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测历史文化常识练习题(一)

行测历史文化常识练习题(一)

行测历史文化常识练习题(一)1、被称作“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A.戴望舒 B.徐志摩C.胡适 D.闻一多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三次重大转变: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工作重心有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拨乱反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下四项中哪一会议与这些转变无关()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八七会议C.七届二中全会 D.遵义会议3、下列关于文化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莫奈、马奈、梵高等B.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C.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D.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等4、描写过年习俗的古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指的是:()A.新鲜的桃子B.桃色的新衣C.桃木制作的新门神D.绘有寿桃的新年画5、干支纪年法始于东汉,下列采用了干支纪年法的一项是:()A.贞观之治B.黄道吉日C.辛丑条约D.安史之乱6、《论语》中孔子教我们最好的交友原则:“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其中“友谅”是指()。

A. 能听取他人意见的朋友B. 能帮助自己的朋友C. 诚实守信的朋友D. 知识广博的朋友7、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农民大量流亡,城市物价高涨,商人投机囤货。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国库空虚,财政困难。

汉高祖刘邦为应对这一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是()。

(1)士兵罢归家乡,并分配土地(2)均分田地,打压贵族(3)严刑罚,重法制(4)对商人加倍征收赋税,禁止商人衣丝、为官(5)重新建立税赋制度,加大税收力度A. (1)(4)B. (1)(2)(3)C. (2)(4)(5)D. (3)(4)8.建国以来曾出现过不少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①《歌唱祖国》②《我们走在大路上》③《在希望的田野上》④《春天的故事》上述歌曲按诞生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②①③④D. ②①④③9.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唐代经广州港进口阿拉伯药材B. 我国宋代经宁波港进口日本的木材C. 我国元代经登州港向大夏出口蜀布D. 我国明代经泉州港向非洲出口瓷器10.下列绘画作品取材于历史事件的是( )。

A. 《蒙娜丽莎》B. 《但丁小舟》C. 《苏格拉底之死》D.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11.下列电影与其历史背景对应错误的是( )。

A. 铁道游击队:抗日战争B. 圣女贞德:英法百年战争C. 高山下的花环:朝鲜战争D. 战争与和平:1812年法俄战争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 秦朝设置了御史府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B. 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侵害百姓C. 监察体系相对独立,确保监察权独立运作D. 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13.古人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会称字。

下列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

A. 称屈平为屈原B. 称白居易为香山居士C. 称汤显祖为唐临川D. 称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14.下列诗句未涉及秋天的是( )。

A.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B. 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C. 山明水净夜来霜,树树深红出浅黄D.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15. 以下归类不正确的一组是:A.五音:宫、商、角、徵、羽B.五等爵:公、侯、伯、子、男C.六部:吏、户、礼、兵、刑、工D.五经:《诗》、《书》、《礼》、《易》、《论语》习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A。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解析】D。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

八七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

遵义会议是党第一次自主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它没有涉及题干中所述的三次重大转变,因此D项符合题意。

3.【解析】D。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印象派绘画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有雷诺阿、莫奈、马奈、梵高等,因此A项正确。

芭蕾舞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因此B项正确。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因此C项正确。

马头琴属于拉弦乐器,因此D 项不正确。

4.【解析】C。

新的桃符。

古代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

5.【解析】C。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干支纪年。

答案选C6.【解析】C。

“直”,指正直;“谅”,《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信也”,即诚实守信;“多闻”,指见识广博。

故本题选C。

7.【解析】A。

楚汉之际四年多的战乱中,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凋敝。

面对这种残破局面,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以下重要的措施:①兵士罢归家乡,按照爵级高低,也就是军功大小,给予田宅。

②命令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

③以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

④抑制商人,不许他们衣丝、操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加倍征收他们的算赋,以限制商人对农民的兼并。

⑤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由此可知,(1)(4)正确。

由②知,并未打压贵族,(2)错误。

由⑤知,(5)错误。

汉初时,统治者轻徭薄赋慎刑,提倡“无为而治”,故(3)错。

本题正确答案为A。

8.【解析】A。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曲,创作于1950年,是著名的爱国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由李劫夫于1962年作词谱曲的一首红色经典歌曲,鼓舞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创作于1986年,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深刻变化;《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创作于1998年,描述了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故事。

故正确答案为A。

9.【解析】C。

大夏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首次提及的西域古国之一,位于亚洲中部,不临海,所以向其出口不需要经过海路。

C项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10.【解析】C《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现藏世界上最大的美术馆卢浮宫。

《但丁小舟》是由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于1822年创作的,取材于但丁名著《神曲》的故事,表现的是站在船中央的但丁被维吉尔引导乘着卡隆的渡船,穿过地狱湖的情景。

《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是法国画家古斯塔夫·莫罗早期的代表作,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

苏格拉底之死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C。

11.【解析】C。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反映部队生活的电影作品,讲述一个普通边防连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的生活进程。

C对应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12.【解析】B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秦代开始形成的,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

这种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

A、C、D三项说法正确。

B 项错误,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故正确答案为B。

13.【解析】A屈平是我国古代大诗人,字原,通常称为屈原。

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饮冰室主人是梁启超的别名。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

他的戏剧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但没有把汤显祖称为唐临川之说,C 项本身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14.【解析】BA 选项,“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宋代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黄花”是秋菊,涉及秋天。

B 选项,“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出自宋人陈棣的《腊梅三绝》,腊梅在冬季开放,未涉及秋天。

C 选项,“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数树深红”描写的是秋天的红叶,涉及秋天。

D 选项,“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西风”即秋风,涉及秋天。

故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D。

解析:A、B、C三项均为正确选项,D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