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热★★★【字体:】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411 更新时间:2006-01-26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终结篇)(25)遗精病遗精一症,与遗尿有微细差别。
尿窍容易开而精窍不易启。
但两窍的开合,全要靠心气下降,只是轻重深浅不同罢了。
人身以神为主,神居二气之中,白天寄於心,夜间寄於肾。
容易在23:00以前遗精的,病在於肾;在23:00以後遗精的,病在於心,这就是神的「从阴从阳」的道理。
人身所有的关窍,都是由神来统摄,神就是火,就是气,就是「坎中之真阳」,真阳配真阴,神始有所主;真阴配真阳,神始有所依。
梦遗之病,必须审究在上半夜还是下半夜,来确定神之所在。
上半夜遗精者,主阴盛阳衰,阳虚不能统摄精窍,而且,必定兼有邪念造成的心火妄动。
治疗方法应该以扶阳为主,如潜阳丹(参附汤)、白通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等。
下半夜遗精者,主阳盛阴衰,阴虚不能配阳,而且,并定兼有邪念造成的心火妄动,神昏无主,而不能镇静。
治疗方法应该以扶阴抑阳为主,如封髓丹(倍黄柏)、参枣汤(加黄连)、补血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等。
而遗精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平日外界环境的影响,耳闻目睹,淫邪的念头辗转不断,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习惯,并凝结於神中,一经熟睡,元神游於梦幻之乡,或见女色、或听女声、或与女交、淫念一动,心火下流,再加上肾火的帮助,直冲精窍,窍开而精自泄矣!意动则气动,气动则精必不能藏,如果说神未发号令而精会自己泄出,决没有这个道理。
淫念一动,虽然没有精液流出,但是肾精必然都汇聚於精窍,几天之内必定会因遗精或手淫而流於体外,精液绝对是保不住的,假如长期如此,肾气就会凝滞於下焦,必会暗耗肾精而患虚痨症。
老光棍和鳏夫多患此症。
妇女长期患白浊及赤白带下的病理与男子相同,治法也是相同的。
所以,治疗遗精病的关键,在於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不该看、不该听、不该做的就绝对不去沾染。
社会教育和舆论宣传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只在生理卫生方面作文章。
否则,在社会治安方面就会积重难返。
具体内容请参考《房事与疾病》一文。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已婚患者在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
(26)头痛头痛有几种,必须分辨清楚,後头痛为太阳头痛,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头两侧痛为少阳头痛,头痛而重为太阴头痛,头痛而咽乾为少阴头痛,头顶痛为厥阴头痛,还有血虚头痛,最为可怕的就是真头痛(房事过度,元气大伤所致)。
太阳头痛,会出现脉浮项强,发热恶寒恶风;若自汗恶风,宜桂枝汤;恶寒无汗,宜麻黄汤。
阳明头痛,前额、眉稜骨痛,眼眶发涨,恶热,宜葛根汤;眉稜骨痛宜「玉液汤」加法半夏20g,鲜生姜十片,沈香末少许。
少阳头痛,头两侧痛甚,寒热往来,目眩口苦,宜小柴胡汤。
以上三种头痛的用药原则,就是使本经脉的气机顺畅,三阳经脉的气机顺畅,邪气就不会继续进入体内,三阴经就不会得病。
如果用药不当,三阳经的邪气不能向外化解,必定会向内传至三阴经。
太阴头痛,太阴主湿,湿气上蒸,头痛而重,四肢酸疼而觉冷,腹满、呕吐、食不下,宜理中汤。
少阴头痛,热气上蒸,头痛而咽乾便赤,少气懒言,肌肤燥乾,法宜养阴,宜黄连鸡子黄汤,属於「润燥救阴」;若头痛脉微欲绝,身重而欲寐懒言,咽乾而口不渴,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属於温经散寒,「扶阳抑阴」。
厥阴头痛,厥阴主风木,风主青清,头痛而巅顶最重,乾呕吐涎,爪甲嘴唇青紫,四肢冰冷,腹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15g,属於「回阳降逆袪阴」。
综上所述,邪气在三阳经,法宜升解,以不使邪气入内为要;邪气在三阴经,法宜温固,由内而解,以不使伤表为先。
血虚头痛,必兼头摇,宜当归补血汤加鹿茸片10g,北沙参15g,极效。
真头痛,属於内伤日久,七情过度,阳虚不能镇纳阴邪,阴气上腾,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想用布带紧勒头部,兼有气喘,唇舌青黑,渴饮热水,乃阳脱於上,属於危候,法宜回阳收纳,只有用大剂白通汤、四逆汤最为有效。
此时若用「滋阴降火」之法,就会使阴邪更盛而阳愈脱,只会加速患者死亡。
百方不效,忽好忽犯,服用血府逐瘀汤,一剂可愈。
现在的中医,一见头痛,不论「阴阳」和「六经辨证」,一律袪风,对於三阳证,尚可治愈,对於三阴证,就会害命,不可不知!凡是头痛,一定都是邪气在作怪,这些邪气无非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客邪,若用西医的止痛片之类的药物,只能暂时解除疼痛,用麻痹神经的方法是不可能将邪气去掉的,邪气只会留在体内,即使暂时好转,不久还会发作的,而且,会一次比一次加重的。
若论灸法,属於三阳证时,可依病邪的部位寻经取穴,灸数壮即可,不必多灸,或服药不灸,属於三阴证时,必须重灸,病在太阴,可灸中脘穴、病在少阴、厥阴,应重灸关元穴,并辅以中脘穴。
注意事项可参考《灸法直论》一文。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27)妇科病(附:不孕症)现在人们主要学习西方科学理论,并用洋人思路简单地解释中医,说什麼男人属阳,女人属阴。
女人以阴气为主,治病主要以养阴为主。
这种理论是极为荒谬的!男女只是生殖器官有所不同,「阴阳」是依照性器官的形状而定,脏腑的功能都是完全一样的,治疗原则也都是相同的,比如: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男子滑精,女子带下,表现虽不同,其本质和治法却是相同的,只是女子有月经和妊娠,需要论述的内容,仅此而已。
女子所患妇科疾病,一定是由於「阳(虚)不(能)化阴(邪)」所致,治疗要点只需注重一个「阳」字。
而且,胎前不言证,归於「六经」、产後不言法,尽在「阴阳」。
就是说,一些妇科病是由於外感邪气,闭束气机的暂时表现,依照「六经辨证提纲」治疗即可;至於辨别阴阳的方法,不在是否「有火有热」,简而言之,只看患者「有神」与「无神」。
诊断的关键在於医生的辨别「阴阳」水准高低。
月经先期而至,不都是属热,热则滋阴凉血即可。
寒则主要是元气太虚,不能载血,所以先期而下,其人必定面白,少气懒言,动则气喘,一切无神,应以「温固元气」为主,宜附子理中汤,切不可用黄芩、黄连以及四物汤之类的药物,若服用滋阴凉血的药物,患者必定精神健旺,多暴怒,抑郁,而且,言语、起居,动静,一切有神。
这一点必须分清。
月经後期而至,不都是属寒,寒则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血上潜外越而不能下行,法宜「温中固土」,如甘草乾姜汤,潜阳丹、建中汤。
也有因暗耗所致,如自汗、盗汗、常流鼻血,偶尔吐血,经常腹泻以及因减肥而节食,都可造成经期後至。
属於阳虚,法宜收纳,则以芪附汤、建中汤、封髓丹、潜阳丹为主;属於阴虚,法宜清润,则以益元散、四物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主。
偶尔有因外感寒邪、偶食生冷、触及冷水等,也可造成经期後至,医生必须问明,不可造次。
经来淋漓不断,有因元气大虚,统摄失职、有因冲任伏热,迫血妄行,元气大虚,是由於过服寒凉发散药物,或房劳忧思过度,患者起居动静,一切无神,法宜温固,如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冲任伏热,热动於中,血不能藏,患者起居动静,一切有神,法宜养阴清热,如黄连泻心汤、生地芩连汤。
经来多而色紫成块,现中医多认为属於「阴虚阳盛」,火化太过,多用清热凉血药物,理虽如此,但在现实中却极为少见。
患者主要症状是困倦嗜卧,少气懒言,一切无神,而且气虚血滞,阳不化阴,阴凝而色紫成块,法宜温固本元,如理中汤(加制香附)、甘草乾姜汤、建中汤。
月经少而色淡,现中医多认为属於血虚,统以四物汤、人参汤主之,以为血虚就要补血,似乎有理,其实不然,血虚明明是阳衰而火化不足所致,阳气健则化血赤,阳气微则化血淡,阳气足则化血多,阳气衰则化血少。
此乃「阴阳」至理。
法宜扶阳生血,如黄芪建中汤、当归补血汤(加炮附子),或甘草乾姜汤(加)当归补血汤。
月经前腹痛,时医多言血中有滞,多用「桃红四物汤」,若属热滞尚可,若因寒邪阻滞,或误食生冷,法宜温中行滞,如理中汤(加制香附)。
月经後腹痛,时医多言虚中有滞,多用八珍汤加制香附,似乎合理,其实也不然。
此症有外因、内因之别,若外感风寒,必恶风畏寒,发热身痛,宜发散,如桂枝汤;若内阳不足,寒从内生,喜揉喜热,宜温里,如附子理中汤加公丁香、缩砂仁。
闭经,若怀孕则不必治,若不是怀孕,则有不同原因,因洗冷水而闭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因食生冷而闭者,理中汤加缩砂仁、公丁香、中肉桂主之;因抑郁而闭者,小柴胡汤加制香附、大川芎、炒麦芽主之;因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而闭者,宜辨证而治之,或甘温、或辛温、或苦温;因外感风寒而闭者,依六经辨证而治之;另有寡妇、室女思交不遂而闭经者,开郁行滞即可。
崩漏,有阳虚、阴虚之分。
阳虚病因,有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月经不调、过食冷饮,以及寒凉发散药物,纵欲无度,患者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元气太虚,不能统摄,阴血暴下,轻则为漏,重则为崩,非大甘大温不能挽救,如大剂参附汤、甘草乾姜汤。
阴虚病因,有因愤怒而肝火旺,或焦虑而心火生,或饮酒过度而胃火炽,患者起居动静,一切有神,火动於中,血海沸腾,妄行於下,卒然暴注,急宜凉血清热,如十灰散、凉血汤。
此时切不可用辛温药物!必须待邪火一去,才能使用甘温甘凉药物,而且,必须使用,否则患者虚弱的身体转瞬就会变为寒证。
另外,《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安冲汤,对於立即止崩的效果较好。
带下,有湿热下注和元气衰弱之别。
湿热下注,皆因喜食辛辣燥酒、脾气暴躁、淫欲过度,脾不化湿,湿气流入下焦,患者必定烦躁,精神饮食不衰,脉必有神,带下胶粘极臭,法宜除湿清热,如葛根芩连场、黄连泻心汤(加云茯苓、建泽泻、块滑石),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元气衰弱,由於先天不足、劳心太甚、房劳过度、过食寒凉,导致败精下流,患者必定头晕心惕、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脉必两寸旺而两尺极弱,带下清淡而冷,不粘不臭,法宜大补元气,收纳肾气,如潜阳丹(加破故纸、益智仁)、参附汤(加云茯苓、中肉桂)、苓桂术甘汤(加炮附子、缩砂仁),这种情况最为多见。
更有五色带下,以大甘大温,收固元气即可。
不孕症妇女,多为阳虚血滞,主要是性交过度、元气大伤所致,以四逆汤、附子汤治之,疗效甚佳,男性不孕症治法亦然。
几乎所有人认为:怀孕期间不宜服药,其实不然,胎寒胎热,都会造成早产:胎寒则温之,胎热则凉之,只要对证,附子、芒硝都是保胎药,总之,邪去则正复,就是安胎。
只是病去八九分即可停药。
所谓早产,一定是元气亏损,服四逆汤就是保胎,而且,还可以用於消除妊娠炎症。
我曾将这个方法用於自己的妻子,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孩子出生後非常健康。
澳大利亚正在试验用生姜治疗孕妇恶心呕吐,据称有些疗效。
其实这就是内伤,是怀孕前饮食不节(过食冷饮)及房劳过度造成的。
生姜属於热药,所以有些效果。
而服用四逆汤岂不是更好?只要对证,当服则服,不会产生不良後果。
西医不明「阴阳」,只是通过「瞎猫碰死耗子」的方法进行试验,永远也摸不著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