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课程代码:11000003
论文题目:再生式流体压缩机作为二级气泵控制发动机排气学生姓名:张峰
专业学号:制冷与低温工程 102310121
所在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图
二级气泵已经被确立为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但更多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二级气泵运行的效率,可靠性,宽范围。
汽车工业通常期望的二级气泵都要有以下特性。
40%上下;
与传统的二级气泵相比,流速增加的同时效率提高了但不会增加电流消耗;
能在维持泵的现行流速同时通过降低泵的能耗来增加二级气泵的效率;
在电动机转速限制在≤16500转/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
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启动时压力上升最快合适;
尺寸紧凑。
无量纲流量系数为:
尽管如此,再生式流体压缩机最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这样的减排类型的发动机应用中图3. 在9.96 kPa反压下,再生式流体压缩机和离心空气泵流量和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比较
图4.在9.96 kPa反压下,再生式流体压缩机和离心式空气泵运行故障时间长短的比较
图5 再生流体涡轮机切向压力偏差(来自附录2)
流体进入泵通过入口区域(A)处流动压力的损失。
这个区域已经被试验证明在泵里面对流体的型态以及泵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流体从A到B的过程中得到加速。
流体进入工作区域(B-C
的速度和压力主要取决于进口区域。
这个工作区域压力变化是线性的,流体型态在这个区域中充分发展,并且流体经历一个重要的升压过程。
当流体流体在出口(区域D)离开泵时,经历一个与入
图6 压力沿着泵环面从吸收到释放的变化过程
性能预测
图7 近距离观察到叶轮叶片之间的速度矢量(叶轮叶片三维流场观察图)
图8.在进出口压力差为10 kPa,转速为16 500 r/min条件下再生式流体压缩机模型运行时的压力分布
图12.在压力差为10kPa,转速为16 500 r/min, T3温度下在气泵进口区的静压轮廓图
图16.切向流动和循环部件
通过进一步的简化公式,再循环压力上升可以表示为(见附录2细节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