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数学预学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模块:必修 4章节:第一章三角函数班级:姓名:10级高一数学备课组编印目录第一章三角函数§1.1.1 任意角 1课时§1.1.2 弧度制 1课时§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课时§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1课时§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课时§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1课时§1.3.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课时§1.3.3 函数y=A sin(ωx+ )的图像2课时§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 2课时§1.1.1任意角(预学案)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
2、能在03600到的范围内,找出一个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为第几象限角。
3、能写出与任一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高考要求:B 级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5 ~ P7,完成以下内容并找出疑惑之处) 一、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 绕着 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
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 。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 ,它的 和 重合。
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 ,包括 、 、 和 。
3、我们常在 内讨论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 与 重合,角的 与 重合。
那么,角的 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 。
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 。
4、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 。
二、小试身手、轻松过关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A .30°B .-30°C .630°D .-630° 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在0 与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o 58-(2)o 3983、若角α与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α与β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1.1.1任意角(作业)完成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训练、锋芒初显】1、在0与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o 265-(2)'24560o2、 若3601575,k k Z α=⋅-∈,试判断角α所在象限。
3、求所有与所给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求出其中的最小正角,最大负角:(1)210-; (2)731484'-.4、10、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A .B=A ∩CB .B ∪C=CC .A ⊂CD .A=B=C二、【举一反三、能力拓展】1.试写出终边在直线3y x =-上所有角的集合,并指出上述集合中介于180- 与180 之间的角。
2、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求:(1)角2α是第几象限的角;(2)角α2终边的位置。
§1.1.2弧度制(预学案)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2、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会利用弧度制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高考要求:B 级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7 ~ P9,完成以下内容并找出疑惑之处) 一、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角可以用 为单位进行度量,1度的角等于 。
叫做角度制。
角还可以用 为单位进行度量, 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 表示,读作 。
2、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零角的弧度数是 。
如果半径为r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
这里,α的正负由 决定。
3、180°= rad 1°= rad ≈ rad 1 rad = °≈ ° 我们就是根据上述等式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
4、角的概念推广后,在弧度制下, 与 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 )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 (即 )与它对应.二、小试身手、轻松过关5、将下列弧度转化为角度: (1)12π= °;(2)-87π= ° ′;(3)613π= °;6、将下列角度转化为弧度:(1)36°= rad ;(2)-105°= rad ;(3)37°30′= rad ; 7、角α的终边落在区间(-3π,-52 π)内,则角α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8、半径为πcm ,中心角为120o 的弧长为 ( )A .cm 3πB .cm 32πC .cm 32πD .cm 322π§1.1.2弧度制(作业)完成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训练、锋芒初显】1、将下列弧度转化为角度:(1)125π- (2)322、将下列角度转化为弧度:(1)'3012o (2)o 3553、如图,用弧度制表示下列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不包括边界).4、已知一个扇形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二、【举一反三、能力拓展】1、写出角的终边在下图中阴影区域内角的集合(包括边界)(1) (2) (3)2.已知集合{}{}|2(21),,|44A k k k Z B απαπαα=≤≤+∈=-≤≤,则A B 等于( )(A )φ (B ){}|44αα-≤≤(C ){}|0ααπ≤≤(D ){|4ααπ-≤≤-或0}απ≤≤3.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12,而弧长不变,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倍。
4.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4cm ,则这个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是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预学案1)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 掌握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高考要求:B 级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11 ~ P12,完成以下内容并找出疑惑之处) 一、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x,y),那么:⑴ 叫做α的正弦,记作 , 即 . ⑵ 叫做α的余弦,记作 ,即 . ⑶ 叫做α的正切,记作 ,即 .当α= 时, α的终边在y 轴上,这时点P 的横坐标等于 ,所以 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确定的角α,上面三个值都是 .所以,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 为自变量,以 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 .二、小试身手、轻松过关1.已知点P (ααcos ,tan )在第三象限,则角α在第 象限。
2.已知角θ的终边在直线y =33x 上,则sin θ= ;θtan = . 3.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3,4),求角θ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业)完成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训练、锋芒初显】1.若θ是第三象限角,且02cos<θ,则2θ是第 象限角。
2.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 (m ,5),且)0(,13cos ≠=m mα,则sin α+cos α=______. 3.设θ∈(0,2π),点P (sin θ,cos2θ)在第三象限,则角θ的范围是 .二、【举一反三、能力拓展】1.若角α的终边落在直线y x 815=上,求ααtan sec log 2-2.(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3),求2sin α+cos α的值;(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a,-3a)(a ≠0),求2sin α+cos α的值;(3)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与x 轴的距离和与y 轴的距离之比为3∶4(且均不为零), 求2sin α+cos α的值.§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预学案2)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用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分别表示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数值;2.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认识其定义域。
高考要求:B 级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13 ~ P14,完成以下内容并找出疑惑之处) 一、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在直角坐标系中, 叫做单位圆。
2、叫做有向线段。
3、sin α=y = ;cos α=x = ; tan α=xy= 。
3、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填入上表二、小试身手、轻松过关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⑴3π; ⑵56π; ⑶23π-; ⑷136π-§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作业)三角函数 定 义 域sin α cos αtan α完成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训练、锋芒初显】1.角α(0<α<2π)的正、余弦线的长度相等,且正、余弦符号相异.那么α的值为 。
2.若0<α<2π,且sin α<23 , cos α> 12 .利用三角函数线,得到α的取值范围是 。
3.若-2π3≤θ≤π6 ,利用三角函数线,可得sin θ的取值范围是 。
二、【举一反三、能力拓展】1.函数x x y cos sin -+=的定义域是 。
2.利用三角函数线,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角x 的集合. ⑴ sin x ≥22;⑵ cos x ≤ 12 ;⑶ tan x ≥-1 ;(4)21sin ->x 且21cos >x .§1.2.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预学案)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 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sin cos 1,tan cos ∂∂+∂==∂∂; 2. 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解决求值、化简、证明等问题。
高考要求:B 级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16~ P17,完成以下内容并找出疑惑之处) 一、知识梳理、双基再现同一个角α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 ,商等于 。
即 ; 。
二、小试身手、轻松过关1.),0(,54cos παα∈=,则tan α的值等于 ( )A .34B .43C .34±D . 43±2.若15tan =α,则=αcos;=αsin.3.化简sin 2α+sin 2β-sin 2αsin 2β+cos 2αcos 2β= .4.已知51sin =α,求ααtan ,cos 的值.§1.2.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作业)完成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训练、锋芒初显】1、已知A 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sin A +cos A = 23 ,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