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巫术说:也称“魔法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它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研究基础之上此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代表人物还有弗雷泽《金枝》。

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说法的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和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未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处于普通文化学,艺术学的交叉领域,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艺术流派:往往体现为艺术风格相近或相同的艺术家的集合体,明确的说,他是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美学主张、表现风格相似的一批艺术家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

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

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

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

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解衣般礴:中国美术理论范畴之一,是中国画的范畴与命题,其意思是神闲意定,不拘形迹。

要求创作者在作画时要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其中,强调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

简答题:1. 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认识、艺术与审美三方面描述艺术的本质?社会本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是全面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认识本质: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认识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即它是以视觉形象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审美本质: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2.谈谈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更加明显: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板作用,a,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b,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许多术形式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最明显莫过于电影。

C,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有表现在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促进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d,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的消极作用:a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再者,大众传媒与计算机游戏等给青少年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b.随着自然力的逐渐征服,人类将以一种新的世界观看待宇宙和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一些文艺形式的衰败以至消亡,例如古代的神话史诗曾经耀人眼目,随着科学思想:的深入,今天已失去了他们重新产生的文艺土壤。

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3: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那些启示?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理论,并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当然就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了。

艺术生产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术生产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造,只有当艺术家调动他强烈的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俄国还是经济十分落后国家还残存农奴制,但却涌现出列宾,利维坦等为代表的“巡回展览画派”且各个领域都很辉煌。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

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

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

可以说,整个艺术系统中,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正是我们艺术学研究的核心。

真正揭示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4;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大致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

修养主要体现于下列几点:(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候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酌格诓与品位。

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2)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各类紫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泛;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艺术表现力。

(3)深邃的思想。

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对人生和挫、会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

能否具有深逢的思想,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修养与素质高下的重要尺度。

(4)丰富的生活积累、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的感受、情感、思想,愿望、奉趣等主观因素士对艺术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

同时,也只有融人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还须具有独立伪人格。

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晶位。

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于下列几个方面;超长的艺术思维和活动能力1、(1)敏锐的感知力。

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类事物必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他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事物特征及情绪因素,从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作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

(2)丰富的想像能力。

艺术想像是一种心灵的创造,心灵的自由。

想像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艺术才华高低的标志。

2、精湛的艺术技能和表现才能。

·艺术家必须具备专门的艺术技能,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创作技巧,熟练运用这门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才能创造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5:意境和典型的区别和联系?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1)各自酌含义不同,意境就是艺术家情景交融,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典型为塑造得成功的艺术形象,即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注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注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充分体现着一般的个别。

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

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

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典型与意境是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 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6:简述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难以尽述。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