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教学难点】
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体会作者对幽雅寂静环境的热爱,以及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野的情怀。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目意思是什么?是谁写呢?通过预习,大家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常建(出示图片):唐代诗人。
一生仕途坎坷(做官的道路不顺利),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就像我们这首诗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样)。
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寺,以排解心中忧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作的。
破山寺是一个环境优美寂静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和诗人常建一起去破山寺游览一下,感受破山寺优美寂静的环境。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1)生词注音。
钟磬(qìng)
万籁(lài)
禅房(chán)
(2)生词释义。
古寺: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曲径:弯曲的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人的房舍。
悦:形容词用作动词,使……高兴。
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万籁:各种声音。
寂:寂静。
但余:只留下。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教师将本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回顾文章,感受文章。
(4)小组探究。
教师针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
A.作者去游览,什么时候去的呢?
B.哪个词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哪个词点明了出游的地点?
C.破山寺远远望去是什么样的呢?
D.作者感受到这样(清)静的环境,不禁向前走去,作者走的路是什么样的呢?
(5)教师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对于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再次细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