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及应用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解析:选B SiO2不导电,不可用于制作光电池。
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解析:选B A项,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正确;B项,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在作漂白剂时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形成无色不稳定物质而使其褪色,错误;C项,NaHCO3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可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正确;Al(OH)3分解是吸热反应,吸收大量热量并有H2O生成,可作阻燃胶合板,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作食品膨松剂B.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C.氯化铁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D.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解析:选C A项,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可用作食品膨松剂,与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无关,错误;B项,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与晶体硅熔点高无关,错误;C项,氯化铁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正确;D 项,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氧化铝具有两性无关,错误。
4.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选A A 项,Fe 2O 3是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涂料,正确;B 项,SiO 2是酸性氧化物,错误;C 项,因为Al 2O 3耐高温,所以Al 2O 3可用作耐火材料,没有因果关系,错误;D 项,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作半导体材料,没有因果关系。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的胶粒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B .CaO 能与SO 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C .NaHCO 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D .SO 2和湿润的O 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得到漂白性更强的漂白剂解析:选B A 项,“血液透析”利用胶体粒子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与胶粒带电无关,错误;B 项,CaO 能与SO 2反应生成CaSO 3,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正确;C 项,NaHCO 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与酸反应也能生成气体,有气体生成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错误; D 项,SO 2和湿润的O 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酸没有漂白性,错误。
6.(2019·福州四校联考)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 .由铝土矿冶炼铝:铝土矿――→提纯Al 2O 3――→HCl AlCl 3――→电解AlB .从海水中提取镁:海水――→石灰乳Mg(OH)2――→加热MgO ――→电解MgC .由NaCl 制漂白粉:饱和食盐水――→电解Cl 2――→NaOH 溶液漂白粉D .由黄铁矿制硫酸:黄铁矿――→煅烧SO 2――→催化氧化SO 3――→98%浓硫酸吸收H 2SO 4解析:选D A 项,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金属铝,错误;B 项,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错误;C 项,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错误;D 项,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 2,通过该生产流程可制备硫酸,正确。
7.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B .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C .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 2,转移电子数为0.5N AD .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 、C x H y 、NO x 三种成分的净化解析:选D A 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NO x 被氧气氧化得到硝酸盐,氮元素被氧化,硝酸盐还原产生氮气,氮元素被还原,错误;B 项,催化剂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错误;C 项,还原过程中氮元素从+5价降为0价,生成0.1 mol N 2,转移电子数为1.0N A ,错误;D 项,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 、C x H y 、NO x 三种成分的净化,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正确。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 解释 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 2CO 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 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CaCO 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解析:选C A项,烧碱溶液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Na2CO3不能直接和油污反应,错误;B项,漂白粉久置变质是因为Ca(ClO)2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不稳定,分解为HCl和O2,错误;C项,K2CO3和NH4Cl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氨气而降低肥效,正确;D项,FeCl3溶液中的Fe3+能和Cu反应生成Fe2+和Cu2+,错误。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aHCO3(s)――→△Na2CO3(s)――→饱和石灰水NaOH(aq)B.Al(s)――→NaOH(aq)NaAlO2(aq)――→过量HCl(aq)Al(OH)3(s)C.AgNO3(aq)――→氨水[Ag(NH3)2]+(aq)――→蔗糖(aq)Ag(s)D.Fe2O3(s)――→Al高温Fe(s)――→HCl(aq)FeCl3(aq)解析:选A B项,NaAlO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3,错误;C项,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3)2]+(aq)反应生成Ag(s),错误;D项,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2(aq),错误。
10.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流出液是H2SO4溶液C.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 .“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埚中焙烧解析:选D A 项,阳极泥是在电解精炼铜过程中,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杂质,含Se 、Te 、Au 等,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正确;B 项,焙烧生成的SO 2和SeO 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e 和H 2SO 4,则流出液是H 2SO 4溶液,正确;C 项,电解池中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由流程可知,TeO 2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下被还原为Te 单质,正确;D 项,瓷坩埚中还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坩埚受到腐蚀,则“焙砂”与碳酸钠不宜在瓷坩埚中焙烧,错误。
11.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原材料的价值。
如图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流程: 废铁屑――→Na 2CO 3溶液浸泡 ――→稀硫酸 ――→调节pH =1~2适量H 2O 2溶液A ――→NaOH 溶液通入N 2,加热Fe 3O 4(纳米粒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Na 2CO 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B .若生产中不通入N 2,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 .加适量的H 2O 2是为了将部分Fe 2+氧化为Fe 3+,涉及反应:H 2O 2+2Fe 2++2H +===2Fe 3++2H 2OD .溶液A 中Fe 2+和Fe 3+的浓度比为1∶2解析:选A CO 2-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浸泡废铁屑可以使其表面的油脂因水解而被除去,但不能除去其表面的铁锈,A 项错误;废铁屑用稀硫酸溶解有硫酸亚铁生成,Fe 2+被双氧水部分氧化成Fe 3+,得到含Fe 2+和Fe 3+的混合溶液,若生产中不通入N 2,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生产,Fe 2+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 3+,将不能得到高纯度Fe 3O 4产品,其中会混入氧化铁杂质,B 项正确;根据B 项的分析,加适量的H 2O 2是为了将部分Fe 2+氧化为Fe 3+,涉及反应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C 项正确;根据最终产品为Fe 3O 4,可知其中Fe 2+和Fe 3+的数目比为1∶2,因此溶液A 中Fe 2+和Fe 3+的浓度比为1∶2,D 项正确。
12.某工业废水中含有Hg 2+、Fe 3+、Na +、Cu 2+等离子,技术人员从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滴管B.滤渣1的成分中含有三种金属C.Fe3+可以用SCN-检验,两者反应可生成红色沉淀D.①②③步操作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解析:选B A项,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错误;B项,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Fe+Cu2+===Fe2++Cu、Fe+Hg2+===Fe2++Hg,滤渣1中有Fe、Cu、Hg三种金属,正确;C项,Fe3+可以与SCN-生成Fe(SCN)3红色络合物,不是沉淀,错误;D项,由于汞有毒且沸点低、易挥发,故第③步操作要采取防护措施,错误。
13.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Ⅰ中含有SiO2,固体Ⅱ中含有Fe(OH)3B.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Ⅱ中Al(OH)3转化为AlO-2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Ⅲ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应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的CaCl2·6H2O解析:选D A项,SiO2难溶于盐酸,固体Ⅰ中含有SiO2;AlCl3、FeCl3与Ca(OH)2反应生成Al(OH)3、Fe(OH)3,所以固体Ⅱ中含有Fe(OH)3,正确;B项,Al(OH)3可溶于强碱溶液,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Ⅱ中Al(OH)3转化为AlO-2,正确;C项,CaCl2·6H2O易失去结晶水,所以应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正确;D项,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液中除了CaCl2外,还有NH4Cl,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不能得到纯净的CaCl2·6H2O,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