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影响全局的中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它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肃而又重大的课题。
据统计,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冷战对峙,使人类时刻面临死亡威胁。
进入21世纪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和平问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维护世界和平,捍卫人类安宁,仍是21世纪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
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一)促进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和平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没有和平的环境,社会就难以按部就班、从容有序地运转,各项建设就无法正常地进行,人民的生活也会遭到巨大的破坏。
所以,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
第一,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给世界和平带来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成为促进和平的新兴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产物。
军事是科学技术运用最密集的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世界军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战争的制约性空前高涨。
1.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现代化战争武器的巨大威慑性和相互毁灭性,使国际社会空前畏惧战争尤其是核战争,谁也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
2.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高,研制费用越昂贵,战争消耗就越大。
巨大的军费投入,不仅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即使是发达国家或超级大国也很难支撑一场全球性的现代化战争。
3.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国家可以不通过诉诸武力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这就相应减少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性。
可见,科技在对世界军事和战争形态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成为推迟乃至避免世界大战、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科技革命在物质和技术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的依存度空前提高,促进合作,谋求共赢不仅是全球化的客观产物,同时又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
可以说,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对阻碍世界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国际政治关系发挥了日趋明显的牵制作用,推动和平的潮流继续发展。
第二,其他战略力量的新发展有力牵制了霸权主义,增强了和平的力量;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并在和日趋激烈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并极力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谋求平等发展。
世界多极化进程尽管曲折坎坷,但不可逆转,它将从根本上否定和摒弃一两个大国或大国集团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受控制与排挤的状况。
1.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气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根源。
美国推行“先发制人”战略,给世界和平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
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历程,不难看出,军事对抗,时局动荡,其重要原因就是一两个实力超群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肆无忌惮地推行称霸世界的侵略扩张政策,世界人民又无足够力量削弱以至制止这种政策的实施。
因此,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既是超级大国霸权实力相对削弱的结果,又是对超级大国称霸战略的有力牵制。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的民主化大趋势。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进步繁荣的主旋律,多极化趋势适应了这一趋势,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占世界多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强烈地渴望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发展,增强实力,共同繁荣。
特别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坚持推行和平发展战略,将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推动者和维护者。
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与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局势的不稳定,往往源于力量对比的不平衡。
当今世界主要力量对比相对均衡,各种政治力量从不同领域和层面共同参与世界事务时战争因素就会受到极大牵制,世界局势就会保持总体平稳,经济也会获得较快发展,否则,就会陷入战争和动荡局面;另一方面,主要政治力量间利益的交汇点日益增多,依存共处的趋势明显增长,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力量保障。
第三,在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瓦解后,世界主要大国力量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对抗与对话同行,冲突与合作交织,但和平、合作、对话、交流是大国关系的主导方面,世界和平的可靠性有所增加。
维护世界和平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逻辑必然。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
在这个核心背景下,发展经济,谋求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在21世纪的头等课题,各国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深,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使得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呈现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关系格局。
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性质降低,共存多赢和两败(或几败)俱伤的性质在增大。
这一特征使国家间趋于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经济全球化普遍改变了世界政治的价值取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依存共处,多赢互动成为新的取向。
(从1950年到1993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了5.39倍,而国际贸易增长了12.95倍;从1980年到1994年,外国直接投资从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8%增长到9.6%;1970年,越国界的股票、债券交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德、日都在5%以下,而1996年分别升至152%、197%和83%)。
最后,维护和平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世界战争史证明,人民,不论是发达国家人民还是落后国家人民,都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特别是落后国家。
历史上,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战争的严重创伤,更加珍惜世界和平稳定的局面,把消除内乱,维护地区稳定,作为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与渴望和平的发达国家民众一起,形成了声势空前的和平浪潮。
当美国推出“先发制人”安全战略,并以伊拉克为实验地实施这一战略时,包括美国传统盟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径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
2003年2月15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全球600个城市,迫千万人举行了自越战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反战游行,当阿富汗人民饱受20年内战之苦,又蒙受塔利班政权统治之害后,国际社会为重建一个和平与安宁的阿富汗倾注了巨大热情;当非洲大陆长期陷于内乱和纷争时,国际社会为制止冲突,复兴非洲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当今世界和平的声浪超过了战争的逆流,合作的愿望超越了对抗的主张。
(二)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战略重心促进发展是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进步与繁荣的核心问题。
发展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发展问题,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等,核心是经济发展。
不仅发达国家要发展,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只有实现共同发展,才能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保证。
因此,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第一,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尤为迫切,在各类国家的发展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尤为严重。
据联合国报告统计,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占有世界总收入的70%以上,而占世界人口77%的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总收入的20%。
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的50倍以上,而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数目由70年代的36个增至目前的49个,有34个在非洲。
近2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有些国家几近停滞;贸易条件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上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被压低;债务负担沉重,有些国家的全年外贸收入都被迫用来偿还外债本息,其中非洲许多国家每年要用财政收入的1/4偿还外债。
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人口、环境、饥荒、动乱等严重的社会危机。
所有这些,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形势比发达国家严峻得多、困难得多。
因此,发展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1.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是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乃至战乱的重要原因。
经济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提高,甚至温饱问题都难解决,必将引起社会不满,造成政局动荡,矛盾激化,甚至引发冲突和战乱。
当今的地区性热点问题,大多与一些国家、地区的贫穷直接相关。
2.发展中国家因贫穷与落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发达国家的控制与颠覆,引发国际冲突。
经济的强大与独立,是保证政治独立的最重要基础。
经济不独立,政治独立就很难实现。
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肆践踏、干涉落后国家的主权,凭的就是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军事实力。
3.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将会直接削弱国际间和平力量。
在一超多强的格局下,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它们的经济得不到发展,直接削弱了和平力量,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有恃无恐。
故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消除地区动荡,挫败霸权主义扩张野心。
第二,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如前所述,发展中国家始终高举反帝、反殖、反霸大旗,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不懈地努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但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战前都曾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战后,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通过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政治上独立,但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剥削和压榨,经济体系不健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另外,由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严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这些因素导致南北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南北矛盾越来越深。
南方国家的长期贫困与落后,很容易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实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使它们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南方国家的长期贫困与落后,极易引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局不安与动荡,引发局部战争甚至国家战争。
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始终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隐患。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全球发展与各国的共同繁荣的战略问题。
南、北方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达国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发达国家又离不开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