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河流介绍
山阳河流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其地表结构之昀显特点是河网密布,沟壑交织,构成羽毛状或树枝状格型。
在35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一公里以上的河流696条。
其中集雨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者187条,10平方公里以上者96条,50平方公里以上者2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者1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2条。
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2公里。
县境北部、中部高,各水分向东、西、南流,汇为金钱河、银花河和谢家河。
金钱河为汉江一级支流,县境流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0.5%。
银花河为汉江二级支流,丹江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
谢家河属汉江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4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5%。
各河均属山地河段,比降大、水流急、峡谷多、曲度大。
各大干流平均弯度在1:1.6左右,其支流则在1:1.2~1.4之间。
河水的主要来源靠降雨,受气候控制,成为季风型河流。
一年之中,有丰水期与枯水期之分。
一般自4月上旬开始涨水,7月进入丰水期;11月开始退落,至次年3月底为枯水期。
多数河沟在冬春季节处于干涸状态;进入夏秋雨季,山洪瀑发,常泛滥成灾。
一、金钱河
金钱河源于柞水县金井河,入山阳后,接纳县西之水东南流,入郧西县后名甲河。
在山阳境内,西起户家原左家湾,东至漫川关沙沟口,贯穿九甲湾、黄龙、合河、板岩、安家门、洞沟、南宽坪、同安等11个乡镇。
长79公里,宽80~100米,流速每秒0.49米,最大流量每秒2211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8.73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每秒11.73立方米;汛期流量占全年流量的73%。
流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水能蕴藏量在8万瓩以上。
在金钱河段,宽窄峡谷交替出现,由于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下切力强,两岸纵有平畴,也
无法引水灌溉。
古有“金钱河水不浇田”之说。
在南宽坪至漫川关之间,有两个10公里长的大湾。
其中薄岭河段,呈S型环流,蔚为奇观。
1972年,漫川人民掘断下薄岭,逼水直流,造田千余亩。
金钱河支流众多,较大者有以下9条:
1.色河。
河分二段,上段为县河与小河,二河于色河铺交汇后名色河,流经马滩、板岩至安家门入金钱河。
由北向南流向,长42公里,平均宽40米,流速每秒0.48米,平均径流量每秒1.25立方米。
落差300米,水力藏量18 700瓩,流域面积1428平方公里,为县境最大支流。
其主要特点是河谷狭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下切力强。
2.县河。
发源于鹃岭西麓,至三里店与西河交汇,于峒峪口接纳峒峪河水,至色河铺与小河水汇合南折入色河,由西向东流向,全长25公里,河宽80米左右,流速每秒0.4米,流量每秒0.1立方米。
流域面积636平方公里。
河谷宽敞,河床端直,两岸肥田百顷,堤畔杨柳成荫。
主要支流源于流岭,带来泥沙甚多,河床不断升高。
县城以东已成季节性河流,春秋水则入沙,河道常涸,夏秋雨至,众水叠出,汹涌异常,成为防汛重区。
3.西河。
又名安武水,源于商县黑山,经安武、下官坊,至龙首山入县河,县内流长15公里,落差185米,水能蕴藏575瓩,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上游谷狭,河口宽阔,两岸山岩疏松,常有滑坡阻塞河道。
4.峒峪河。
源于峒峪寺玉皇顶,于峒峪口入县河,长22公里,落差236米,水能1436瓩,流域面积1 38平方公里。
河岸较宽,小块河滩地连片集中,有公路傍河过,交通比较方便。
5.小河。
在县城西北,源于商县牛槽沟,经马家山入境,于小河口接纳袁家沟和二峪河水,至色河铺与县河交汇。
长35公里,流域面积427平方公里。
上游山深谷狭,下游宽谷与狭谷交替,断现一弯弯良田。
6.唐家河。
在县城西南,源出镇安茅坪,由杨地入境,至合河入金钱河。
境内流长18公里,平均宽度76米,落差158米,流域面积144平方公里,水能蕴藏7360瓩,流经地带多为石灰岩、片岩、页岩组成的高山岩溶地貌,流量稳定,水力丰沛。
7.箭河。
源出板仓柳山坡,流缢松坪、莲花,于同安上薄岭入金钱河。
全长28公里,平均宽度15米,落差510米,流域面积179平方公里。
上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有著名的三里峡、七里峡,狭隘如堰,旧时有人于此置门堵水,断绝交通。
峡口以下沿岸建有油坊、纸厂、水泵和小水电站。
8.靳家河。
源出白龙乡北,流经西泉、延坪,于法官接纳两岔河,至漫川关入金钱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424平方公里,落差346米,水力蕴藏9350瓩,其上游为鹘岭林区,水保良好,流量稳定。
9.两岔河。
源出天柱山东麓,穿扁头溪、两岔,至法官土地岭底入靳家河。
长17公里,落差509米,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
上部为片岩地貌,每逢阴雨季节,周山清泉外涌。
久旱则干涸。
二、银花河
银花河为本县第二大河流。
其发源于鹃岭东侧,接纳流岭西南与鹘岭西北之水,流经高坝店、中村、银花等乡镇,至丹凤县竹林关入丹江,全长89公里,流域面积711平方公里。
在山阳境内,长40公里,宽40~60米,流域面积599平方公里,河水流速每秒0.56米,流量每秒0.65立方米,落差170米,水力藏量5550瓩。
河谷宽阔,土地肥沃,居民集中,灌溉便利。
其支流均为大沟小溪,
有名者共209条,呈羽毛状分布,为不对称水系。
鹘岭北坡的支流短,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流岭南坡的支流长,潜流量多,常流量小,资源不易开发。
在银花河流域,有10公里以上的大沟7条,其自上而下分别是:
1.芦园沟。
源出申家垤西北,至过风楼乡入银花河,长29公里,落差400米,水能蕴藏量798瓩,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
沟谷较宽,两岸多平地。
2.银洞沟。
源出申家垤东北,至过风楼井冈入芦园沟,长15公里,流域面积19平方公里,落差720米,沟谷较狭,日照时间短。
3.栋青沟。
源出高坝乡栋青村,长12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落差520米,沟谷曲度小,宽狭相仿,土地连片集中,土壤多沙,盛产豆类。
4 洛峪沟。
源出马鹿坪北,经两岭至洛峪街入银花河。
长26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落差500米,水力藏量2464瓩。
上游为片页岩,河水多渗入地下,至下游渗出,流量渐大。
5.捷峪沟,源出洪河寺北,至中村土桥入银花河。
长22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落差552米,上段谷狭,下段渐宽,沟岸耕地均为砂土,喜涝怕旱。
6.寺北沟。
源出丹凤县毛里冈乡寺北沟堖,流经上店子入银花河。
境内流长12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落差550米,上段为季节性河流,下段地势宽平,土地肥沃。
7.响当河,源于鹘岭东北的大岭山麓,于湘子店入银花河,长10公里,落差580米,水力藏量530瓩。
流经之地多为林区,水源涵养好,四季清泉淙淙,应山有声。
三、谢家河
谢家河发源于鹘岭东南侧的照川区,流至湖北省郧西县注入汉江。
在山阳境内,又名白岩河。
长38公里,流域面积438平方公里,落差310米,流速每秒1.2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89亿立方米。
水力蕴藏量7030瓩,可开发2000瓩。
其支流近乎平行对称排列,形成扇形水系。
整个流域均为林区,水土控制良好,枯水期不断流,汛期不易泛滥成灾。
谢家河的支流较少,一级支流4条,自东至西次第是:
1.东河。
在太平山东麓。
源出王阎乡白岩沟,南流经鱼洞,至照川蛇颈垭与西河交汇。
上段名双河,中段名南水河。
全长17公里,流域面积139平方公里,落差280米,水能蕴藏3150瓩。
上段峡谷跌宕,水声如雷,下段谷宽地阔,稻田片片。
2.西河。
源出天桥乡大岭南,至照川蛇颈垭与东河汇。
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流速每秒0.83米,流量每秒0.9立方米,落差330米,水力资源3140瓩。
上段称天桥河,沿途峡谷长深,岩壁巨石,陡峭如门。
下段河谷较宽,多弯道,弯处土地成片,土质肥沃。
3.晏坪河。
在晏马乡,东北至西南流向,至陕鄂边界入谢家河。
长13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落差699米,河谷多砂石,两岸土地少。
4.麻庄河。
在石佛寺境。
长16公里,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
西北至东南流向。
至郧西县境入谢家河。
上游有麻庄河水库,下游河床为片岩、页岩地貌。
枯水期河水渗入地下,为季节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