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为了让概念不再抽象,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四)掌握软盘、硬盘、光盘的概念
1、硬盘
2、软盘和光盘的使用
3、学生实验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电脑大世界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鼠标的正确使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2、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掌握开机、关机的正确步骤及鼠标的使用。
2、培养学生爱护信息设备的意识。
教学内容:
开机、关机、鼠标的用法、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让电脑上班,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对,开机。
(二)开机与关机
1、那如何正确开机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
3、认识Windows98的桌面,学生交流已认识的部分
4、师补充
5、关机
6、综合: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大梁子小学
信息技术教案
年级:五年级
教师:王维
了解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道软件和硬件的区别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去电脑大世界玩
7、学生实验。
(三)鼠标的用法
鼠标有两键或三键鼠标
1、讨论一下怎样握鼠标。
2、师小结:拇指、小手指放在鼠标的两侧,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无名指起辅助作用。
3、鼠标的操作
(1)生互相交流自己会用的操作方法。
(2)把自己会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大家看。
(3)师补充:除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外,还可以单击鼠标右键,注意单击右键弹出的样的。
1、分角色扮演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小朋友苗苗
学生讨论你在电脑大世界中都认识了谁?
2、电脑大世界好吗?想和苗苗小朋友一起玩吗?
(二)认识电脑
苗苗在电脑大世界中认识了什么?它由两部分构成的?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
(三)初步了解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音箱。
讨论一下什么是软件?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记]
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学生实验
(四)谈谈你的收获
教学后记: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