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历史人物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 3 个月亡中国 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 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 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侵期 间,陈毅同志曾赋诗江阴要塞“:江阴天堑望无涯, 废垒犹存散似沙。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于南城门。江阴“人心齐,民性刚”的城市精神也 是源自于此。清代,分南直隶为江苏和安徽,江阴 为江苏省学政衙署所在。
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江阴段是著名的江阴海战 的主战场,江阴作战是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烈的战斗。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 1937 年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明末乙酉后, 获“义城”之名。江阴人民立“忠邦峰”,怀念保 邦死难者。状元姚文田于 1799 年为江阴题“忠义 之邦”四个大字,道光年间摹作南门门额光前裕后。 1937 年冬,日本侵略军炮击江阴,“义之”二字被 毁。1947 年,蒋介石为江阴书“忠义之邦”,今刻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华。”渡江战役东起江阴,华中工委从 1947 年开始 便策反江阴要塞。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阎吏殉难。 还有一位江阴女子投江前噬指血题诗:“尸山白骨 (一说露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予 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时人作诗叹息, “提起江阴城破日,石人也要泪千行。”明《崇祯 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8 月 16 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 1937 年 12 月 2 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 108 日,是抗日战争 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 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 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甲午战争以 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
在江阴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大批爱国民族英 雄。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 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 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 之为“江阴一时三忠”。还有勇斗阉官魏忠贤,慷 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
昌期、李应升。
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明末抗清守城战, 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 厚敦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 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清初,“剃发 易服令”刚传谕至江南,江阴书吏抄到“留头不留
0c56f7e 江阴信息港
发,留发不留头”一句时,义愤填膺,弃笔而出。 江阴百姓得知后群情激愤,举明典史阎应元为首领 抗清,江阴守城八十一日,杀死鞑子贼寇 75000 余 人、3 王和 18 将,后被攻破,最后江阴城仅老幼 53 人藏于古塔中幸存。阎应元曾于江阴东门城楼 题联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