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转基因作物与传统的作物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自从人类学会了种植植物,蓄养动物,我们的先辈们就一直在探讨如何对物
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培养了更多优良的品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家们在
生物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自90年代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地走
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成了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转基因指的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
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
的物质。

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
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
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过去的几千年里改良物种的主要方式: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突变或无意的人
为因素所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个体进行选育和利用,从而通过随机和自然的积
累优化基因。

然而这种极低几率且无人类控制性的被动模式大大阻碍了农业的发
展。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区别于两点:首先,
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
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
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
地定位于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
操作和转移的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测后代。

故转基因技
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
率。

[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同一物种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让不同的物
种进行杂交,不仅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甚至是植物与动物之间都
可以进行基因组合,使得我们在进行培养新品种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其在世界范围内
广泛种植。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

我国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其次还有玉米、大豆、甜菜等。

第二是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能够在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还有的是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

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已经在食用这种转基因的猪肉。

第三是转基因微生物食品,此类微生物比较容易培养,能够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第四是转基因特殊食品,科学家利用了生物遗传工程,把一些普通的蔬菜通过转基因方式培养成能够防病的蔬菜,使蔬菜等食品的价值大大提高。

我们在食用这些蔬菜时,不仅能够饱腹,还能够预防某些疾病,一举两得。

转基因食物的优点:(1)成本低、产量高。

成本是传统产品的40%-60%,产量至少增加20%,有的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2)具有抗草、抗虫、抗逆境等特征。

其一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000年的转基因食品达4420万公顷,其中抗除草剂的有3280万公顷,占74%;抗虫性状的有830万公顷,占19%;抗虫肩抗除草剂的占7%(3)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谷物食品赖氨酸含量以增加其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中谷蛋白的含量比以提高烘焙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4)保鲜性能增强。

例如,利用反义DNA技术抑制酶活力来延迟成熟和软化的反义RAN转基因番茄,延长贮藏和保鲜时间。

转基因食品存在的问题:①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新毒素和过敏原。

例如,已经发现一种基因工程大豆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用基因工程细菌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色氨酸曾导致37人死亡和1500多人残废。

最近发现,在美国许多超级市场中的牛奶中含有在牧场中施用过的基因工程的牛生长激素。

②转基因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③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④人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可能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作用。

⑤会对环境产生威胁。

种植转基因作物和蓄养转基因动物会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

4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的安全性。

1998年,英国苏格兰研究所的Arpad Pusztiai 教授用转基因马铃薯喂老鼠,
1998年秋在电视上宣布大鼠食用后,引起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

此事引起国际轰动。

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的,有所科学证据的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

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从中不能得出转基因马铃薯有生物健康的结论。

1998年3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和DPL(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联合的所谓“终结者”技术(terminator technology)专利,“终结者”技术获得专利后引起国际的强烈反响。

因为该技术不是一般性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使作物第一年种植获得的种子不育,在第二年种植时,种子会自动死亡。

“终结者”技术是将一种终止子基因插入到作物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作物种子,种子公司在种子出售前,在种子表面喷上一种诱导剂,农民播种后,种子可以长成正常的植株,结出成熟的种子。

但是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插入的终止子基因会在种子成熟时激活启动,产生毒素杀死种子胚胎,因此收获的种子在第二年再种植不能正常发芽,但这种种子在油脂、蛋白质等方面完全正常。

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声称,“终结者”技术是为了保护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

1998年10月,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禁止“终结者”技术,理由主要有:外观上不能辨认终结者技术生产的种子,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花粉非故意造成生物安全风险。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告,一个斑蝶食用了转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Bt)玉米花粉后44%死亡,表明GMF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事引起科学家对GMF的广泛争论。

Bt玉米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LA是特异毒杀鳞翘目害虫,斑蝶属于鳞翘目昆虫,自然会受到Bt蛋白的影响。

事实上,Science、Nature拒绝发斑蝶的文章,审稿人认为,这并不反映田间的情况,最后在Nature 上以简讯的形式报道。

但该事件却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报刊的头版消息。

最后,该事件被科学界否定。

2001年7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承认,GMF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它们可能把自身的基因传递给相关物种,产生超级杂草,也可能会对其他植物或动物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响。

有关GMF和GMC的潜在危险和安全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

因此,对GMC和GMF的种植于化要慎重,否
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GMF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案例,并不表明没有危害,因为它进入人类的时间还太短,其潜在危害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

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目前大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仍可以看出,转基因食品目前还没有可以评估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时间上的验证。

我认为以现在的趋势来看,未来会有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正确地去认识转基因食品,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它。

对于任何一种新事物,我们如果一味地否定,那无疑是阻碍了我们社会的前进步伐。

外国语学院
12级英本1班
1203010120
秦晴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