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理调节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理调节教学课件设计


谢谢大家
内归因
可控制 归因
自利性 原则
利于 发展
一句话谈收获
请在纸上写出你的感悟
分享心灵收获
1
考试的成功 和失败,只 是一种感觉
2
3
在更多的时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是我们自己
4
它无须旁人认可, 要学会合理归因,
这样我们才能以
更无须别人裁判 明确努力的方向, 积极、乐观的状
保持自信
态投入到紧张的
学习生活中。
祝福大家 梦想成真!
只看外因 不看内因1
对老师同学 缺乏
客观分析
不能适应 环境变化
班风不好 班主任没有魄力 任课老师没有之前的老师 教的好 同学之间相处也不是那么 和谐 看着周围的人总是感觉不 顺眼 特别怀念以前的班级
B同学
片面不合理
上课根本不在状态, 总是提不起精神,会走神 还会搞些小动作 和周围的同学说上几句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 都会自嘲到:“哎!随它 吧,反正我本来就不是块 学习的料!”
从归因的维度上划分: 1—10选项属于内部归因、可控制归因; 11—17选项属于外部归因、不可控制归因。
根据自己的选择, 对照说明,看看 自己倾向于哪种 归因模式
思考交流:
你的归因模式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分析:
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对自己丧失信心
自己脑子笨、能力差、 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
甚至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失败
自己不努力等 不稳定因素
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 不再努力
运气好等外在因素
成功
自己能力强 努力程度高等
内在因素
会使自己重燃希望 变得努力
则会增强自信心、 自豪感,但需防止 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小结:
对后续 学习的 期望
对学习 结果的 情感体验
不 同 的 归 因 方 式
学习的努 力程度
小结:假如你想在下次考试中提高自己的成绩,让自己更加充满自信的 学习,那就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归因模式吧。
自我内心对话
好好体会一下刚刚结束考试后的感受 可以用一句话来写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也可以画一幅情绪脸谱(笑脸、哭脸等) 来表达你考完试以后的心情
合理归因助成功
————考后心态调节
荣成市第一中学 张恺
故事分享
有一个人因为抢劫进了监狱,他有两个儿子。 若干年后小儿子也成了抢劫犯,被关进了监狱; 他的大儿子却很争气,不仅成了家,而且事业有成,成为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有位记者对此很感兴趣,分别采访了他的两个儿子:“你是怎样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不料两个儿子的回答竟然是相同的。
四个要素
运气
努力
04
03
02 01
考试难度
能力
三个维度
内归因
能力、努力
稳定的归因
能力、难度
可控制归因
努力
1 2
3
外归因
难度、运气
不稳定的归因
努力、运气
不可控制归因
考试难度、运气
考试自我归因分析
说明: 从归因的要素上划分:
1—6选项属于努力程度要素, 7—10选项属于能力要素, 13—14选项属于难度要素, 15—17选项属于运气要素。
“谁让我有这样一个父亲呢!”
思考: 为什么他的两个儿子发展结局不同,
却做出了看似相同的归因呢?
抢劫犯 父亲
通过努力,改变外 界环境的先天不足
受负面影响 不可能有好作为
成就 事业
抢劫犯
案例分析
1. 案例中的两个同学是如何进行归因的? 2. 他们的归因合理吗? 3. 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片面不合理 A同学
未能客观分 析内外因素
简单归结为 能力不足
自我归因测试
请同学们对本次考试进行认真的自我分析, 依次选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
并在前面的括号里打“√”
自我归因测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认为
分析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理解其行为动机的关键
个人对自己行为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分析 影响着他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