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
灵敏度反应其鉴别真阳性的能力
在社区观察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临床症状、体征、 比色法测血红蛋白不灵敏,因只有缺铁明显时才会有 血红蛋白变化、贫血症状与体征;选血清铁蛋白较灵 敏。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特异度反应其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在高血压病的研究中,用血压作指标特异度高;而用头 昏、失眠作为指标特异性差。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低。
二、实验研究的类型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对象为动物(动物实 验) 植物 生物材料 2.临床试验 :实验对象大多为患者 3.社区干预实验:实验对象为社区人群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处理因素
(study factor or treatment)
受试对象(study subjects)
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按随机的方法将每个配伍组中的个 体分配到各个对比组中去,给予不 同处理。 优点:增强处理间的均衡性,提高检验效能。
• 例12-7 12名受试者,按性别、年龄和病情 等特征分为三个区组(每组4名),并编号 成1~4号为第Ⅰ区组,5~8号为第Ⅱ区组, 余类推。拟在每一区组内分别给予A、B、 C、D四种处理。 • 操作:先从随机排列表中任意指定三行, 如第6~8行,每行内依次取“1~4”四个随 机数字列在区组内受试者编号之下,事先 规定随机数字1、2、3、4分别代表A、B、 C、D四种处理。
区组 受试者编号 1 随机数字 2 2 1
Ⅰ 3 4 4 3 5 3 6 2
Ⅱ 7 8 4 1
Ⅲ 9 10 11 12 3 2 1 4
12 名受试者构成的三区组四处理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区组 Ⅰ Ⅱ Ⅲ 处 A 2 8 11 B 1 6 10 C 4 5 9 理 D 3 7 12
四、拉丁方设计 6×6基本拉丁方表: A B C D E F B C D E F A C D E F A B D E F A B C E F A B C D F A B C D E
表现为实验的例数(样本含量) 和实验重复的次数。
(三)随机原则
随机化的定义是抽取时要使每一观察单位都有同 等的机会被抽取。随机化的方法有抽签和随机数 字表。
(四)均衡原则
各组除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质量
一、误差(error) 统计上将实验和调查观测到的原始数据计 算得到的某指标的值与真值之差别,即样 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别称为“误差”。
二、优效性检验
H 0 : T C,H1 : T C
三、等效性检验
H 0 : T C ,H1 : T C
四、非劣效性检验 H 0 : C T ,H1 : C T
临床试验还和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临床治疗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对 症施治,无需统一的方案,目的只是将患 者治愈,不必追求样本例数的多少。而临 床试验目的是探索某种新药或新疗法是否 安全、有效。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试验 方案,对所有参与试验的对象均按同一方 案进行处理,不得因人而异、自行其事。 需要追踪的后续性效果(属前瞻性调查) 必须达到较大的样本例数,一次试验达不 到还需长期积累(原因是大多数后续效果 为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极低,只有样本量 足够大时才能监测到)。
动物编号 随机数字 归 组 1 37 甲 2 85 甲 3 94 乙 4 35 甲 5 12 乙 6 33 甲 7 39 甲 8 50 乙 9 08 乙 10 30 乙 11 42 乙 12 34 乙 13 07 甲 14 96 乙
例12-5 试将18只小白鼠随机等分成三 组。方法:先将18只动物随机编号:1~18, 从附表15随机排列表内任意一行,假定为第 13行,依次抄录除去“18、19”的从0~17的 十 八个随机数字。规定:0~5为甲,6~11为乙 , 121 ~2173 为丙 动物编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 结局,由观察指标体现。 要求指标: 1. 客观性 2. 精确性: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主要 由系统误差引起); 精密度(观察值与其均值的接近程度,主要 由随机误差引起)
3. 灵敏度和特异度:
第五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化设计
配对设计
配伍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
一、 完全随机化设计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研究因素为一个,又称为单因素设计。
设计方案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
组和对照组。
方 法 :抽签、随机数字表(或随机
排列表)
例12-4 设有同种系同性别小白鼠14 只,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它们分成两组。 方法:先将小白鼠随机编号为1, 2, ……,14,然后在附表16随机数字表内任 一列及任一行作为起点向任何方向(上、 下、左、右,甚至对角线斜方向)连续抄录 14个二位数,事先规定奇数归入甲组,偶数 归入乙组(反之亦可)。
(二)人的选择 1.病人的选择:统一诊断标准。 住院、门诊病人优缺点: 住院病人所处环境较安静,条件容易控制,试验容易维持恒 定,便于医生作观察、检查和记录;资料完整且易达到一定 的精确度。门诊病人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的 影响,对医嘱的依从性(compliance)得不到保障、病历 记录粗糙而难以达到所要求的精确度。但门诊病人并非处在 特殊环境下,所进行的试验而获得的结果经得起日常生活的 考验,不至于出现某种治疗方案在医院里效果好,出院后效 果差的情况,所以门诊病人的试验结果应用面较广。另外用 门诊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经济上较为合算,他们不需要特殊 的照顾与护理,且病例数量远多于住院病人。根据实际情 况,初步试验可在门诊病人中进行,较为细微和深入的试验 应该在住院病人中进行。
(随机进行行间或列间交换)
6种药物注射6只家兔6个部位的拉丁方设计 家兔编号 (行区组) 1 2 3 4 5 6 注射部位编号(列区组) 1 A B E F C D 2 B A D C F E 3 C E F B D A 4 E F C D A B 5 D C B A E F 6 F D A E B C
1. 过失误差(blunder error):不允许发生的 错误. 2.系统误差(system error):有偏向性差值的 误差。如所用测量仪器不准,造成测定值偏大或 者偏小。 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亦称“偏倚” (bias),包括选择偏倚、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 3.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也称“偶然误差” 或“统计误差”。同一仪器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 多次,每次测量结果不会完全相同,这是由偶然 因素造成的随机测量误差;又如“抽样误差”。
二、受 试 对 象 • 受试对象(研究对象):处理因素作用的 客体,由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体(人、 动物、植物、生物材料) 动物实验:动物 临床实验:患者、健康人 现场实验:社区人群 • 基本条件:⑴对处理敏感 ⑵反应稳定
• • • • •
(一)动物的选择 与临床试验相比,动物实验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可以更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 2.可以对实验对象进行有害或可能有害的因素研究; 3.可以直接获取反映实验效应的样本资料。如可把 内脏如肝脏取出测定。 • 4.多数实验动物传代比人类快得多,为遗传、免疫、 肿瘤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 5.实验动物在饲养、管理上一般都比较经济。
2.正常人做受试对象:
(1)事先向受试者讲清试验方法和目的,做到 知情选择(inform conseut),不允许隐瞒 和保密; (2)应该保证做到受试对象的健康不受损害, 试验绝对安全。 3.志愿受试者: 耐受性会比普通人更好。会使试验方法 (新药或新疗法)的“副作用”灵敏度下降, 相 对应的是使“效果”灵敏度升高。
第十二章 实 验 设 计
科学研究 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 施加干预措施 不施加干预措施
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特点和类型
• 一、实验研究的特点
• ①处理因素(也称“干预因素”),可以人为设置; • ②受试对象可以随机分配到各组; • ③研究过程中除了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干扰因素 能够控制齐同; • ④研究结果若各组间有差别,并且该差别经统计检 验后排除抽样误差的可能性,则可以认为这个差别 是由于不同的处理所致,因果联系较为直接。
第六节 临床试验设计
一、一般概念 临床试验是以人体(病人和正常人)作为 研究对象的医学实验研究,经过严密的研 究设计将某种新药(或新疗法)在少数人 中间试用,与当今通用的药物(或疗法) 进行比较,以得出其对人体的作用(疗效 优劣)、不良反应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一系列动力过程,达到 改进、提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效果。
随机数字 10 9 14 12 17 15 3 5 2 11 8 0 1 4 7 13 6 16 归 组 乙 乙 丙 丙 丙 丙 甲 甲 甲 乙 乙 甲 甲 甲 乙 丙 乙 丙
二、配对设计 (paired design)
设计方案 :将实验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
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 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不 同处理。
优点:增强处理间的均衡性,提高检验效能。
临床常用自身(同源)配对和异体配对。
例12-6 有8对受试者,试将每一对随机分配 在甲乙两种处理组中。 方法:第1对两个编号1.1,1.2;第2对编号 2.1,2.2,余仿此。在随机排列表中任一行 依此抄录“0~7”八个随机数字,事先规定 奇数时按甲乙顺序,偶数时取乙甲顺序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accuracy and precision)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用来评价某种测定 方法(包括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测得 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两项指标。 “准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接近程 度,也称研究(测定)结果的真实性、有 效度(validity),不真实的东西是无效的。
“精密度”是指用同一仪器(或方法) 对同一标本进行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各个 别测定值接近的程度。 其差值属于随机误差,用标准差或变异 系数来表示其大小,说明某方法的测定重现 性、可信性。所以精密度反映了可信度 (reli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