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方法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方法
作者:张艳彬
来源:《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使得不少学科教育与之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关注的重点也开始从学业成绩逐渐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生涯的开始就是进入小学的那一刻,也就是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对小学课堂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的变更,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便是本文主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培育方法
为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从长远来看,数学学科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用其独有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一个人智力开发的主要阶段就是小学学习阶段,小学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对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育十分必要。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都意识到教育教学需要改变。

但是,转变后的部分课堂存在教学形式化、功能性并不十分明显、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等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育。

1.部分老师教育观念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转变过来,教学方法不符合要求
由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使用时间比较长,导致现在仍有部分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特别是数学这类理论知识较多的学科。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对学生依旧进行“填鸭式”教育,并没有加以引导,也没有联系实际生活,而是对学生进行呆板的知识填充,以至于学生只能将所学的知识用在考试上,并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所学知识的帮助,这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不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就不能在生活中将知识整体化,进而不能在生活中培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十分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新教材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部分教师自恃教学时间久,对所教内容熟悉,对新课改的教材也并不进行研究,而是一味沿袭老教材的教学方式,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偏离重难点,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