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经济看经济与教育的紧密联系
根据百科名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知识是要靠教育来继承和发展创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是知识积累与创造情况的基础。
很明显,如今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正是经济与知识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最好例证。
经济发展新要求为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动力与方向。
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如今它正步入知识经济。
我们看到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无不促进着教育事业的进步。
处于农业经济时代,教育重视天文知识与培养封建官僚人才。
然而当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产品出现大量剩余,人们就将这些大量剩余产品加工成工业产品,社会亦随着进入工业社会。
此时就急需有技术的工人,这就引导教育事业偏重培育技工来适应社会的要求。
同样,如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经过工业社会后高度发展,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教育事业不得不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发展科研事业,加快培养科技人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可以说,此时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就是教育事业进步的方向标,指引着教育事业的前进方向,而且因着这需要,因着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教育事业亦有了前进的动力。
可见,每次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要求都会反映到教育事业上,为其进步提供及时的动力和方向指导。
教育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其源源不断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产生与进步来源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在知识经济中,经济与教育发挥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通过教育培养出的科技人才与研发出的科技成果提高了我们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为如今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教育事业就等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为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其发展,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又为教育的进步提供动力,如此反复,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实现了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
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而正在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就是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选择。
在知识经济中,经济与教育实现了难得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鉴于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尽快实现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这一至今未能实现的承诺,加快贫穷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化师资配备,全面提高大学办学质量,建设世界性名校,抓住机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