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概念)
评价
谢谢
Thanks
概念的家族相似性 不同成员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最 典型的样例就是具备最多共同特征的样例—— 原型。
Rosch(1975)匹配实验 实验程序:一对对呈现材料,要求被试尽快判 断这对材料的名称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记录 反应时
2
概念结构
原型的实质和编码
结果 • 均出现了易化效应; • 启动对代表性中等的 项目没影响; • 在同一范畴中,启动 对高中低3种项目都有 易化作用,无显著差 异; • 项目反应时差异显著, 代表性高的项目反应 时小。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的发展
Levine(1966)空白实验法
1
概念形成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的发展
Levine(1966)空白实验法 实验结果: • 成年被试在空白试验中的反应模式有 92.4%是符合某个假设的反应模式的。 • 这表明被试确实在空白试验中应用了 假设,换句话说,空白试验确可客观 地揭示被试的假设。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
Bruner,Goodnow和Austin(1956) 人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 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 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假设可以看作认知的单元,它是人解 决概念形成问题的行为的内部表征。
1
1 2 3 4 5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的实验
1
概念形成
策略类型
Gholson等人 (1972) 幼儿常常表现出 3种做法或策略: (1)位置固执 (2)位置交替 (3)刺激偏好
1
概念形成
• 小学生:均有 刺激偏好,但 策略应用已占 主导地位,甚 至都出现了总 体聚焦。 • 总体聚焦:随 着儿童年龄而 增加。 • 成人:最典型 的策略是总体 聚焦。
2
概念结构
特征表说
Bourne等(1971,1979)方程
C=R(X,Y,…)
• C为概念(Concept) • 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 性特征 • R为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Rule)
2
概念结构
概念规则:合取, 肯定,否定,析 取,条件等。 定义性特征和概 念规则有机结合, 才能完整表征一 个概念。
2
概念结构
原型的实质和编码
实验说明:
• 易化效应在具有较高的范畴成员代表性的项 目中,显得比较突出——支持原型说; • 图画材料的RT较小——设想原型可能是以 图画即表象来编码的; • 在某些基本的维量中,Rosch(1973)认 为原型甚至可能受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决定。
2
概念结构
原型与转换(Franks和Bransford,1971)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的评价
1.优点: 强调假设和策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说 明了人在掌握概念中的主动性和智慧。 2.不足: 实验依据大多来自人工概念的研究,而人工概 念与自然概念有很大距离,引起了一些批评。
概念结构
• 特征表说 • 原型说
2
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概念的表征是由哪些因素 构成的以及这些因素的相关关系。 特征表说(Feature List Theory) 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Βιβλιοθήκη 念形成亦称为概念学习,是指 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 如果说概念形成是获得事物的概 括表征,那么概念结构则是这种 表征的内部组织。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
Hull(1920)共同因素说 概念形成是将一类事物的共同因素抽象 出来并对它作出相同的反应。 Osgood(1953)共同中介说 认为概念形成是获得对一组刺激的共同 中介反应。 (两者都以某种方式包含刺激反应原则)
实验过程 呈现变形模式 ↓ 再认实验 ↓ 信心等级评定
2
概念结构
原型与转换(Franks和Bransford,1971)
实验结果 • 从属于一个范畴 的诸刺激的变形 中抽象出一个最 佳的实例或原型 • 范畴是以图式表 达出来的
2
概念结构
特征表说 侧重点 特点 编码
强调定义性特征
原型说
强调最佳实例或 原型
2
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概念的表征是由哪些因素 构成的以及这些因素的相关关系。 特征表说(Feature List Theory) 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
2
概念结构
特征表说
基本观点: 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 概念或概念的表征由两个因素构成: • 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 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规则) 概念规则和定义性特征的区别: • 抽象程度不同,概念规则的抽象程度高于定义 性特征。 • 定义性特征的有关属性是可以知觉的,而概念 规则是知觉不到的。
概念结构
• 特征表说 • 原型说
2
概念结构
原型说
基本观点: 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 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的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 概念的。
2
概念结构
Rosch认为概念由以下两个因素构成: (1)原型或最佳实例; (2)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2
概念结构
原型的实质和编码
1)过程:被试要掌握的概念实例只有一个有 关属性(如红色)和其他的无关属性。
1
概念形成
被试A组
被试B组
前10次得反馈方式
不适宜反馈
适宜反馈
10次后的反馈方式
适宜反馈
适宜反馈
结果
为了掌握概念所需的额外试验次数相近。 表明被试对过去的事件没有记忆,对前10次 试验的不适宜反馈并没有妨害后来的反应。
以前曾经采用而被否定的假设与至今尚未被采用的假设 一样,仍有可能被再次应用,这称作替代取样。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
部分策略
• 同时性扫描:形成所有可能的假设 • 继时性扫描:一次只验证一个假设,连续
总体策略
• 保守性聚焦:每次选取一张的焦点只有一 个属性不同的卡片。 • 博弈性聚焦:一次改变焦点卡片的一个以 上的属性。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
Bruner等人发现:
• 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偏离某个策略,表现 为所做的选择不符合某个策略,也可能发生策 略的改变。 • 实验为假设考验说奠定了实验基础。无论人工 概念还是自然概念,概念形成总是一个运用策 略进行假设考验的过程。假设考验说也成为目 前最有影响的概念形成理论
2
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
现在,特征表说认为,概念形成过程包括 两个过程:特征学习和规则学习。 Haygood和Bourne(1965)实验程序 (1)在研究特征学习时——事先告诉概念 (2)在研究规则学习时——事先告诉特征
2
概念结构
规则学习的研究
Neisser和Weene(1962)
将概念规则按其难易程度分为3个水平: (1)第一个水平——肯定和否定 (2)第三个水平——排除性析取和双重条件 (3)第二个水平——其余的
概念形成
• 假设考验说 • 及其发展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的发展
1、空白试验法 Levine(1966)为了直接度量被试的假设和假 设考验的行为,提出了所谓的空白实验法。 基本思想: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于反馈的条件 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 这些刺激作出系统的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 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点击输入文字
• 说明被试是按照全 或无的方式来掌握 概念的。 • 用逆向学习曲线的 方法可以揭示出通 常的渐进的学习曲 线所隐含的启示。 • 结果是在比较简单 的作业中得到的。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1.记忆的作用:
对过去的正确和错误假设是否有记忆?
Bower和Trabasso(1963)设想
结果:合取和包含性析取是处于同一水平的?
2
概念结构
规则学习的研究
Bourne发现: • 涉及一个有关属性的 概念规则(肯定和否 定)比涉及两个特征 的要容易; • 对于无经验者:合取、 析取、条件和双重条 件的难度依次增加; • 但可经练习消除难度 差异。
2
概念结构
特征表说的评价
1.优点: 可以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并与当前的一 些语义记忆模型相一致。 2.不足: 只涉及一些逻辑概念和取自命题演算的概念规 则,还难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自然概念或现实概 念。
在对任何一个刺激作出反应之前,先取出一 个或几个假设并作出反应 被告知正确→成功-继续 被告知错误→失败-更换 将原用的假设送回假设库,再换其他假设 直到获得某个正确的假设,即形成某个概念。
1
概念形成
假设考验说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目的策略:
(1)从每一个决定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 (2)使任务的压力保持在可处理的限度内 (3)调节在规定的时间或活动的范围内, 未能掌握概念的风险以及作出一个决定所带 来的其他风险。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点击输入文字
这种渐进性可能是一 种假象。这种概念掌 握的渐进性的印象可 能是将所有被试的实 验成绩加以平均造成 的。只能反映那些已 经掌握概念的被试人 数增多了。
1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Bower和Trabasso 新的方法
1)过程:先确定每一个被试究竟在哪一次试 验中作出了最后一个错误反应,再从这次试验 倒退回去来重新编排试验顺序和计算正确反应 的百分数。 2)结果:每次试验都是以后作出最后一个错 误反应的那次试验为起点的。得到逆向学习曲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