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如何找中心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2.学生能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重难点:
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怎样找中心句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
2、联系课本内容:《秋天的雨》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
3、“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二、析听结合,议思研读。
1、(示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
讨论:这一段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请观察: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
这个处于文章开头的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2、(出示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3、示例3: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4、示例4: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
师生共同讨论,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出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和作用。
【中心句段首: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在中间:承上启下中心句在段尾:总结全文】
三、自议要旨,整体把握。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句的?
讨论:找中心句的方法是什么?
归纳总结出——找中心句的方法:
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
句。
⒊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⒋运用这一规律,具体明确中心句。
四、巩固提高。
(一)、请运用学到的“找中心句的方法”,找出下面几段文章的中心句。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⒈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
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
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⒉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
这些同学在跳绳。
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⒊春天来了。
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
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开笑脸。
春天真美啊!
⒋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
战斗时代,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
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
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5、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6、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
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7、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8、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
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9、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0、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桥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11、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二、找出下面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一)粽子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的芦叶包裹着()的糯米和()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
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怀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2、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二)南海明珠——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璀璨(cuǐ càn)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
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海产品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
有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
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
游泳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
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píng zhàng),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
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的。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______,突出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名胜。
(3)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