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壮族传统节日“壮年”

壮族传统节日“壮年”

壮族传统节日“壮年”
壮年,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

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

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大的集体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对歌择偶。

这些活动延续至十二月初七前
后结束。

节日简介
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农历新年之际,都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

壮年
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

后来妖魔作祟,壮乡遭难,人们四处逃散。

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返家园安居乐业。

当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不,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护。

节日起源
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

据说这里的祖公在迁来前,广西的祖公曾要求他们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要回老家看看。

此后这儿人口增多,年年往还,很难周
全,所以决定提前到12月初一日过年,以便于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就形成了提前一
个月过春节的“壮年”。

节日活动
春节大年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黎明时分,,各人盛妆打扮,喜气盈盈。

新媳妇和姑娘们争相奔向溪河泉边,挑“新水”,喝“令俐水”。

家族内和邻里之间相互串门,给前辈拜道贺,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送利市钱。

拜年之后,各家持供品到村边的庙堂祭神,祈祷新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村寨间有的举行赛铜鼓,有的几个村的男女青年相约到河滩或平坝对歌传情。

这一天,除了接待外村来客之外,家族内不互助请吃。

当天有的地方忌吃粽粑,认为开粽粑会引起田埂开裂漏水。

并最忌争吵,人人都求和气、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