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神话传说本文是关于民族神话传说,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民族神话传说篇一民国初年,鲁中沂山镇有个富豪叫李天翔,他名义上是个生意人,实际上是聚粮寨土匪的幕后老板。
他住着高墙大院,豢养着看家护院的武装打手,有自己的碉楼,碉楼上伸着十几条快枪,官府都怕他。
镇上有三个结拜的手艺人:铁匠王大贵、木匠李二娃、石匠郑三炮。
三人和李天翔本无纠葛,偏偏李天翔酒后在集市上撒野,一脚踢死了王大贵的老爹。
对他来说,踢死个小百姓就如同踩死个蚂蚁,他怕他们闹事,就嘱咐手下,随便赔点银子,要是王大贵敢来闹事,就好好收拾他。
王大贵带着李二娃、郑三炮果然找上门来,只是条件出乎李天翔的意料。
王大贵提出,李家是大户,能不能施舍李家村南树林中的一棵老榆树,他让人给他爹打口好棺材。
李天翔听了,鼻子哼了一声,挥挥手,算是答应了。
过了几天,李天翔带着几个带枪的随从喝酒归来。
路过王大贵家时,听到里面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他一拐弯就进了王大贵的院子。
只见王大贵正在帮着李二娃干木匠活,那棵老榆树已经被修理成小房梁一般光滑,截成了一大段,又被大锯剖成两半儿,李二娃拿着凿子正在一半木材上挖槽。
李天翔问王大贵:“大贵,你不是说用我家的老榆树给你爹打棺材吗?怎么你爹都埋上了,这榆树还在这里?”王大贵不冷不热地说:“天这么热,要等到棺材打完,人都能臭了。
我们先草草把老人家葬了,等到五七大祭时,再给老人家换上打制的新棺材。
”回去的路上,李天翔越想越不对劲:打棺材,应该把木头解成木板才对,他们怎么把圆木剖成两半,还在剖面上挖槽呢?这帮穷鬼借着给他爹打棺材的名义要的榆树,这八成是打成家具偷偷卖钱啊!李天翔越想越气,就打发了几个手下去王大贵家问个究竟。
时辰不大,几个手下回来了,为首的对李天翔说:“老爷,王大贵那几个穷鬼真他妈的是穷讲究,说要给他爹打个棺椁,就是大棺材里面还套着个半圆盖的小棺材,挖槽就是为了打制半圆的棺椁盖呢。
”李天翔摆摆手说:“算了,反正那棵榆树送给他了,让他们穷折腾去吧。
倒是听说九山坑那边的穷鬼闹暴动闹得厉害,你们几个通知山上,要提防着点,再就是碉楼上要警醒着点。
”那个手下拍着胸脯说:“老爷,穷鬼闹暴动,咱们也见过几回了,拿着锄头、扁担,顶多有几杆鸟铳、土枪,就是来了,对着咱这高墙大院厚铁门,那也是鸡蛋碰石头。
”李天翔点点头,咬着牙说:“说得好,我们这边有事,一发信号,山上的弟兄们很快就能赶到,里应外合,杀他个干干净净!”说归说,九山坑那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可怕,暴动的农民抢地主老财的家产,烧毁他们的地契,有几个地主老财还被打死了。
李天翔听到这些,加强了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几天之后,九山坑的起义军果然杀到了李天翔家。
可是,面对李天翔家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密集的火力,起义军队伍仅凭几杆鸟铳、土枪,无济于事。
李天翔拿着盒子炮在碉楼上看到暴动队在远处探头探脑的样子,感觉好笑,就用铁皮卷的喇叭喊:“穷鬼兄弟们,我们李家大院没什么可施舍给你们的,只能用子弹招待你们,还是去别的地方讨饭吧。
”他的手下听了,都哈哈大笑着朝着远处放枪示威。
照这样下去,根本不用山上的弟兄们下来支援,再说,李天翔也害怕起义军会有诈,山上的人反倒中了调虎离山计,因此,他就没有向山上发送求救的信号。
夜里,几个妄想摸黑靠近的起义军,都被碉楼上的哨兵阻击了回去。
李天翔巡视了一遍,放心地回屋睡觉。
夜半时分,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声响起,李家大院坚固的铁门被瞬间轰开。
起义军借着爆炸的烟雾,冲进了李家大院。
吓破了胆的李天翔还没弄清起义军哪里搞的大炮呢,人家已经杀进了院子。
麻痹大意的家丁也乱作一团,四处逃窜。
李天翔见大事不妙,拉开床底下的暗道门,带着几个随从逃了出去,回到了山上。
惊魂未定的李天翔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穷鬼们到哪里弄到的大炮呢?一天后,一个山下的探子跑上山来报告,说轰开李家大院铁门的大炮,就是王大贵、李二娃他们用老榆树造的“木炮”。
他们早就暗地里和九山坑的暴民勾结上了。
李天翔瞪着眼睛,指着探子的鼻子说:“放屁,老榆树怎么能造炮?穷鬼们瞎咧咧你也信!”探子指天发誓:“老爷,千真万确,我们不是见李二娃在剖面上挖槽吗,哪里是打棺椁的半圆盖啊,挖好槽沟的两半合起来,就是炮筒。
听说是王大贵打了二十四条铁皮箍,把炮筒箍得紧紧的。
郑三炮那个石匠,学过造火药炸石头,他负责给大炮填炸药和碎石、铁块等弹丸,把炮口用棉花、泥巴塞紧,点燃引信,就能开炮。
这三个穷鬼凑到一块儿,就把我们大门给炸开了。
”李天翔气得一巴掌打在探子脸上:“饭桶,早干什么去了,造大炮这么大的事儿,你们都没察觉!”探子委屈地说:“他娘的,谁知道木头还能造大炮啊!”就在李天翔害怕起义军攻打山寨时,山下传来消息。
因为官府调集了民团等武装围攻,镇上的起义军快撑不住了。
李天翔大喜,立即带领人马下山算账!起义军顶不住进攻,很快就撤了。
笨重的木炮还放在王大贵家的门前,木炮已经填充了弹药,炮口也已经塞好,估计是没来得及点燃引线,就被打跑了。
看着自己大院的破败模样,又看着王大贵家门口新挂起的“农民救国会沂山分部”的木牌子,李天翔气就不打一处来,喝令手下:“给老子掉转炮口,让这家穷鬼片瓦不留!”和李天翔一样,他的手下们玩过枪,但没玩过炮,都想瞧个稀罕,好多人捂着耳朵,等着看木炮如何把王家的草屋子轰上天。
李天翔亲自点燃了引信,引信冒着火苗烧了起来,还没等李天翔退后三步远,轰的一声,木炮炮膛炸裂,李天翔和众多随从被炸上了天。
原来,这炮是王大贵他们故意丢下的,炮膛里已经被塞满了炸药,炮口被圆木楔死,外面又封上了棉花和泥巴。
李天翔不知底细,一点便炸了膛。
民族神话传说篇二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的棋盘大街上,有一家谭记盾铺,这家店的老板谭六制作的牛皮盾牌,不仅轻便,而且坚固。
谭六自号长安城第一盾师。
谭六这天正在和自己的徒弟秦飞制作盾牌,兵部侍郎吴大人找他们制作盾牌来了。
吴大人要谭六做十二面最为坚固的盾牌。
大食国的小王子罗查猜最近要来大唐,他要和大唐商议出兵,灭掉黑齿国的事情,保护罗查猜安全的任务就落在吴大人的肩上。
谭六将自己的胸脯拍得“砰砰”响道:“这件事包在谭某身上!”吴大人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情可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大食国和黑齿国是大唐西北边陲的两个国家,大食国富庶,而黑齿国视大食国为鱼肉。
大食国和黑齿国的战火不断,大食国的老国王真的有些不耐其烦了。
正在这时候,在洱海旁的苍山书院学习兵法的小王子罗查猜回来了。
罗查猜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不管是排兵布阵,还是攻杀战守,都已经烂熟于胸了。
罗查猜领兵出战,果然一战制敌,生擒了黑齿国国王的长子。
黑齿国是个有仇必报的国家,罗查猜为了能够长治久安,他就向自己的父亲建议,向大唐借兵,一举灭掉黑齿国,大食国国王同意了儿子的建议,就这样,出使大唐的任务,就归了罗查猜。
不管黑齿国如何穷兵黩武,他也惧怕大唐和大食国联兵的锋芒。
为了制止罗查猜联唐的计划,黑齿国国王便派出了国内最厉害的神箭手—吕精卫,开始了刺杀行动。
吕精卫用的是铁胎弓,壶内的穿云箭可谓百步穿杨。
吴大人求谭六造盾,目的就是对付穿云箭,保护罗查猜。
吴大人走后,谭六不由得满面愁容,要知道吕精卫的穿云箭是星失金打造,星失金号称无坚不摧,普通犀牛皮的盾牌根本无法阻挡穿云箭。
他的徒弟秦飞凑过来一问情况,说道:“师傅,只要我们在盾牌中加入一件东西,加入了这件神奇的东西后,无坚不摧的穿云箭就无法穿透咱们的盾牌了,嘿嘿!……”谭六听徒弟讲完那件东西,他不由得连声说好。
秦飞在盾牌中加的东西竟是海牛皮的皮脂。
海牛产于寒冷的极地海底,因为抵御寒冷的缘故,所以海牛皮皮下的皮脂最为肥厚,实为柔软皮质的最佳材料。
制作盾牌,首先要将坚硬的牛皮或者犀牛皮进行鞣制,皮革被鞣制后,接着用利刀将其一层层地割为薄皮,再将薄皮一层层地铺到盾牌模子上,最后用骨胶将其粘牢。
一块上佳的盾牌,粘制的牛皮层数,必须要超过50层,才算一流的盾牌。
秦飞领着几个师兄弟一起粘制盾牌,这些盾牌被粘到20层的时候,谭六从屋子里拿出了十二块薄如绢布的海牛皮脂来,海牛皮脂呈现银白色,不仅油光闪耀,而且滑不溜手。
海牛皮脂被添加到了这十多面的盾牌中间,海牛皮渗出的油脂,便会逐渐渗到制作盾牌的牛皮里。
犀牛皮本来就坚韧,再加上海牛皮皮脂的滋润,这种盾牌,牌面极其光滑,一旦被大箭射中,箭头立刻便会改变方向、溜向别处。
三天后,十二面盾牌完工,吴大人经过测试,果真不管多么锋利的大箭,都对滑不溜手的盾牌没有丝毫破坏力。
可是谭六看着盾牌,他担心地说道:“吴大人,刺客埋伏的地点不确定,这十多面盾牌,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吴大人呵呵笑道:“我会让大食国王子罗查猜一直坐在轿子里!”吴大人亲手设计了一顶轿子,这顶轿子的四壁会衬上钢板,刺客的大箭即使穿过盾牌的防护,射到轿子上,也会被轿子里内衬的钢板挡住。
谭六连声说高。
吴大人留下了一笔银子,然后说道:“谭老板,如果这次保护任务不出纰漏,回京后,我要为你在圣上面前请功!”谭六送吴大人离开。
三天后,秦飞来到了谭六的卧室中,他用令人担心的语气说道:“师傅,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很为严重的问题!”谭六问道:“什么问题?”秦飞一摆手,说道:“师傅,您跟我来!”谭六满腹狐疑,他跟在秦飞身后,来到了后院,后院的墙角处立着一面吴大人挑剩下的盾牌。
秦飞抄起了一张硬弓,然后拿起了一支去掉了箭头的大箭来。
这支箭虽然没有箭头,可前面却是一个沾满鱼油的棉花球。
秦飞找出了火镰“咔咔”几声,便将箭杆头前的棉花球点燃了。
秦飞张弓搭箭“嗖”地一声,将这支火箭射到了那张盾牌上。
那张被海牛皮油脂浸润的盾牌遇到火箭便“砰”地一声,燃起了一团大火。
谭六看着盾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他踉跄地倒退几步,差点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谭六急忙来到兵部,他找到主事大人,将被海牛皮油脂浸润的盾牌遇火便燃的事情讲了一遍。
主事大人一听,哪敢怠慢,他急忙派快马去通知离京两日的吴大人。
谭六回到了自己的盾铺,他焦急地等了四五天,吴大人的回信终于送回了京城。
谭六打开密信,等他将密信看完,他那一颗悬在喉咙眼里的心这才放到了肚子里。
吴大人为了怕刺客用火箭攻击那些被油浸的盾牌,他便命手下暗中制作了20多个喷水桶。
这些喷桶中,装满了清水,一旦刺客用火箭攻击,卫兵们便会立刻抄起喷桶中的清水灭火。
秦飞听谭六说罢,他也不由得连竖大拇指,说道:“吴大人果真是高人!”秦飞讲完话,他转身离开了谭六的卧室,然后到后院干活去了!谭六心中无事,一身清闲,他便让老伴儿给自己炒了几个菜,然后端起酒杯,正准备犒劳自己一下。
谁曾想三杯酒下肚,就听厨房的方向有人叫道:“着火了!”原来谭六老伴儿在炒菜的时候,一不小心,灶膛里的火烧了出来,帮厨的家人们慌乱之下,抄起了旁边的油盆,将盆里的豆油当水直泼了下去,只听“呼”地一声响,灶台前的小火便燃成了大火。
谭六跑到厨房前救火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已经笼罩在了火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