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1
鉴于此,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意逆志,提高学生 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同时,借助对 鲍照诗歌及其所处时代的学习,引领学生打开扣访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大门。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读懂诗歌,把握本诗行文的内在逻辑、情感脉络 2、 进一步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的方法 3、 知人论世,由对鲍照诗歌的品析走进魏晋六朝的时代,并以此引领学生打开扣访魏晋 六朝诗歌的大门 重点: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情感。 难点: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情感,并由对鲍照诗歌的品析了解那 个时代,并以此引领学生打开扣访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大门。
自由朗读,个 别朗读,集体 诵读,初探诗 歌情感
通过初步诵读, 落实字音、句 读,引导学生回 顾通过抓情感 词把握诗歌主 要情感的方法
受?如果让你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
人情感,你会选择哪个字?——“愁” 思考,讨论,
二.小组合作,品析探究
质疑,诵读。 引 导 学 生 潜 心
再读诗歌,
沈德潜曾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 之自然生愁”。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鉴
及发展脉络 络的方法。
品读诗歌, 学生发言, 教师引领, 披文入情, 深入解读诗 歌情感
三.搭设台阶,补充链接,引导学生咬
文嚼字,披文入情,深度把握诗歌情感。
补充链接:
知人论世 1: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尝
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 以小组为单位
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
甚工。
赏析指导部分明确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 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整 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去推 测作者的写作本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在分析诗歌时要 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 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
三引领学生梳理、归纳 诗歌的写作思路及情
5
感脉络
诵读,初步感知诗 歌情感
思考,讨论,探究, 质疑,鉴赏,朗读
梳理,归纳,思 考,朗读,背诵
课 件 出示作业
四借助作业,巩固所学, 拓展延伸
打开思路,拓宽 视野,延伸阅读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结束
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杜甫的《春日忆李 调动有关诗人 激趣,引发学生
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 的知识储备, 的探究欲望
开府,俊逸鲍参军。”引出本课所讲诗歌 形成对鲍照的
作者鲍照。
初步感知。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解题:标题与诗文有无关系?如何体 现的?——到诗歌中去寻找答案 2.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个 人读,集体读) 3.读完全诗后,你有什么样的情感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评价:要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注重学 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 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
教学内容分析 《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 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散文,进一步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 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
发言、碰撞、
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 质疑、梳理有 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 关诗歌情感抒
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慧, 发的内在逻辑 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 及变化脉络,
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令。文 并尝试有感情 帝以为中书舍人。
课题名称:《拟行路难》 主要参考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 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古代诗歌散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有 1.阅读古今中外优秀 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给予恰当的评价。2.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3.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 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 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临海王子顼(Xū)为荆州,照为前军参 的朗读诗歌,
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争 取 熟 读 成
教学资源 课件、复印的资料。
教学流程图
课堂开始
课 杜甫《春日忆 件 李白》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回忆、感知
课 出示诵读要 件 求:读准字音、
节奏及问题
课 出示小组合作 件 探究要求
课 出示诗歌的思 件 路、情感脉络

一 初读诗歌,整体感 知,整体把握诗歌情感
要求:读准字音、 节奏 二再读诗歌,运用以意逆 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层 解读诗歌
自主赏析部分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本选修教材的第一篇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 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角度来解读诗歌既可以为本单元的推荐作品部分的学习打下 基础,也可为本教材剩下的两单元诗歌的学习起一个示范作用。同时,借此为学生打开 一扇通往魏晋南北朝诗歌阅读的大门。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 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同时,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了解着重点均在唐宋时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几乎无所接触。
通过以意逆
文本,咬文嚼
5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作者是怎样表现“愁”的?要求: 1.自己品读,圈点批注 (2 分钟) 2.小组合作,品析探究 (4 分钟) 3.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有感情的诵读 所分析的诗句。
志、知人论世 的方法深入探 究诗歌情感表 达的内在逻辑
字,强化其运用 以意逆志、知人 论世的方法把 握诗歌情感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