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 工作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李平飞1,刘文苹21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成都 6100392 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系,广州 510450摘 要: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1起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事故现场的勘察、车损情况等,并结合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车速计算。
结果表明,应通过认真分析事故过程来选择车速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速;鉴定车速鉴定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不仅是分析事故的性质、确定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对交通事故做出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在交通事故的各类鉴定中,车速鉴定是最困难的。
车速鉴定要求依据现有的证据和线索,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再定量地计算出事故车辆在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车速。
目前,对各种事故形态的速度计算均有相应的经验公式或模拟计算软件,但怎样利用相应理论公式或模拟软件获得准确的结果,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例来考虑。
本文以车 人相撞事故的车辆行驶速度鉴定过程来说明车速鉴定的一般方法。
1 事故描述2007年7月某日(天气:晴),某轿车行驶至事故发生地(干水泥路面)时,该车左前部与1横过马路的行人相撞,事故造成行人死亡,轿车左前部灯具撞损,左前立柱有撞击痕迹。
2 鉴定所需信息的获取通过分析肇事现场照片及监控录像、查看询问笔录、审阅事故现场图等途径,获取事故现场、车损情况及车辆主要参数等信息。
同时,勘查事故现场,进一步确认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
2 1 车 人第1碰撞点[1]汽车与行人接触瞬间,汽车所在的位置称为第1接触点,一般可以通过鞋的擦痕、鞋本身的位置、车辆轮胎的拖印或车辆的散落物来确定第1接触点的位置。
在本案中,该事故过程正好被附近的小区监控系统记录下来,因此在勘查现场时通过比对事故发生时的监控录像确定车人的碰撞位置。
但许多事故现场找不到相关物体来确认第1接触点,也没有明显的制动痕迹。
此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反推求解确认第1接触点。
如,根据汽车的滑移距离先求解碰撞速度,再代入人体的抛距计算公式计算出人体抛距,即可确认第1接触点。
2 2 其它信息车 人碰撞位置确定后,其余数据根据现场图即可确定,如碰撞和停止时轿车的位置和方位,行人被撞出后的落地位置及最终停止位置等。
一般人体的落地位置可以根据血迹来确认。
收稿日期:2008-08-18作者简介:李平飞(1977 12 ),男,云南省建水县人,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安全性。
E-mail:x hl pf@t 3 车速的计算为保证计算结果具有较小的误差,本案采用3种方法对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计算,对比后确定最终的计算结果。
3 1 GA/T 643-2006推荐的计算方法[[23]]GA /T 643-2006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中,给出了车 人碰撞事故形态的近似计算推荐方法。
此方法主要依据是:因人体与车辆的质量相差较大,因此认为行人被撞出的速度与汽车的碰撞速度一致,而行人被撞出后落地滑行,因摩擦而减速,最后停止。
根据这一关系,通过行人的翻倒距离,推算事故车辆的碰撞速度。
v =2gh+x-h3 6式中:v 为汽车行驶速度(单位:km /h); 为行人的滑动附着系数,取0 8;X 为碰撞点与人体最后停止位置之间的距离(单位:m),取21m;h 为碰撞时中心高度(单位:m),取0 4m;3 6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上式计算得事故发生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58km /h 。
3 2 根据视频录像的计算方法根据监控系统记录的事故过程画面,确定计算所需数据。
该监控录像帧率为25祯/s,取车身轮廓相对较清晰的连续8祯,计算轿车通过这8祯的平均速度。
轿车经过8祯所需的时间为8/25=0 32s,所经历的像素数为183 2;像素当量长度为4 865/(123 1)=0 0392-0 0399m /像素。
则,汽车事故发生时的行驶速度为8083km /h 。
3 3 计算机再现仿真[4]使用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的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系统 对本事故进行模拟计算与过程再现。
该软件应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碰撞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胎 地面力学模型、人体运动模型等,根据事故现场的碰撞位置、车辆停止位置及人体停止位置等参数,求解出碰撞前瞬间车辆的行驶速度。
车辆纵滑附着系数为0 750 80,车辆制动距离为2930m 。
计算结果表明,事故车辆在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约为7882km /h 。
事故过程3维再现如图1。
图1 事故过程3维再现4 计算结果的分析1)直接使用GA /T 643-2006推荐的公式根据行人的翻倒距离计算得到的结果明显小于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
主要原因在于本案中行人被撞出的速度方向与汽车的速度方向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动量守恒定理进一步计算。
2)第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相对较高,但此方法的计算精度受视频帧率、画面像素大小、画面清晰度的影响,同时受拍摄方向与被摄物体角度的影响。
3)第3种方法主要依据动力学理论,根据现场获取的信息分析并再现事故过程,计算过程简单,精度较高。
此方法的计算精度主要受车辆滑移距离、路面附着系数等因素影响,而这些数据一般可以通过仔细勘查现场获取准确的数据。
4)综上所述,根据后两种方法,取平均值,则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速度为7983km /h 。
5 结论1)在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时,应认真记录撒落物的分布、车辆和人体等停止位置及方位、路面留下的各种痕迹以及碰撞点等信息;2)进行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鉴定时,尽量充分地使用各种相关信息计算事故车辆速度,以保证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3)在使用GA /T 643-2006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下转第60页)安教育2004,3:46-48[23]李娟.中外警察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14):22-26[24,25]李英才.中美警察教育培训体制比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2,2:107-110[26]加里 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刘才利.香港的警察训练及其启示[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01-103[28]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英国警察教育训练考察报告[J].公安教育,2006,(5):49[29]程胜军,彭知辉.芬兰警察教育的体制和特点[J].公安教育,2006,(5):46Study on oversea police training//Dai Liyan(T raning Center of Beijing T 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of Beijing Public Secur ity Bureau,Beijing100015)Abst 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police train 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It analyses the advanced techniques,methods and experiences developed in police training in the west.The potential use of t hese techniques,met hods and experiences in training Chinese police is elaborated.Key w ords:police;humane resource;traning;reference(上接第50页)时,首先应了解公式的使用条件,不能盲目套用所推荐的公式。
参考文献[1]丁同强.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理论及方法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2]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3]GA/T643 2006.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4]巍朗,陈涛,余强.道路交通事故模拟再现的车辆动力学三维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3):88-92 Study on speed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in road traffic acci dent//Li Pingfei1,Liu Wenping2(1.School of Traffic and Automot ive,Xihua University,Chengdu610039;2 Electro -Mechanical Department,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450)Abst ract:The speed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causing t raffic accident is an import ant element for the accident cognizance. By analysis of a t raffic accident,t 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speed identification,including checking the locale and vehicles,collecting m at erials and inform at ion,and calcu lating the speed of vehicles.T 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anal ysis of traffic accident course is a base of the speed identifica tion of vehicles.Key w ords:traffic accident;speed of vehicles;identificat ion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 1亿元。
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2005起,下降19%;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下降10%;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下降20%;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 9亿,下降15 8 %。
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290起,同比减少190起,下降12 9%;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50起,同比减少17起,下降6 4%;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9起,同比增加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