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污水处理培训资料第一部分水质指标一、工程项目需明确的问题1、水量,2、水质类型(生活污水、啤酒废水、屠宰废水、造纸废水、医院废水、大豆蛋白废水、禽畜粪便废水、淀粉废水、制药废水), 3、工程类型(新建、改建、扩建)4、水质指标:COD、BOD、SS、NH-N、P、PH等 3(特殊行业还需考虑动植物油、大肠杆菌、温度、重金属等)5、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标准),6、处理后的出路(市政管网、直接排放或回用), 7、环评批复要求,8、占地面积,进水标高?二、污水中主要的水质指标序号项目单位化学需氧量(CODcr) 1 mg/L生化需氧量(BOD) 2 mg/L悬浮物(SS) 3 mg/L氨氮(NH-N) 4 mg/L 3磷(P) 5 mg/L油类 6 mg/LPH值 7 -温度 ? 81、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亦称“化学需氧量”,简称“耗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常以符号COD表示。
计量单位为mg,L。
是评定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亦称“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
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
53、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悬浮在水体中、无法通过0.45 μm滤纸或过滤器的有机和无机颗粒物。
如难溶于水的淤泥、黏土、有机物、藻类和微生物等,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4、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高。
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
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
5、磷:废水中的磷一般具有三种形态:即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化合物。
2-3--磷化废水中含正磷酸盐,它能以不同的化学形式(PO、HPO4、HPO)出现,4242-主要取决于废水的PH值。
在中性范围内,主要以HPO形式存在,最易于用混凝4沉淀去除。
有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沉淀下来,其中费用相对较低且具有实用价值的为铝、铁和钙。
6、PH: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
pH值<7为酸性,pH值=7为中性,pH>值7为碱性。
7、油类: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
油类污染物能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阻碍大气与水面接触,使水体无法得到充氧。
当水中含油0.01~0.1mg/l,对鱼类和水生生物就会产生影响。
当水中含油0.3~0.5mg/l,就会产生汽油味,不适合饮用。
若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或动植物体表,将影响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可生化性判断当BOD/CODcr>0.3时易生化处理; 5当BOD/CODcr>0.25时可生化处理; 5当BOD/CODcr<0.25难生化处理。
5第二部分基本工艺一、工艺简述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按废水净化程度可将处理分成三级:一级处理:除去油类、酸碱物质以及可以截留的悬浮物。
二级处理:除去可溶性有机物和部分可溶性无机物以及经一级处理残留的悬浮物。
三级处理:除去难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程度的除去可溶性N和P等无机物。
按废水处理时的作用性质,可分成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筛除,1. 物理法 ,沉淀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其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常用的物理法有采用格栅、筛网、砂滤等方法截物,除油留各类漂浮物、悬浮物等;利用沉淀、气浮等方法分离比重与水不同的各类污染,理气浮物质;利用离心法分离各类悬浮物质等。
,,法过滤,处离心分离,,理磁分离 ,技,萃取,电渗析,术,,膜分离反渗透,,,,超滤,,化学沉淀,2. 化学法化,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去除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性质。
它包括向中和废水中投加各类絮凝剂,使之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学于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淀,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化学沉淀法;利用中和过程处理酸,氧化还原性或碱性废水的中和法;利用液氯、臭氧等强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污染物的化学,法氧化法;利用电解的原理,在阴阳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使水体达到以电解,净化的电解法等。
,处混凝,理,活性碳吸附技,离子交换,术,消毒,3. 生物法生物法也称为生物化学法,简称为生化法。
生化处理法是处理污水中应用最广泛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和向无机物转化,达到净化水质,消除其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的目的。
可,,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分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好,,,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氧,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理,,,氧化沟工艺活性污泥法,,技,,,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厌生普通消化池,,,氧化厌氧接触法,,分为好氧生化处理及厌氧生化处理两大类型。
, ,处处厌氧生物滤池,,,,理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技技厌氧流化床,,,术术水解酸化法,,,废,水,,自,然,好氧稳定塘,,,,,净稳定塘兼性塘,,,,,化,厌氧塘,,,,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技,,术,,,,二、一级处理 ,污水一级处理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
一般做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手段。
1、格栅格栅是污水处理中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
用一排平行的金属栅条做成的金属框架,按呈60º的角度斜置在污水流过的渠道上,用以截阻大块的固体污染物质。
栅条的缝隙宽度为15,50mm。
格栅的筛余物用人工或机械清除。
格栅栅条的断面形状有矩形、圆形和带半圆的矩形。
圆形断面栅条的水力条件好,水流阻力小,但刚度较差,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的栅条。
污水流经格栅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流速。
流速过小时,固体污染物易沉淀在渠道中,流速过大时,固体污染物又可能嵌入栅条间隙。
一般污水通过格栅的最小流速采用0.3m,s,最大流速不超过1.0m,s。
为了防止渠道在格栅处的壅水现象,栅后的渠底应比栅前低100,150毫米。
进水渠在平面上也应采用渐变段,由格栅处向上游逐渐展宽,渐宽部分的展开角采用20度。
用以清除格栅筛余物的机械,所占空间很小,安装运行也很简便。
2、沉砂沉砂为从水中分离出砂、煤屑等无机颗粒。
依重力分离方法,将沉砂池内的水流速控制到只能使比重大的颗粒沉降下来,而不让较轻的有机颗粒沉降,以便把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分离开,分别处置。
一般沉砂池能够截留的砂粒粒径在 0.15mm 以上。
沉砂池的型式很多,以平流沉砂池的处理效果为最好,应用最广。
目前较先进的技术是曝气沉砂池,即在沉砂池一侧曝气,使污水在池内呈螺旋状流动前进,以曝气旋流速度控制砂粒的分离,当流量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的除砂效果。
同时在曝气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也可使砂粒互相摩擦,擦掉附着在表面上的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
3、沉淀沉淀是运用沉淀理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技术,在给水净化和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
沉淀池的型式繁多,按池内水的流向不同可分为平流式、坚流式和辐流式三种,还有新型的加斜板或斜管的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在给水净化和污水处理中常被采用。
池体平面一般呈矩形,由进水口、水流部分、出水口和污泥斗组成。
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道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水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的池宽和深度应保证水能沿池的过水断面均匀而缓慢稳定地流过。
池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大于3米。
污泥斗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呈漏斗形,用以积聚水中沉淀下来的部分污泥,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这种沉淀池构造简单,工作性能稳定,沉淀效果好。
(2)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
污水设在池中心的污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中心出水管设伞形挡板,使污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并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
悬浮物依重力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在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溢流堰前也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
这种池占地面积小,池深大,池底为锥形。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较多。
(3)辐流式沉淀池平面多为圆形,直径较大而池深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l.5米。
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边缓慢流动。
悬浮物在流动中沉淀下来,并沿池底坡度向污泥斗集聚,澄清水在池周溢流出水渠。
这种池处理水容量大,但占地面积大,排泥设备较复杂。
(4)新型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所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
沉淀池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如在曝气池前设初次沉淀池,可以降低水中悬浮物含量,以减轻生物处理负荷,在曝气池后设二次沉淀池,可以截留并浓缩活性污泥。
4、气浮气浮法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完成固液或液液分离。
气浮法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并可用于污泥的浓缩。
加压溶气气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气浮方法。
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于水中,再使压力降至常压,把溶解的过饱和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由空气饱和设备、空气释放设备和气浮池等组成。
其基本工艺流程有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和回流加压溶气流程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