研究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
A.小于15%B.大于15%C.在15% —50%之间D.大于50%4、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始于()。
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中级人才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6、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北洋水师学堂B.京师同文馆C.三江师范学堂D.京师大学堂7、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门学科是()。
A.神哲理法B.文理法农C.法商工农D.文法医神8、“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A.复杂性B.主体性C.示范性D.创造性9、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B.经济C.文化D.法律1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11、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A.一千年前B. 二千年前C. 三千年前D. 四千年前12、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A.霍普金斯大学B.柏林大学C.威斯康辛大学D.牛津大学1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1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15、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A.学衔B.学位C.学历D.学识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提出者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 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 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18、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新的文化、传承文化和()。
A.改造文化B.积累文化C.统一文化D.引领文化19、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归因于教育的比例是()。
A.10% B15% C.23% D.33%20、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
A.培养方案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学材料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高校教师任职的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