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学5
2020/11/17
审计学5[1]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 特性和分类以及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作用以及编 制、复核和保管的方法,为指导审计工作过 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要求 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审计证据的分 类,掌握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证据鉴定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 义、作用、以及内容和格式;掌握审计工作 底稿编制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掌握审 计工作底稿复核和保管的理论和方法。
审计学5[1]
收集、鉴定、综合审计证据过程
收集证据
评价经济活 动形成审计 意见和结论
充分证明力
综合 证据
现实证明力
鉴定 证据
潜在证明力
审计过程
审计证据
审计学5[1]
•审计证据的收集
收集审计证据的原则
收集审计证据的途径 -民间审计取证方法 -政府审计取证方法 -内部审计取证方法
审计学5[1]
5-1审计证据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证据的特征
•充分性—足够性、数量特征、形成审计意见的 最低数量要求
•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认定的关系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5-1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收集
– 监盘 – 观察 – 查询及函证 – 检查 – 计算 – 分析性复核
• 审计证据的鉴定
– 审计证据的真实性 – 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 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审计学5[1]
•审计证据的鉴定—分类、计算、比较、小结
•审计证据的综合—注册会计师对各类审计证 据及其所形成的局部审计结论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形成整体的审计意见
概念
外部 CPA手中 ①外部
外部 被审计单位手中 CPA
内 ②内部(如内控

制度不健全CPA 不能过多信赖)
内部 内部
经第三方确认 外部流转
内部—经不同部门审核签章且连续 编号
内部—单个部门、领导审核签章
③ CPA动手编制—计算表、分析法、测试表
内部证 据内容
会计记录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属于可靠性较低)
审计学5[1]
5-1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
– 审计证据的特性
• 客观性 • 相关性 • 合法性
审计学5[1]
5-1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 按获取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口头证据 环境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自然证据 加工证据 基本证据 辅助证据 矛盾证据
审计学5[1]
审计证据的分类
•按其形态(外形)分类
—实物证据 最有证明力证据,只能讲具有较强证明力
概念
(需要另 ②不能反映实物质量
行审计) ③不能反映价值
④取证范围有限
审计学5[1]
—书面证据(文件证据)——收集数量最广、但容易被篡 改,可信度要比实物证据差
2 审计项目名称 7 索引号及页次
3 审计项目时点和期 8 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 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4 审计过程记录
10 其他应说明事项
5 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
• 完整性原则 • 重要性原则 • 真实性与相关性原则
其他书面文件
审计学5[1]
—视听证据(电子信息证据)
—口头证据 概念 作用 如何提升其证明力
—环境证据 有关内部控制情况 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 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功能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重要性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证明力分类
审计学5[1]
审计工作底稿分类
•按其生成方式分类
•按其性质和作用分类 综合类 业务类 备查类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 工作事项表 – 内部控制测试表 – 试算表工作底稿 – 调整工作底稿 – 分析、计算表 – 盘点表
审计学5[1]
•审计工作底稿基本要素
1 被审计单位名称 6 审计结论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 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 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 –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人员记录、编制和收 集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等。对于 具体的审计事项,由于性质、目的、要求、 采取的方法的不同,与之相应的审计工作底 稿也不尽相同。
–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 审计组织对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妥善保管,其 保管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种。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 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项目负责 人和注册会计师三个层次的复核。
审计学5[1]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
审计学5[1]
5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 5-1审计证据 • 5-2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学5[1]
5-1 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
–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 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 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 和公允性的一切资料。
证明力 证据力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5-2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 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 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 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 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作用 •要求 •三级复核制度
审计学5[1]
审计学5[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7
审计学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