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其意在说明()A.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是决定因素B.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C.一切都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D.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无所不能的2.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是“洪水无情”,或者是“细雨润田”。
目前,我国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其各种设施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新条件,它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
这主要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变有害为有利B.自然规律本身无所谓好坏,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有利或是有害C.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D.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3.胡锦涛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强调,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上述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全党同志一定要A.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B.端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C.认识到客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D.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4.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们到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程度。
这说明()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D.科学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回到西班牙。
全国上下如同迎接凯旋的英雄一般地欢迎他。
但嫉妒他的人在宴席上说:“发现新大陆并不值得惊讶,只不过是在把船驶往西方的途中偶然碰到的罢了。
”哥伦布回答说:“不错,我也认为这是件很平常的事,不过因自己能先想到去做而倍感光荣。
”回答5-6题:5.从哲学上讲,哥伦布所说的“想”是指 ( )A.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B.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取得的辉煌成果C.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D.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6.哥伦布积极地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 ( )A.一切认识均能指导实践B.意志是一种支撑力和推动力C.人们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主观能动性可以因人而定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将我们司空见惯的花瓶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发现:10到100克的最少,1到10克的稍多,O.1到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
尤其有趣的是,在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关系比是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6:1等。
回答7-8题:7.我们要发现真理,就要像博尔那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 )①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③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④将认识应用于实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材料告诉我们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研究商品,首先要把它分解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分别加以研究。
这体现了 ( )A.作为整体的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简单相加而成的B.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C.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分析又要综合D.不分析各要素。
就失去了研究整体和过程的基础10.只有对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分析,才可能( )A.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B.对事物进行深入地研究C.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D.使认识不断地深化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A.都依靠人脑的思维活动B.都依靠实践,都离不开实践C.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D.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句话说明了A.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B.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C.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3.《新华文摘》曾载文指出,速度问题、效益问题,表面上看无非是个快慢问题,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却是个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因而也是个政治问题。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D.人们的认识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14.人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之所以想要获得真理,是因为 ( )A.只要获得了真理,就会取得实践的成功B.真理是客观的、永恒正确的C.真理性的认识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对人们的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D.真理是对事物认识的终结15.10多年前,包装不善曾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每年损失近1亿美元,而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包装业以每年15%的速度迅猛发展以来,又面临着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上述材料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C.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规律和利用规律D.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16.在人类现代航天史上,由飞机到火箭、卫星、太空飞船、航天飞船、火星探测器,这表明 ( ) A.规律的客观性和强制性的作用越来越小B.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增强C.人既能认识规律,也能改造规律D.人需要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17.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事件日渐频繁。
据世界气象组织2002年3月份发布的2001年世界气候公报,2001年世界气候异常,气温升高、飓风频繁、暴雨成灾、干旱严重,为历史上所罕见。
从哲学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频率增大了B.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预防和避免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C.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D.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和索取18.上题中提到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事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B.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性和客观性C.大气环流的增强 D.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19.意大利太空物理研究所一研究小组2002年9月18日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的星球上发现有水存在的迹象。
这很可能是一个历史性发现,因为人们首次探测到了太阳系外可以形成生命的分子。
太阳系外的星球上有水存在的迹象的发现,说明 ( )A.人有自觉能动性,不仅能认识我们周围的事物,还能获得对遥远的其他星球的认识B.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C.人们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D.人们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20.“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A.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B.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既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D.形而上学观点,因为它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二、不定项选择题21.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找到了通过不同的水稻品种之间的杂交来改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但通过对现有种植的品种之间的试验均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指导一次在海南的一条消息旁找到几棵野生的雄性非繁殖水稻,才是著名的杂交水稻得以诞生,仅此一项所增产量就可养活六千万人。
这说明()A.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否取得成效往往依赖于一些偶然的因素C.认识事物只有透过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必要的客观条件。
22.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布鲁诺说::“感觉纵然是完美的,也决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
“这是说()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实际意义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D.感性认识往往零乱肤浅、必须进行加工制作23.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向获奖科学家黄昆、王选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朱镕基总理发表讲话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
”这里对“科学精神”理解正确的是()A.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B.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现象到本质C.要求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D.“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想,群众做,进行合理分工2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纷纷登台亮相,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A.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B.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C.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25.我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的确定,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说明()A.人们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B.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C.今天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市场经济的规律D.把认识固定化、僵化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6.同一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
对这一论断正确的理解有()A.价格涨落,供求增减是现象,价值规律是这一现象中所包含的本质B.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多变的,而本质是内在的、稳定的、根本的性质C.现象和本质密不可分D.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2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属于不同的认识,二者的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B.感性认识来自于客观事物,理性认识来自于人脑C.感性认识包含错误成分,理性认识则是正确的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8.2002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在一些地方仍然不断受到侵害,主要表现为:随意缩短承包期、受贿承包地和提高承包费;随意调整承包地;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迫种植、强迫流转承包地等。
上述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现象是个别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东西B.现象与本质没有严格的界限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D.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29.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