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学前教育学试题和复习资料

华师学前教育学试题和复习资料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1、学前教育学是从教育家(C)开始创立的。

以他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才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福禄倍尔D、夸美纽斯2、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 B )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一小时B、两小时C、三小时D、四小时3、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ABCD )A、幼儿表演B、桌面表演C、影子戏D、木偶戏4、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有的(ABD )A、大众性、B、儿童性C、娱乐性D、言语性。

5、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包括的要素有(ABD )A、有准备的环境B、教师C、学生D、教具6、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CD )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B、游戏模式C、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7、家庭教育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BCD )A、强烈的感染性B、特殊的渗透性C、天然的连续性D、特殊的继承性8、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某一领域里事物的本质,探索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具有(BCD )等特点。

A、理论性B、客观性C、系统性D、创造性9、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ACD )A、分科课程B、游戏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10、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ABCD )几个。

A、做人B、身体C、智力D、情绪11、儿童美感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的阶段有(ACD )A、无意识反应B、有意识反应C、模仿表现D、有意识表现1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有(ABCD )A、群体性B、目标性C、计划性D、多样性13、幼儿的结构游戏按技能分有(ABCD )A、排列B、粘合C、穿孔D、编织14、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 A )等。

A、阿普利登B、格罗斯C、霍尔D、拜敦代克15、(AD )是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

A、适合中国国情B、以游戏为主C、快乐教学D、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16、陈鹤琴几种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是(BCD )A、三角法B、圆周法C、直进法D、混合法17、以下属于直观法的有(ABCD )A、观察法B、参观法C、演示D、示范18、属于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有(ABD )。

A、活动性与参与性B、生活性与启蒙性C、知识性与教育性D、游戏性与情境性19、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几个步骤A、确定课题B、实验设计C、实施设计D、总结整理20、属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的有(ACD )A、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B、工作任务的教育性和艰巨性;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21、从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 B )年代,学前教育以发展儿童的智力为中心A、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B、20世纪60~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以后,D、21世纪以后2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要素有(ABCD )A、成熟B、练习和习得的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2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有(ABCD )A、保教结合的原则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24、属于幼儿园直观手段的有(ABCD )A、实物直观B、模具直观C、电化教具直观D、语言直观25、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BCD )A、游戏教学B、集体教学(上课)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26、正文又称"本论",是学术论文的主体,包括(ABC )A、论点(论题)B、论据C、论证D、论述27、确定研究题目应持慎重的态度,要经过反复考虑。

应遵循的原则有(BCD )A、理论性B、价值性C、创造性D、可行性28、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AB )A、谈话与讨论B、讲解与讲述C、讲演与表演D、谈论与交流29、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ABCD )A、幼儿表演B、桌面表演C、影子戏D、木偶戏30、“娃娃过家家”属于( B )游戏。

A、结构游戏B、角色游戏C、表演游戏D、智力游戏二、填空题(15分)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近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___5岁前_____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2、幼儿园_ ____保育和教育___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3、__第一反抗期______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4、儿童的_柔弱无能_______,恰恰是他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5、心理学家__格塞尔______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6、家庭访问一般分幼儿入园(所)前家访和入园(所)后家访两种。

入园(所)后家访又分为__常规性家访7______和重点家访两种。

7、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___湖北幼稚园_____。

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8、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笼罩之中,教学---训导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的一贯模式。

9、_亚里士多德_______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

10、康有为在__《大同书》______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11、____发展危机____是指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而给人的发展带来的障碍与问题。

12、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__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__基础之上的。

13、对学前儿童实施_全面发展_______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14、德国心理学家_格罗斯_______主张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或训练。

15、"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节日和娱乐、__作业教学______三部分。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25分)1、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小组和个别活动是"照顾个别差异"。

1、错误。

在我国,因为班额大,场地小,集体活动是教育机构进行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应注意在教育中灵活地使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教育组织形式。

有教师认为,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小组和个别活动是"照顾个别差异",这是不对的。

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差异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在各种组织形式的活动中统一实现的。

不重视个别差异的集体活动是不可能真正面向全体的。

2、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

2、错误。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方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

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一些的表现,但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全面与和谐的。

体、智、德、美是人发展的基本素质。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对人的身心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3、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与教师无关。

错误。

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

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

有的教师认为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因而不将保育工作列入教育工作计划中,或将保教结合理解为保、教人员的简单配合,而没有理解保教结合的深层次含义,因而在教育时忽略保育因素。

比如,进行作业教学活动时长时间地让幼儿坐着听讲,连续地进行智力活动,不顾及幼儿身体和脑神经系统的疲劳等。

保教结合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幼儿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幼教实践工作的总结。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没有区别。

错误。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国家制定的,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的途径等方面总的要求;而教育目的仅是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

5、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不同,各有侧重点。

正确。

托儿所具体的教育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要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保育与教育,促进儿童得到初步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比托儿所的教育任务有着更高、更深的要求。

但是幼儿园教育任务的完成又与托儿所教育任务的完成是密不可分的。

幼儿园的具体教育任务是在托儿所教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体、智、德、美各育的具体任务更完整,内容更丰富,要求也更高了。

托儿所与幼儿园除了承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为了减轻家长负担,解除其后顾之忧。

四、简答题(20分)1、20世纪中叶以后,学前教育有哪些发展的新趋势?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多样化: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复兴、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应用以及开放教育思想等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引进等,使中国学前教育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学前教育目标的整合化:要求现代学前教育将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的目标。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元化和社区化4.学前教育方法的科学化2、如何对儿童进行智力品质进行培养?2、学前期是良好智力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应注重:第一,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提供各种适合儿童智力发展的活动机会与学习场所,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各种智力品质。

第二,要从儿童开始,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

如吃饭穿衣、手工劳动等,使儿童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展示儿童的创造性才能,这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尤为重要。

3、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有哪些?(一)充当保姆的阶段:在古代社会,扮演的是保姆的角色,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孩子,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二)充当教师的阶段:随着大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保育幼儿的身体,还要启发、诱导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于是,幼儿教师的角色就逐渐由保姆转变为教育者,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称呼也逐渐由"保姆"改为"教师"。

(三)幼儿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赋予了幼儿教师许多新的角色期望,如希望幼儿教师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母亲的替代者、幼儿的知心朋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