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2010-2011年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政治格局在向国际力量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经济格局从被西方国家垄断开始朝着向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方向发展;安全格局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政治方面
当今的国际政治,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大国政治,但大国任然是决定国际政治走势的主要因素。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

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对权力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瞬息万变,但也并没有改变求和平谋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愈演愈烈,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全球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方向发展,但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局部战争依然存在。

总的而言,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在这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我们主要从各国与我国的关系方面来谈我国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20世纪末中国与美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表达了中美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

特别是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立场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中美之间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

虽然两国由于国家性质、战略利益追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还存在一些现实的矛盾和潜在对抗,但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是比较健康的。

中国与俄罗斯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不仅确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而且两国之间先后签订了多项协定和联合声明,建立起了较友好稳定的国家关系。

使中俄之间在战略层面上构成了合作的框架,对我国打破西方世界坚持奉行的高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限制出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与日本基本保持平稳发展的关系。

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尽管日本在侵华历史、钓鱼岛、军备扩展等问题上,时有干扰两
国发展的言论和行动,但双方都十分清楚保持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国与欧盟各国的关系得到很好的改善。

随着国际战略力量的重新组合整合和中国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欧盟从自己的战略需要出发,决定把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提高到与美、俄、日等大国同等重要的地位。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更加重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2010年4月欧盟领导人到我国访问期间,明确提出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会对欧盟构成威胁,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不利因素:由于国际战略的复杂性和各个国家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在国家安全方面我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威胁。

比如牵涉美国的台湾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中日的钓鱼岛问题和东海油气田问题、南海问题、中印问题以及近期爆发的利比亚战争等问题均需要我国政府客观冷静灵活认真地对待。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美国,美国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如反恐、伊拉克问题、伊朗问题、朝鲜问题等,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但是美国又不想中国发展壮大,所以又千方百计的阻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就是共同对付美国,不能让美国一家独大,俄罗斯又怕中国强大对他构成威胁,所以也在军事等方面牵着中国;中国和欧洲最近走的比较近,欧洲在美国的控制下几十年,现在欧盟成了,欧盟想摆脱美国控制,必须依赖中国。

总之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问题错综复杂,各国之间都是在互相利用、互相牵制,以达到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中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和影响,游刃于世界各国之间、能够左右逢源,以达到中国的利益最大化并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经济方面
目前从国际的经济整体形势来看,在历经金融危机后处于一个恢复和发展时期,但是国际间的贸易问题和贸易摩擦依然严重,还处以一个较为敏感的阶段。

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下我国经济的形势和影响。

经济复苏阴影犹存,而且国际间的贸易形势也不容乐观,一些国家为了本国利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加深了国际经济的困难。

国际环境复杂不稳定。

2011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
大到发达经济体。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

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仍然紧张,但中国也面临一些较好的发展,特别是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发展趋势稳定。

在东亚,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在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在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在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

国际地区性合作加强。

面对这些形势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科学的对外开放战略,将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国内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三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重新认识政府的职责,确立新的政府治理理念,增强政府的经济外交能力,强化政府的国际协调能力,实行政企分开,坚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政府;四是形成一种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综合的国家安全观,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安全,采取积极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五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尽快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新体制;六是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