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农业大学物理实验水表面张力的测量

华南农业大学物理实验水表面张力的测量

实验3-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液体表面张力是表征液体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拉脱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称量仪器直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测量方法直观、概念清晰。

由于用此方法液体表面张力大约在321.010~1.010--⨯⨯N/m 之间,因此需要有一种量程范围小、灵敏度高、而且稳定性好的测力仪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定仪正能满足测量需要,它不仅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而且可以用数字信号显示,便于计算机实时测量。

一、实验原理:
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的表面,由于表层内分子力的作用,存在着一定张力,称为表面张力,正是这种表面张力的存在使液体的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模,有收缩的趋势。

设想在液面上有一条直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 相互作用。

f 存在于表面层,方向恒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L 成正比,即:
f L α=
比例系数α称为一条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 。

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以及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α值减小)。

2、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测量一个已知长度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从而求得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

若金属片为环状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即:表面张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以脱离表面的周长。

即:
12()f D D απ=⋅+
得表面张力系数:
12()
f D D απ=+ 其中,f 为拉脱力;D 1、D 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3、力敏传感器测量拉力的原理:
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4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

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电桥失去平衡,产生输出信号,输出电压与所加外力成线性关系,即:
U K F =⋅
其中,K 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mV/N ),其大小与输入的工作电压有关;F 为所加的外力;U 为输出的电压。

1.底座及调节螺丝
2.升降调节螺母
3.培养皿
4.金属片状圆环
5.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及金属外壳
6.数字电压表
图2 液体表面张力测量装置
对于本实验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液膜被拉断前:
cos F mg f θ=+
拉断前瞬间,0θ≈,cos 1θ≈,即:F mg f ≈+;此时,数字电压表示数为U 1,则:1U F mg f K
=+=。

(2)液膜被拉断后(瞬间):
F mg =
此时,数字电压表示数为U 2,则:2U F mg K ==。

(3)液膜拉断前后拉力变化:
12()U U U F mg f mg f K K
-∆∆=+-=== 又因为
12()f D D απ=⋅+
所以
12()
U K D D απ∆=⋅+ 注:实验表明,当金属环直径在3cm 附近、而且金属环和液体的接触角近似为0时,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各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结果较为正确。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求出灵敏度K ;
2、测量待测液体(纯水、乙醇、丙三醇)的表面张力系数;
3、研究表面张力系数随液体的浓度变化规律;(选做)
三、实验步骤: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1)接通电源,将仪器预热15分钟;
(2)在传感器横梁端的小钩上挂上砝码盘,调节调零旋钮(电
子组合仪上的补偿电压旋钮)使数字电压表示数为零(注意:调零后此旋钮不能再动);
(每个砝码0.0005kg)的砝(3)在砝码盘中分别加入等质量m
i
,填入表1;
码,记录对应质量下的电压表读书U
i
(4)用作图法(或其它双变量数据处理方法)做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K;
2、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环的外径D1、内径D2;
(2)将金属环吊片在NaOH溶液中浸泡20-30秒,然后用清水洗净(因为环表面状况与测量结果有很大关系);
(3)将金属环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金属环下沿,观察金属环下沿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

如果不平行,将金属环取下,调节环片上的细丝,使之与液面平行(偏差增加1度,测量误差将增加0.5%);
(4)调节玻璃皿下的升降台,使环片下沿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然后反向匀速下降升降台,使金属环片与液面间形成一个环状液膜。

继续下降液面,观察电压表读数,测量出液膜拉断前后瞬间电压值U1、U2记录在表格中;
(5)重复测量U1、U2各8次;
(6)将数据带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公式,求出待测液体在某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对结果做出评价(亦可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7)整理仪器;
四、数据记录:
则可知B=3.14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物体的质量
m/kg
0.0005 0.0010 0.0015 0.0020 0.0025 0.0030 0.0035 输出电压
U/mv 15.5 31.2 46.8 62.0 76.2 92.0 106.8
(2)金属圆环的内外径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内径:D1=0.03475m 外径:D2=0.03325m)0.068
根据以上数据, 代入计算公式得到
平均值α=(U1-U2)/[B π(D1+D2)】=66.39791 又50.00025034)()()(2212
22122212221
=++++-+=D D U U k U V V U U U D D k v v αα 修约后的U α=0.0002
得到张力系数最终结果为α=(66.4±0.2)*10-3 N/m
五、思考与总结:
(1) 吊环刚刚接触水面时,电压读数会跃变至一个较大值,然后在
慢慢变小。

因为在刚刚接触水表面时,水和吊环产生了浸润的现象,在吊环壁产生了一圈水膜,此时即存在张力,表现为对测量次数 U1/mV U2/mV U ∆/mV
f/10-3N ɑ/10-3N/m 1
140.7 95.7 45.0 14.33121 67.11882 2
140.9 95.8 45.1 14.36306 67.26797 3
140.6 96.1 44.5 14.17197 66.37305 4
140.1 95.9 44.2 14.07643 65.9256 5
140.7 96.1 44.6 14.20382 66.52221 6 139.7 96.0 43.7 13.9172 65.17983
吊环向下的拉力,所以吊环刚刚接触水面时,传感器所受拉力会突然变大。

(2)引起误差的原因会有一下几点:
1. 定标时砝码盘摇晃,会使传感器受到大于砝码盘(含砝码)
重力的力的作用,这会导致
测得的电压值偏大,致使定标获得的k过大,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
2. 如果吊环不水平,则会导致水面在下降过程中,水膜并不是
同时破裂,实际作用于吊环
的水膜长度只是吊环周长的一小部分,这会会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