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学习重难点: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知识链接:读读记记写写,完成下面知识的积累。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2、解题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预习案
1. 字词书写及注音。
kōng hóu()教()神yù()瘦蛟()
露()脚暴露()揭露()露()天
露()马脚露()头角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吴丝蜀桐张高秋()
(2)李凭中国弹箜篌()
(3)石破天惊逗秋雨()
(4)露脚斜飞湿寒兔()
3.翻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
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1)
(2)
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
内容:
(二)局部赏析:
1.再将描写箜篌乐声的句子默写一遍
默写:
2.运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
3.你感到哪些事物是有形的东西?用诗句中的意象回答
听觉方面(描绘):
视觉方面(抄写诗句):
4.读这诗句之前的四句诗,思考:
(1)前四句应该如何调整局序,意思才能更连贯:
调整后的诗句是:
(2)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代指:
想象:
(3)弹奏的环境是什么?(用诗中的一词概括)
环境:
(4)能表达乐声基调的是哪一个词(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基调:
5.赏析最后八句,演奏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无形的音乐的
(1)诗人借助了哪些事物来写演奏的效果?
答:
(2)通过这些事物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种情感答:
三,表达效果赏析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这首诗除了正面描写音乐,更多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试找出诗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至少找出两句)
答:
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声音的?
(要点提示: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创作方法等)
答:
检测案
(一)、课文练习
1、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A. 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
“香兰笑”虽写兰花之笑,实写兰花欲哭之笑,与前面带露的芙蓉表达效果一样,表示乐声悲抑。
C.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D. 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2、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
B. 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C. 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 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名句默写
(1)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是:
(2)女娲炼石补天处,。
(3)吴质不眠倚桂树,。
三,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