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关于成立柔性电路板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江苏关于成立柔性电路板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江苏关于成立柔性电路板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又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FPC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电子元器件、FCCL、电磁屏蔽膜、覆盖膜等原材料供应商、SMT工序外协加工提供商及镭射钻孔机、电镀机和曝光机等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FPC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主体为显示模组、触摸模组等电子产品模组零部件制造商和终端电子产品生产商。

xxx投资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70.0万元,占公司股份58%;B公司出资340.0万元,占公司股份42%。

xxx投资公司以柔性电路板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投资公司计划总投资10469.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976.59万元,占总投资的85.74%;流动资金1492.49万元,占总投资的14.26%。

根据规划,xxx投资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1609.00万元,总成本费用8724.46万元,税金及附加190.62万元,利润总额2884.54万元,利税总额3473.03万元,税后净利润2163.40万元,纳税总额1309.62万元,投资利润率27.55%,投资利税率33.17%,投资回报率20.66%,全部投资回收期6.34年,提供就业职位215个。

FPC、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具有配线密度高、厚度薄、重量轻、配线空间限制少、可折叠、灵活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狭小、可移动、可折叠的各类电子信息产品。

其中,FPC即柔性印制电路板,是印制电路板的一种重要类别;COF柔性封装基板作为印制电路板产品中的重要高端分支产品,在芯片封装过程中,起到承载芯片、电路连通、绝缘支撑的作用,是一种新兴产品;COF产品则是以COF柔性封装基板作载体,将半导体芯片直接封装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的芯片封装产品。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投资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81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投资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70.0万元,占公司股份58%;B公司出资340.0万元,占公司股份42%。

(四)法人代表梁xx(五)注册地址xxx经济示范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江苏界于北纬30°45'~35°20',东经116°18'~121°57'之间,北接山东,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江苏省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江苏人均GD、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前列,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省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辖13个地级市。

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8070万人,是中国人口密度第一大省。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07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柔性电路板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投资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x经济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柔性电路板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

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

柔性电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

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电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

随着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2016年全球柔性电路板(FPC)的产值达135亿美元。

FPC的应用领域几乎涉及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涵盖了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汽车载品这三个最大的应用领域,虽然这类产品增长率有限,但会保持长期增长。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柔性电路板项目背景分析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又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FPC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电子元器件、FCCL、电磁屏蔽膜、覆盖膜等原材料供应商、SMT工序外协加工提供商及镭射钻孔机、电镀机和曝光机等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FPC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主体为显示模组、触摸模组等电子产品模组零部件制造商和终端电子产品生产商。

随着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汽车电子、可折叠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太阳能电池、一次性电子产品、医疗信息化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柔性线路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从2012年的1402.6元/平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290元/平方米。

其中,2016年柔性线路板产品价格1258.5元/平方米成为近年低点。

目前,我国柔性线路板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信等领域。

从FPC终端应用领域而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对FPC的消费量占比超过70%,汽车电子等其他领域对FPC的需求仍处于低位。

数据显示,2019年柔性线路板智能手机领域应用规模为526.93亿元,占比40.44%;平板电脑领域应用规模218.51亿元,占比16.77%。

目前,全球FPC企业可分为四个梯队。

其中,第一梯队为日本旗胜和中国鹏鼎控股,是全球排名前二的FPC供应企业;第二梯队企业有日本住友、藤仓,三星电机,中国东山精密和中国台郡;第三梯队企业有比艾奇、嘉联益等;第四梯队为其他中小企业。

我国FPC行业除鹏鼎控股、东山精密两大龙头企业外,还有中京电子、丹邦科技、崇达技术、光莆股份、弘信电子等规模型企业。

但总体来看,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FPC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产业化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我国FPC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增长十分迅速。

未来,随着我国电子产品轻量化和折叠化的发展趋势,FPC能形成对其他类型电路板和其他材料的替代,FPC下游应用领域仍将不断拓宽,潜在市场容量较大。

预计到2026年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规模将达到2519.7亿元。

二、柔性电路板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FPC、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具有配线密度高、厚度薄、重量轻、配线空间限制少、可折叠、灵活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狭小、可移动、可折叠的各类电子信息产品。

其中,FPC即柔性印制电路板,是印制电路板的一种重要类别;COF柔性封装基板作为印制电路板产品中的重要高端分支产品,在芯片封装过程中,起到承载芯片、电路连通、绝缘支撑的作用,是一种新兴产品;COF产品则是以COF柔性封装基板作载体,将半导体芯片直接封装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的芯片封装产品。

柔性印制电路板需求由下游终端电子产品需求所主导,随着下游终端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全球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也保持了较快发展。

FPC主要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数码相机以及硬盘、光驱、移动存储等PC配件市场。

COF柔性封装基板市场前景与下游TFT-LCD应用市场前景息息相关,TFT-LCD的下游应用范围广阔,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液晶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MP3、车载电视、PDA,等。

上述电子产品在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下,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受下游产品需求增长的推动,柔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巨大。

同时,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在各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下游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也必然带动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开展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产业智能升级。

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开展标准试验验证。

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