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题
1.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于是他测得AC长为
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
A B C D E
①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_______m/s2,
③AB的距离应为_______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A B C D E
24.1mm
52.2mm
84.0mm
119.8mm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
②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
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20Hz,每两个
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
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为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4.(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30Hz的交变电流.如图(下述第(1)、(2)、(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C是______m/s;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________m/s2;
(3)纸带上的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 A=______m/s;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5.(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f。
如果用S1、S2、 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
若f=50Hz,其大小为a=_____m/s2
D点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6.(1)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
小车做______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保留3位有效数字)
7. 50Hz的打点计时器,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8.电源频率f=50 Hz.每隔 4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到零点距离分别S A=16.6 mm,S B=126.5 O A B C D E
5.00 7.10 9.10 10.81 12.70 15.10单位:cm
图-2
mm ,S D =624.5 mm.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
(2)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用 SA 、SB 、SD 和 f 表示).
9.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2。
(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
10.电源频率为50 Hz ,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x 1=________ cm , a =________ m/s 2; v 3=________ m/s.
11. 50Hz 的打点计时器,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验证机械能守恒) 中间有___________个计数点没画出,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
cm
\
12,1、【2010年高考】
(1)图1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13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0.5 2.1
13、【2011年高考】
(1)下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2013年广东高考:
34.(18分)(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②图16(b)中标出的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
1、0.986m/s 2.58m/s2
2、0.34,0.39 4、0.16 0.40-0.44 0.076 小
5、
a=[(s4+s5+s6)-
(s1+s2+s3)]/9T2. 1.93 1.39
6、1.90 匀减速7\故答案为:①0.737,②4.36,③0.473
8(1)0.l (2)2.5(3)
9.0.55m/s2
4、0.70cm.1.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