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影色彩PPT课件

光影色彩PPT课件


-
26
五 光影在画面上的造型呈现
• 光源成为画面主体 • 光影形成剪影效果 • 光影形成折射效果 • 光影形成阴阳效果
-
27
六 关于影调
• 高调、低调、中间调 • 高调:画面上明亮区占比重大 • 低调:画面上灰暗区占比重大 • 总影调 • 指整部影视作品的光影基调、影调可以外
化人物 • 情绪:可以暗示导演态度
-
20
• 第三,能够增强视觉 冲击力。在逆光拍摄 中,由于暗部比例增 大,相当部分细节被 阴影所掩盖,被摄体 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 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 面之中,这种大光比、 高反差给入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从而产生 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 具体地说,首先,它 能使背景处于背光之 下,曝光不足,使背 景得到净化,从而获 得突出主体的
画面由远及近,色彩
由淡而浓,由亮而暗,
形成了微妙的空间纵
深感。
-
23
四 光的表意功能:
• 造型作用:改变画面内的影调结构,塑造 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
-
24
•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 出主要人物,隐蔽非主要人物。
-
25
• 渲染环境气氛:利用光线来模仿大气透视 规律塑造一定的空间深度,表现某种环境 气氛。
-
16
摄影光线运用技巧
• 1准确曝光,初学者要学会准确曝光,影像清晰 透彻 有锐度
• 2勾勒形象:逆光或侧逆光能勾勒出主体轮廓增强 立体感
• 3突出重点:通过光影强调或削弱突出主体。
• 4造成动感:利用光影运动增强画面动感。
• 5表现时间:一天中不同时段,光影给人的感受感 觉完全不同。
• 6表达空间:空间的主体或纵深感,靠光影形成。
因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
透光物体的色明度和饱和
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顺光
光照下平淡无味的透明或
半透明物体呈现出美丽的
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感;另
一方面,使同一画面中的
透光物体与不透光物体之
间亮度差明显拉大,明暗
相对,大大增强了画面的
艺术效果。
-
19
• 第二,能够增强氛围 的渲染性。特别是在 风光摄影中的早晨和 傍晚,采用低角度、 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 段,逆射的光线会勾 画出红霞如染、云海 蒸腾,山峦、村落、 林木如墨,如果再加 上薄雾、轻舟、飞鸟, 相互衬托起来,在视 觉和心灵上就会引发 出深深的共鸣,使作 品的内涵更深,意境 更高,韵味更浓。
-
21
• 效果;其次,它能生动地
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
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
突现被摄体外形起伏和线
条,强化被摄体的主体感;
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画人
物性格,由于整个画面受
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
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
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
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
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
性格。同时,由于影调反
-
28
• 一、高调 高调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明快
的感觉。比较适合于表现妇女、儿童的形 象。风光照片中的恬静,商品摄影中的素 雅洁净,高调摄影一般采用较为柔和的、 均匀的、明亮的顺光。有时会觉得它空虚、 肃穆、素淡、哀怨,有时又会觉得如同轻 音乐、抒情诗一般,根据内容的不同,传 达给人们的感情色彩也会不同。
差对比度较大,明暗光线来自布局强烈,既可使人物面
部的某些欠缺借助强光加
以冲淡,又可利用背光的
暗影予以隐匿,以取得扬
长避短之效。
-
22
• 第四,能够增强画面
的纵深感。特别是早
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
摄,由于空气中介质
状况的不同,使色彩
构成发生了远近不同
的变化:前景暗,背
景亮;前景色彩饱和
度高,背景色彩饱和
度低,从而造成整个
• 7传递象征:表达摄影师的某种意念
-
17
• 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 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 光照,它能使画面产 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 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 际光线的艺术
-
18
• 效果。它的艺术表现力如 下:
• 第一,能够增强被摄体的 质感。
• 特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
的物体,如花卉、植物枝
叶等,逆光为最佳光线。
光影魅力·色彩情感
-
1
• 电影通过曝光成像,银幕上各种视觉形象 包括他们的位置形状运动等都离不开光, 另外。光影还具有极其重要的语言表意作 用。
• 色彩本质上仍是光彩的呈现“光是色之母, 色是光之子”。
-
2
光影魅力
• 一:对光的基本认识 • 光线:是获得银幕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质
手段,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可视性 的造型因素 • 影视光分类 • 按光的来源: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
• 声音进去电影后,电影向戏剧靠拢,30年代戏剧 光效的用光风格曾占据统治地位。
• 第三阶段:追求自然光影
• “二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使用光观念 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 第四阶段:光影的主观表现
• 今天,出现了更新的光影意识,那就是主观性用 光
-
14
三 光影的语言作用
• 《第七艺术宣言》“电影家应该用巧妙安排 的光线来表现精神状态,而不是表现现 象。”
-
3
-
4
-
5
-
6
-
7
按光的方向:顺光、逆光、侧光、 顶光、脚光
-
8
-
9
-
10
按光的性质:直射光、散射光
-
11
按光的效果:主光、副光、轮廓光、 背景光、修饰光等
-
12
-
13
二 电影光影意识的演变
• 第一阶段:无光影意识
• 卢米埃尔时代,光只用照明作用,他们更多考虑 曝光是否正确
• 第二阶段:仿效戏剧光影
•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在电影中,灯光就 是意识形态,就是感觉、颜色、色调、深 度、气氛,本身也是叙述情节的工具,灯 光可以加强、删去、减少、增加、丰富、 甚至创造意境,暗喻某种气氛。”
-
15
• 1963年的《八部半》以一个灵感枯 竭的导演基多为主人公,他在筹拍 他的第九部电影时的经历,回忆、 幻想、梦臆以及现实穿插。在这部 电影中,费里尼对梦的表现可以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片中 共有的11个梦成了电影学院研究的 范本。开头从紧闭的车中爬出,飞 向天空,后来又有根绳子把他扯了 下来,以及他被一大群女人围着给 洗澡的镜头,都可以称为神来之笔。 《八部半》为其后的心理片确立了 一个经典范式。而该片在摄影及剪 接上的创机关报也不可忽视,费里 尼对于运动镜头的把握炉火纯青, 在疗养院段落开场的那个镜头中, 摄影机如行云流水般地穿行摇移于 空间之中,将疗养院复杂的人物交 待得有条不紊。基多在服务台和罗 马的妻子通完电话后的镜头处理方 式,20年代好莱坞才学会。而本片 的如同时空穿梭的剪接也被命名为 “意识流”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