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大气运动资料

专题二大气运动资料


• 2.(2014·浙江金华调研)读北美洲某区域一 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与甲地相比,乙地一月气温分布有什么特 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 (2)甲地终年多风,有“风城”之称。试从热 力环流的角度简析其原因。 (1)气温较高。
• 原因:乙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 昼时间较长;距冬季风源地较远。
• (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多偏北风, 夏季多偏南风;
• 城市与北部湖泊之间热力差异显著,多湖陆风; •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多城市风。
考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
• 1.热力环流 •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点
• 2.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影响 • (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专题二 大气运动的规律
• [命题分析]
• 地球上的大气部分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 内容,其命题重点集中在①大气运动,② 气压带和风带,③气候类型,④天气系统 等方面知识点。考查形式多以示意图、等 值线图、区域图等图表资料为载体,侧重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各种等压线、 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今后,以 区域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气候统计图 为载体,考查天气和气候特征的内容还将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 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或湿润性 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等。
•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纬度位置、大气 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 手。
• (4)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 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 多少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 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 “水”定型(气候类型)。 总结如下:
• 4.气候的描述
• (1)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 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 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 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 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 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 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考点四 常见天气系统
类型
气压系 平 统图 面 图
锋面系 统图基本图形来自气压 系统图 剖

图 锋面 系统 图
• 续表
• 1.(2014·上海地理,23~24)北半球西风气
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 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 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下图,回答问 题。
• 考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
• 1.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 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 环节,如下图所示:
2.原理应用 (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 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 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 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 3.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 定具体气候类型。
•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 典型植被和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 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地中海气候区的典 型植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典 型动物是斑马等。
• (1)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
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
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 )
• A.①
B.② C.③ D.④
• (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
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 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 A.减弱了②环节 B.增强了③环节
• 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
• 热力环流的应用 • 1.读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3)题。
(1)济南市热岛效应的特征是 A.日变化幅度以夏季最大 B.白天强度大于夜晚 C.快速形成,快速消失 D.强度以夏季最强
()
(2)有关济南城市热岛效应的叙述正确的( ) A.冬季风强盛时,热力环流强 B.城区下沉,郊区上升 C.热力环流强,城区污染可能加重 D.成因与季风环流相同
• (3)下图是济南市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 绘制的1月某日21时城市中心处等压面或等温 面示意图。四幅图中,绘制正确的是( )
• A.甲 • C.丙
B.乙 D.丁
考点三 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判读
• 1.气候类型模式图
• 2.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 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 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 分析:
地区
弯曲,海拔低的地区等温线 向高纬弯曲
地形(地势 高低)
沿海 暖流流经的地区等温线向高
地区
纬弯曲,寒流流经的地区等 温线向低纬弯曲
洋流
• 视角1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 1.(2014·合肥质检)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 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 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 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 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图甲)及 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图乙),完成(1)~(2) 题。
温降低,每升高
• 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 • ②水平方向
地区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呈递 减趋势
太阳辐射( 纬度因素)
海陆 间
1海上向月洋等南份上温凸大向线出陆北向上凸 北等出 凸温; 出线,7向月海南份洋凸大上出陆,海海性陆陆质分热差布力异()
内陆 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
•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 3.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
• ①一天中,14时前后气温最高,日出 前后气温最低。
• ②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份气温最高, 1月份气温最低,南半球陆地相反;北半 球海洋8月份气温最高,2月份气温最低, 南半球海洋相反。
•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 ①垂直方向: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