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2
• • •
ANSI/TIA/EIA 568-B 2002年6月
568-B1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 568-B2平衡双绞线布线组件 568-B3光纤布线组件
4.5 设计概要
4.5.1 设计原则 (1)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
设计和建设之中 (2)尽可能将更多的信息系统纳入到综合布线系统 (3)长远规划思想,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4)扩展性。 (5)标准化。 (6)灵活的管理方式。 (7)经济性: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 5 )如果在竖井内墙上挂装楼层配线箱,要求竖井 内有电灯,并且有楼板,而不是直通的。如果是在 走廊墙壁上暗嵌配线箱,则要看墙壁是否要贴大理 石,是否有墙围要做特别处理,是否离电梯厅或房 间门太近影响美观。 ( 6 )确定到卫星配线箱的槽道的铺设方式和槽道种 类。 ( 7 )讨论大楼结构方面尚不清楚的问题。一般包括: 哪些是承重墙,大楼外墙哪些部分有玻璃幕墙,设 备层在哪层,大厅的地面材质,各墙面的处理方法 (如喷涂、贴大理石、木墙围等),柱子表面的处 理方法(如喷涂、贴大理石、不锈钢包面等)。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 2 )计算机网络线路可与哪些线路共用槽道,特别 注意不要与电话以外的其他线路共用槽道,如果需 要共用,要有隔离设施。 ( 3 )没有可用的电缆竖井,则要和甲方技术负责人 商定垂直槽道的位置,并选择垂直槽道的种类是梯 级式、托盘式、槽式桥架还是钢管等。 ( 4 )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要确定机柜的安放位 置,确定到机柜的主干线槽的铺设方式,设备间和 楼层配线间有无高架活动地板,并测量楼层高度数 据,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般主楼和裙楼、一层和其他 楼层的楼层高度有所不同,同时还要确定卫星配线 箱的安放位置。
4.5 设计概要
4.5.2 设计等级特点
( 1 )基本型综合布线大多数能支持语音 /数据服 务。 (2)增强型综合布线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有 发展余地。它支持语音和数据应用。 (3)综合型综合布线的主要特点: 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建筑,其余 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4.1 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系列
1 ISO/IEC 11801
– – –
1995
标准定义到100MHz 电缆或连接件:评估指标“类( Categories )”,即 Cat3,Cat4,Cat5 整 个 系 统 ( 链 路 、 信 道 ) 的 性 能 等 级 ; Class A , Class B,Class C,Class D等级的概念 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定义 对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综合近端串扰、传输延迟进行 规定 Cat5/Class D的系统按照Cat5+重新定义 Cat6/Class E和Cat7/Class F
4.1.2 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确定工作区数量和性质 二、主要考虑近期需求,兼顾长远发展需要 三、多方征求意见。
4.1.3 用户信息需求量估算
一、智能建筑信息需求量估算 二、智能化小区信息需求量估算
4.2 综合布线与整体工程的配合
一、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1、楼层水平布线部分 2、建筑物主干布线部分 3、设备间部分 4、通信线路引入房屋建筑部分
第 4章
综合布线设计基础
教学目标 :
知识:掌握需求分析、现场勘察、 布线标准、设计原则、步骤、系 统结构、了解布线产品
技能: 学会绘制布线系统图
教学重点: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系统结构、图纸设 计 教学难点:系统结构的变化 教具学具准备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第4章 设计基础
1、在用户配合下,进行详细的用户通信需求分析; 2、通过考察现场和查阅图纸熟悉建筑物的结构; 3、理顺与建筑物整体工程的关系; 4、掌握设计的标准、要点、原则和步骤; 5、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确定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 6 、熟悉布线产品市场,为工程挑选品质优越的布线 产品; 7、掌握AUTOCAD和Microsoft Office Visio等软件的 使用方法,绘制综合布线系统图、施工图等。
二、与装潢工程的配合
1、设计配合 2、工期配合
(1) 管线系统先于装潢工程完成。 (2) 设备间、配线间和工作区安装在装潢工程后完成
3、设备间装潢施工的配合。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1)各楼层、走廊和房间、电梯厅、大厅等吊 顶的情况,包括吊顶是否可以打开、吊顶高 度、吊顶距梁的高度及其他。然后根据吊顶 的情况确定水平主干线槽的铺设方法。对于 新楼要确定是走吊顶内线槽,还是走地面线 槽;对于旧楼改造工程需确定水平干线槽的 铺设路线。找到布线系统要用的电缆竖井, 看竖井有无楼板,询问同一竖井内有哪些其 他线路(包括自控系统、空调、消防、闭路 电视、保安监视、音响等系统的线路)。
4.1 用户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对象 智能建筑、智能小区 二、智能小区 是继智能建筑后的又一个热点,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到一个区域内的多座建筑物中,将 智能化的功能从一座大楼扩展到一个区域,实现统一管理和 资源共享,这样的区域就称作为智能小区 三、智能小区分类 住宅智能小区 、商住智能小区 、校园智能小区 四、智能小区示范工程三种类型分类: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五、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围 : 工程区域的大小,信息业务种类的多少
4.4 设计标准
1. 2. 3. 4. •
国际标准ISO/IEC 11801第二版; 北美标准ANSI/TIA/EIA 568-B; 欧洲标准CELENEC EN50173; 中国标准 GB/T50311-2000 、 YD/T 926-2001 。 选择时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 – 用户指定。比如一些在华的欧洲公司更喜欢采 用欧洲标准。 根据综合布线的性质和功能由布线系统集成商 推荐选定。
2. ISO/IEC IS11801 AM2 1999
• •
3. ISO/IEC 11801第二版2002
• •
4.4.2 北美标准 ANSI/TIA/EIA 568
1 ANSI/TIA/EIA 568-A
– ANSI/TIA/EIA 568-A-5 100 欧姆 4 对增强 5 类布线技术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