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车间培训教材
•
• •
•
• • •
自检方法:
产品检验
目视
比较
测量
装配
实验
外观
光洁度 透明度 色泽 变形
尺寸
功能
其它要求
七、返工品、不良品规定 返工品:
• 返工产品必须由操作工本人进行返工,期限两天,
返工期间不计工资,两天后未完成返工工作,由 车间安排返工。不合格品质检开出《不良塑件处 理单》直接交该班班长签收。返工完毕的产品, 经质检员确认合格盖章后立即入库。班组长应当 认真落实返工品,按照质检检验判定的不合格项 目,教导操作工预防同类问题发生。组长收到 《不良塑件处理单》即时安排责任操作工及时对 产品进行返工,返工产品不计工资。
处罚:
• 操作工生产过程中产生不良品未提报对责
任操作工扣2分,对组长扣2分。 • 操作工生产过程中产生不良品提报班长未 及时处理,对班长扣2分处理,对组长扣罚 1分。 • 操作工未按要求实际填写《注塑日检记录 表》对责任人扣1分处理。
八、常用量具的使用 通止规的使用方法:
• 这里通止的意思是能通过和不能通过。一
十一、设备自检与维护
• 一、每班按时进行自检,并即时如实填写《机器设备保养点检表——注
模具的维护:
•
•
•
•
• •
生产过程中,要定时清理模具分型面上的垃圾,半自动约 4小时一次,全自动约2小时一次。 每班在模具的顶出、滑块等活动部分添加一次润滑油,以 防相互磨擦而咬死损坏模具。并随时检查模具的润滑情况。 装模后到产品正常生产时,要打开模具冷却水,并随时检 查模具冷却情况。 模具一旦出现问题时,要即时修理,不要带病生产,以防 模具因小问题转变成大问题。 若产品粘在模具型腔中,取拿时要注意方法,用铜棒或其 它较软的工具去取拿,并注意力的方向。切忌强行或用尖、 硬等物取拿。 调机时,压力应由小到大,注射位置应准确,防止过盈注 射。那样会极易损坏模具。
如下图示:
产品
塞尺
水平台
• 注意要点:1、使用塞尺时,一定要同时使用水平台;2、测量时,产品被测的面
要水平地靠在平台上;3、放入塞尺时,塞尺一定要贴紧平台。
九、消防安全规定
• • • •
•
厂区内原则上一律禁止烟火。 工作场所内严禁烟火(规之动火作业区除外)。 全体同仁应对自己所在区域的消防器材位置、安全通道熟 记,以便紧急状况下使用。 油、水不可任意漏洒在地面,如有应及时清除,以免人员 滑倒或引发火灾。 机台设备、电器线路、照明灯具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关闭 电源,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勿将物料、产品堵塞各通道,出口和消防器材前。 禁止无故(非火险)挪用消防器材,因故使用消防设施后要 立即报告保卫科及时补充。 灭火器材应放置于易见易取、干燥通风处(不得日晒雨淋), 以保证随时有效可用。
冷却后测量,以获得准确值。
塞规的使用方法:
• 首先,了解0.02-1.00规格的塞规规格,其
中有:0.02 0.03 0.09 0.10 0.15 0.20 0.25 0.30 0.40 0.50 0.75 1.00等12 种型号。使用时,先把要测的产品面水平 地靠在水平台上,估计其测值后,把塞尺 贴在水平台上慢慢塞入,然后左右来回拖 动,观察所放进的塞尺厚度是否合适,是 否还需更换;准确测量后,取出塞尺读取 数据即可。
•
• • •
四、《注塑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规定
• • • • • • • •
《注塑作业指导书》作为注塑作业的标准,生产过程必 须使用《注塑作业指导书》,严格按其规定作业。 流程:试制→验证→编制→校对→审核→发放→车间保 管→机台使用→车间回收。 组长每天负责整理、发放、回收注塑作业指导书。注塑 若有空白立即通知车间补充。 使用《注塑作业指导书》时,不得损坏,随意涂改,必 须保持表面清洁,摆放整齐。 《注塑作业指导书》中的参数若与实际不符,可临时调 整,经工艺调整后的产品,必须经质检员确认合格后方 可生产。 《注塑作业指导书》要端正放到工作台指定的位置。 操作工艺规程和检验项目遗漏或与实际不符,应及时反 映车间,经确认后立即更正。 过程中《注塑作业指导书》如有遗失,损坏等情况,要 立即联系车间补充。
一、注塑机的介绍
显示器
数据调整区
控制区
紧急停止按
钮
显示器为各种参数调整的依据, F1到F8可以显示不同的画面。
要 求 保 险 杠 与 挡 块 距 离 2CM
紧急停止按
钮
冷却水系统 外进水,内 回水
接班和换模后生产时检查冷却水是否开启
二、注塑安全操作规程
注塑操作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以下安全知识培训并严格遵守,确保人身设 备的安全。
PA6 PA66 PA630% PA6650%
70
60—80 70—90 70—90 85—90 85—100 110—130 120—130 120—130
1---2
3—4 3—5 3—4 4—6 4—8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8—12 8—12
六、首检与自检
为有效控制返工次数,督促操作工的自检工作,经车间决定 规定如下:
模具的维护:
•
•
•
•
• •
生产过程中,要定时清理模具分型面上的垃圾,半自动约 4小时一次,全自动约2小时一次。 每班在模具的顶出、滑块等活动部分添加一次润滑油,以 防相互磨擦而咬死损坏模具。并随时检查模具的润滑情况。 装模后到产品正常生产时,要打开模具冷却水,并随时检 查模具冷却情况。 模具一旦出现问题时,要即时修理,不要带病生产,以防 模具因小问题转变成大问题。 若产品粘在模具型腔中,取拿时要注意方法,用铜棒或其 它较软的工具去取拿,并注意力的方向。切忌强行或用尖、 硬等物取拿。 调机时,压力应由小到大,注射位置应准确,防止过盈注 射。那样会极易损坏模具。
五、原材料干燥常识
• 为了确保材料充分干燥, 减少浪费,对本公司生产中常
• • •
用塑料作以下规定: 注意 若需换色换料,干燥前必须清扫料斗,加料时保持塑料 袋表面干净。 材料完全干燥后还未生产应将干燥温度调低10-20℃左右。 以免材料结块或变色。 不需干燥的原料:PVC新料、PP、PE、PS、TPE新料. 必须干燥的原料:ABS、POM、PA、PU、PC、AS、 PMMA。
亚灿集团有限公司
YACAN GROUP CO.,LTD
注塑车间员工培训教材
编 制:张灿辉
注塑车间员工学习项目
• • • • • • • • • • • • •
注塑机的介绍 安全操作规程 注塑作业规程 注塑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规定 原材料干燥常识 首检、自检规定 返工、不良品管理规定 常用量具的使用 消防安全管理 模具的自检和维护 设备自检与保养 换色、换料四大步骤 6S
•
•
操作工连续生产前必须送质检壹模产品首检,首检合格并封样后方可生产。 封样品标签必须有货号、塑件名、封样人、封样时间,否则生产之产品不计 工资。 经换色、换模、换料、修模后生产的第一模产品,经自检合格后送质检员首 检确认封样后,才可进行量产。 每班生产的产品,对照封样品和《注塑作业指导书》进行自检,并如实填写 自检记录。 接班前,检查计划卡、换模后产品、物料、颜色是否相对应;封样品和作业 指导书是否到位。 接班时,产品必须经自检首检,按《注塑作业指导书》和其它质量文件规定 逐项检验,确认合格后再生产。 每班按规定全面自检8次,并做好自检记录。合格时打“∨”,不合格时写 明缺陷原因。 下班前,做好产品末件检验,若末件产品不符质量要求,要立即重新检验本 班所产的产品。 产品不符质量要求时,要及时找机修或班长调整,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后,送 质检员确认合格后再生产。 在自己不了解、清楚产品质量情况或不能准确判定时,应将产品送质检员确 认判定,并向质检员了解、清楚质量情况。
三、操作工注塑作业规程
• • • • • • • • • • •
1、 作业前确认材料,模具与计划卡相符,必须清楚计划卡、明确该产品的质量情况。 2、 准备好⑴生产工具(剪刀、钳子、铜棒)、㈡夹具(冷模、压块、撑块、木块)、作业 资料《注塑作业指导书》、其它记录表单)、辅助材料(周转箱、防护纸、防护袋等)。 开机前,检查、确认㈠机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具体按《设备操作规程》作业。 注塑机打开电源后,稍等1分钟;置于手动状态,启动料筒加热开关加热到恒温后,再启动 油泵马达开关,停留1分钟(等待马达动转稳定后再动行下一动作。如发现机器、模具及其 它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班长,待解决问题后再继续。排尽料筒内残料后再调试;至产品合格 后再生产。 出模后产品按《作业指导书》规定自检、装箱、标识并做好自检记录。 按首检规定,经换色、换料、换模后生产的产品,经质检员首检确认封样后再量产。 待产品正常生产时,按规定打开模具冷却水,随时检查机器,模具的冷却情况。 半自动生产时,要及时清除模具内的垃圾;自动生产时每小时清理一次。 待油泵马达正常动转后,方可进行调试、生产。 已经调试后的模具,可立即生产。选择半自动状态→关闭安全门→经合模→锁模→注射→保 压→冷却→开模→顶出→打开安全门→按规定取出制品。再关闭安全门,完成下一个循环动 作。未经调试的模具,对空注净料筒内的余料。 生产中途因产品质量异常,经工艺调整后,经自检合格的产品交车间质检员复检合格后再生 产。 因生产任务结束或其它原因停机,关闭落料口,先将料筒内的余料做完;机器应置于手动状 态,退开注座,关马达和冷却水。 交接班时,要把产品质量情况、设备性能情况数据统计等等与生产有关的情况都要移交清楚。 下班前做好设备场地清洁卫生,做好生产记录和及其它记录。 附表:1.《自检记录单》 2.《设备点检表》
般地说,通止规有固定两个尺寸,所要测 量的产品尺寸是就是在这两个尺寸之间。 大于小的尺寸而小于大的尺寸,所检的产 品即为合格。举例说明:用通止规检验某 产品孔径是否合格,能通过通止规的小端 而不能通过大端即为合格。
如下图示:
能止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