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准则第2号解释释义

会计准则第2号解释释义


保险合同拆分小结:

投连、万能拆分后的风险保障部分 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保单,目前 包括非寿险保单、传统寿险和分红保 险
保险合同

会计核算适用《 原保险合同》和 《再保险合同》

投资连结保单拆分后的独立账户部

非保险合同

万能保单分拆后的投资账户部分 投资型非寿险保单拆分后的保户投 资金部分
a26110002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保户储金
负债

寿


a26110008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保户投资款
负债

寿


2、新增部分统计指标★
——在会计类统计指标“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下,新增寿险公司报送的 按险种分类的明细指标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指标 类型 负债 负债 报送公司 寿 寿
a26110009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寿险 a26110010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寿险-普通寿险
5
6 7 8 9 10
=(1175/1024-1 )*100%
=(1175/1053 -1)*100% =(1175/1082-1 )*100% =(1175/1112 -1)*100% =(1175/1143-1 )*100% =(1175/1175 -1)*100%
15%
12% 9% 6% 3% 0%
A 股
按照保监会规定的责任准备金评 混合风险合同不强行拆分。只 允许保单获取成本 估标准计算。(评估利率为2.5% 要含有保险风险的转移就认定 不递延,在发生时计 和7.5%),实质是法定准备金 为保险合同。 入当期损益。
背景

消除内地和香港会计核算差异的总体方案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及其配套的《保险合同相
统计信息系统切换的有关情况
二、内

(一)统计信息系统修订内容 (二)统计信息系统未修订但需关注的内容 (三)关于“人身险监管数据系统”的说明
(一)修订内容
1、修改部分统计指标的公司属性
——取消会计类统计指标“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下明细指标的“寿、 再、集”公司属性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指标类型 报送公司
——本例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属于混合风险寿险合同,并且能够区分且
单独计量,因此进行分拆。
例:保险合同分拆(续) 新旧制度下的会计核算:
事项
1.收到50000元保费,其 中90%转入独立账户, 其余5000元为初始费用
旧制度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原保费收入 50,000
新制度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独立负债 45,000 其他业务收入5,000
净资产 43,003.07 42,595.51
407.56 0.96% -99.44 -0.25%
背景
香港与内地保险公司会计核算差异
保费收入确认 H 股 保单获取成本 准备金
要求混合合同分拆。 (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只 参照美国等国家会计 参照或部分参照美国会计准则, 有转移了重大保险风险的合同 准则的做法,对保单 在“最佳估计”的假设下评估准 才认定为保险合同。) 获取成本进行递延。 备金,实质是会计准备金。
(一)概况
■实施的步骤 第一步:全行业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编制采用新口径; 第二步:各财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2010年1月月报起,以新口径 定义,向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数据。 第三步:各人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及养老险保险公司自2011年 1月报2010年12月快报时起,按照新口径向“统计信息系 统”报送;同时,将新口径数据转换为老口径数据向 “人身险监管数据系统”报送。
(2)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货币时间价值,即折现率
(3)考虑边际因素。
“三因素”法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计算原理
保险合同 准备金 其中:
=
合理估 计负债
+
边际要 素影响
贴现率取决于与负债相 匹配的资产所对应的市 场利率
合理估 计负债
保单年度
=
∑An/(1+i)
n=1
n
边际要素影响:技术性较强,理解比较难 首日费用不再计入准备金
二、主要内容
(一) 保险合同拆分及其基本步骤 (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基本原理
(一)保险合同拆分及其基本步骤
保险合同拆分简单流程 现实结果
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否 区分,并单独计量

投资连结保险、
分拆
万能保险、 投资型非寿险拆分

重大保险 风险测试
通过
保险 合同
余下基本都 属保险合同
否 非保险合同
2、年金保单,测试比较复杂,目前暂规定转移了长寿风险的保单即确认为
保险合同。
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时间要求
——合同初始确认日 ——在财务报告日应当对测试结果进行复核。
例:两全保险保单
20×7年1月1日,甲保险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一份趸交10年期两全保险 (分红型)原保险保单,保单主要条款规定如下: (1)生存至保险期间届满,按1倍基本保险金额给付满期保险金; (2)一年内因疾病身故,退还所交保费;一年后因疾病身故,给付1倍 基本保险金额; (3)因意外伤害身故的,给付3倍基本保险金额; (4)该保单趸缴保险费1000元对应的基本保险金额为1175元,各保单 年度的现金价值如下:
例:两全保险保单(续)
计算保险风险比例
保单 年度 风险比例 计算过程 保险风 险比例
1
2 3 4
=(1175/900-1)*100%
=(1175/944 -1)*100% =(1175/970 -1)*100% =(1175/997 -1)*100%
31%
24% 21% 18%
结论:本例中
,有8个保单 年度的保险风 险比例大于5% ,满足重大保 险风险测试条 件,确认为保 险合同。
会计核算适用《 金融工具确认与 计量》

未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保单
(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基本原理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 (财会[2009]15号)明确要求保险人以履行
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同时考虑边际因素 和货币时间价值。
——决定准备金计量有三因素 (1)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即未来现金流
背景
保险会计准则已经成为 我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 趋同的主要障碍
单位:亿元
57家A+H股上市公司的境内外报表差异
(2008年年报) 香港财务 中国企业 报告准则 会计准则
指标
差异
差异率
不考虑2家保险公司 的情况
差异 差异率
净利润
5,572.49 5,442.23
130.26 2.39% 23.56
0.44%
4、新增部分保险统计报表取值关系
与统计指标变化相对应,部分报表的取值以及标识将发生变化 ——调整《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取值关系,原“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7)”修订后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2010)”


(一)概况
■基本思路 ——确保现行保险统计指标体系不受影响。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方式、指 标分类、模块使用等保持不变。 ——仅根据2号解释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统计信息系统增加部分反映非保 险合同状况数据的会计类统计指标。 ——保障人身险业务监管的连续性,人身险公司需继续报送老口径数据, 由此产生新的信息系统“人身险监管数据系统”。
a26110015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寿险-分红寿险
a26110020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寿险-万能保险 a26110021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意外伤害险 a26110022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健康险
负债
负债 负债 负债
寿
寿 寿 寿
3、调整和新增部分统计指标校验关系
——调整“资产合计”、“负债合计” 等统计指标校验关系
保险事故发生情景下保险人支付的金额
相关金额不考虑 概率和现值
=(
- 1 ) ×100%
保险事故不发生情景下保险人支付的金额
▢分子是保险事故发生情况下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 ▢分母是保险事故不发生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的金额,寿险产品体现为保险公司支付给被 保险人的退保金或者满期给付金;非寿险产品主要体现为退保金
签发保险合同
所发生的增量成本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小结
会计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差异

假设基础不同:会计准备金采用了客观、公允计量方法来反映保险公 司的负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法定准备金的显著特点是限定了贴 现率(2.5%和7.5%)、首日费用计入准备金。因此同一类产品的会计 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会相比,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用途不同:会计准备金将用于财务报告和税收计缴;法定准备金则仅 用于监管需要。 适用的查询系统将不同:会计准备金在统计信息系统中体现;法定准 备金在特定系统查询。
2.实现投资收益5500
借:银行存款 5500
借:银行存款 5500 贷:独立负债 5500
贷:投资收益 5500
3.收取风险保费、账户 管理及投资管理费
借:独立负债 800 —— 贷:原保险保费收入 300 其他业务收入 500
例:保险合同分拆(续) 新旧制度下的会计核算(续): 事 项
4.部分领取4000元
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
消除差异的具体方法:
——内地会计核算向香港并轨:
1、保费收入确认引入分拆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2、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下的准备金评估标准。
——香港会计核算向内地并轨 保单获取成本不递延(国内会计政策无需变更);
第一部分 会计准则第2号解释的基本内容
保单年度 1 2 944 3 970 4 997 5 1024 6 1053 7 1082 8 1112 9 1143 10 11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