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37997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37997

须停电闭锁、悬挂警示牌。

9.掐接链前,必须检查刮板机开关、按钮及各种机械装置是否完好、灵活、可靠。

掐接链时必须由专人点动按钮,专人进行掐接链,不得频繁点动电机,人员必须躲离链条受力方向,以防断链伤人。

10.工作面移溜子过程中认真观察溜子状态和机头电缆情况。

警示标识。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采煤岗位乳化液泵站司机主要危险源1.上班期间精力不充沛,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2.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规程、规定不熟悉掌握。

3.检修所需工器具不完好,携带不齐全。

4.泵站司机不熟悉乳化液(喷雾)泵站工作原理及结构性能,未经过专门培训,未持证上岗。

5.泵站司机未现场交接班,对乳化液(喷雾)泵站各管路连接、管接头、安全阀、压力表、泵头、联接螺栓、密封等未进行检查。

6.泵站工开泵前未与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联系,联系信号不完好。

7.检修泵站时未停电闭锁,未挂停电警示牌。

8.压力表、安全阀、卸压阀不完好、不灵敏可靠,未定期校验。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事故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严禁在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参加当班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应熟练掌握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规程规定。

3.检修所需工器具必须完好,携带齐全。

4.泵站司机必须熟悉乳化液泵站工作原理及结构性能,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5.泵站司机必须现场交接班,对乳化液泵站各管路连接、管接头、安全阀、压力表、泵头、联接螺栓、密封等进行检查。

6.泵站工开泵前必须与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联系,联系信号完好。

7.检修泵站时必须停电闭锁,必须挂停电警示牌。

8.压力表、安全阀、卸压阀必须完好、灵敏可靠,定期进行校验。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采煤岗位打眼工主要危险源1.进入工作地点未进行敲帮问顶。

2.作业场所有浮煤及杂物。

3.风煤钻不完好、钻杆不平直、钻头安装不牢固。

4.风煤钻风、水闸门开关不灵活。

5.作业人员没有做到“三紧两不”。

6.钻眼过程中无人监护。

7.作业过程中,钻具出现故障仍进行工作。

8.作业结束后未将风煤钻风、水管路关闭。

9.风煤钻撤出工作面没有放置在安全地点。

10.风煤钻撤出工作面时应放置在指定安全地点。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机械事故、矽肺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地点确认顶、帮安全可靠。

2.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将作业周围的杂物和浮煤清理干净。

3.打眼前,首先检查钻机完好,钻杆是否平直,钻头安装牢固。

4.在开机前检查注油器、风、水管路、闸门、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5.衣角、袖口、领口扎紧,不戴线手套、毛巾不外露。

6.钻眼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护顶帮安全。

7.钻具零部件、设施损坏或帮、顶等有异常情况时停止作业进行处理。

8.打眼完毕,必须将风、水阀门关闭,及时排出风管内的余风。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采煤岗位液压支柱地面检修工主要危险源1.未对支护情况及液压管路进行检查。

2.更换液压管路时未关闭截止阀。

3.更换液压管理时未通知泵站停泵。

4.更换液压管路未释放余压。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机械事故异常状况应急处置 1.检修人员更换液压管路时必须释放余压,以防高压液体伤人。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掘进岗位掘进支护工主要危险源1.作业点帮、顶不完好、支护不牢固。

2.钻具不齐全、不完好、支护材料不齐全。

3.风水管线连接不牢固、不畅通。

4.打眼时钻机周围有人。

5.支护顺序不符合规定。

6.锚杆(锚索)药卷使用数量不够、搅拌时间不够、锚固长度不符合规程要求。

7.锚杆(锚索)预紧力不够。

8.喷浆质量不符合要求,喷浆口对人。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冒顶片帮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每班作业前,认检查巷道帮、顶及支护情况,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

2.开工前班组长及维修工检查钻机、钻具是否齐全完好,确认完好后开机作业,提前备好支护材料。

3.管子工负责将风水管线连接牢固、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钻机操作工在打眼时必须确认钻机周围无其他人员作业或逗留后方可开钻。

5.技术员在工程开工前认真将作业规程向作业人员进行贯彻、签字、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施工时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6.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且合格后上岗,作业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

7.安装锚杆(锚索)时预紧力必须达到规程要求,否则将严肃考核。

8.喷浆工在喷浆过程中必须确保喷浆质量,喷浆时喷浆口严禁对准自己或他人。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掘进岗位小水泵司机主要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3.水仓顶底板不完好,水仓空气质量差。

4.水泵不完好,启动水泵后损坏设备。

5.开启水泵前泵体内水未注满灌满,开启后水泵不上水损坏水泵。

6.阀门未打开或未完全打开,造成泵体高温损坏。

7.未关闸阀关闭直接停泵。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3.人员进入水仓前检查顶板、瓦斯、一氧化碳及氧气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4.水泵工开泵前检查水泵各部件螺栓、防护罩、辅助上水系统、吸水管道等,确认完好后启动。

5.水泵工先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灌水阀向泵体灌水,直至泵体内空气完全排出,放气阀不冒气而完全冒水时,依次关闭放气阀和灌水阀。

6.开启水泵后,再次确认排水阀门已完全打开。

水泵运行一段时间后观察泵体是否有发热现象。

7.水泵工在确认闸阀已关闭后方可按下水泵停止按钮。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掘进岗位耙岩机司机、维修工主要危险源1.耙装时未挂安全警示牌。

2.耙装前未检查制动闸是否灵敏可靠。

3.耙矸机开机时未预警。

4.放炮前未将耙斗拉到料槽上。

5.耙装完毕后未将耙斗放在料槽前。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冒顶片帮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耙装机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卸下操作手柄,检查情况并汇报值班队长。

2.内齿轮抱不住或脱不开时,立即停机,及时调节闸带。

3.绞车闸轮过度发热,立即停机检查。

4.滚筒内钢丝绳缠乱,立即停机处理。

5.电动机声音异常或停转,立即停机检查。

6.刹车时操作手柄费力,立即停机检查。

辆侧向及竖直方向受力不应超过规定,人员应站在材料垛的一端,不许站在当中,以免材料滚落伤人。

4.装卸车前,必须将车停稳,在矿车端头用枕木十字交叉支稳车辆,并矿车轮下支垫木楔,以防车辆自动滑行伤人。

5.必须按照人力推车相关规定进行推车。

6.检查确认运输物料绑气情况,对绑扎不牢、超宽超高物料、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打料的必须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的严禁打料。

7.推车运料前,应认真巡视路线,检查轨道及道岔,清除沿途障碍物,确保线路畅通无阻。

8.推车前,应将后面的矿车用木楔稳住。

9.装料的数量必须按照规定标准进行,绑扎牢靠。

10.两人同时装卸料时,必须互叫互应,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不得盲目乱扔。

11.卸料时应小心,不得砸坏水管、缆线等。

12.平巷、斜巷推车、运料要遵守前述规定。

斜巷采用小绞车运料时,必须执行小绞车司机及把钩工的操作规程,并由相应岗位工专职操作。

13.处理掉道矿车必须遵守掉道矿车处理规定进行,严禁生拉硬拖矿车。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车辆伤害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钢丝绳断丝、断股、磨损严重时立即停机更换。

2.限位开关失效时按下紧急开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修并汇报值班队长。

3.制动装置不可靠时按下紧急开关停车,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反向制动,停车后立即检查并汇报值班队长。

4.照明灯损坏时禁止在夜间及光线不足时使用,并停机检修、汇报值班队长。

5.操作不灵敏或误动作时立即停检修。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运输岗位主提升司机主要危险源1.提升机液压站压力不稳定,盘形闸密封圈损坏漏油,闸皮磨损严重。

2.超负荷提升。

3.钢丝绳磨损、断丝超过规定,未整齐缠绕。

4.信号装置出现故障。

5.提、放完车后,未将绞车操作手柄归零位。

6.绞车制动系统失灵。

7.设备保护装置不齐全,仪表出现故障。

8.电气设备出现故障。

9.绞车工脱岗、单岗作业。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严格按照《砚北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2.设备检修时严格执行《砚北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票制度》。

3.严格按照绞车提升能力运送物件。

4.绞车运行时,钢丝绳两侧可能伤击到的范围内严禁有人;人员撤到安全地点,以防断绳伤人。

5.地脚螺栓松动、基础破裂,保护装置、制动系统、信号系统不完好严禁开机。

6.钢丝绳磨损量超过5%,钢丝绳严重变形、扭曲、松股、断丝严重,应立即向值班队长汇报,并更换。

7.提拉物料时,严禁人员站在物料车旁或轨道上。

8.设备转动部位必须加设防护网。

9.保持消防器材齐全、完好。

10.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隐患要及时汇报处理。

11.配备足量、合格的绞车工。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机电岗位主扇主要危险源1.精神状态差。

2.保护装置不灵敏或失效。

3.启动风机前检查不到位。

4.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未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台上。

5.操作程序错误。

6.风门及蝶阀启闭异常。

7.各种测量仪显示不准确。

8.风机异响。

9.接地装置失效。

10.操作司机操作前未填写操作票。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严禁疲劳作业,上岗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主通风机司机必须每班检查保护装置灵敏可靠,保证正常运行和备用。

3.启动风机前,先检查高开柜、变频器、电机及电控装置。

4.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台上,专人监管。

5.操作前,必须填写操作票,按照操作票顺序操作规范操作。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车间机电岗位地面维修电工主要危险源1.未按停送电顺序操作。

2.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上岗。

3.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及电缆。

4.设备停电后,未按规定要求闭锁,悬挂警示牌。

5.维护检修未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和电工工作票制度,未执行停电安全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

6.高空作业未采取安全措施。

7.作业人员不清楚现场供电系统。

8.搬运、装卸设备时,未明确专人指挥。

9.停、送电操作时,未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台上。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触电异常状况应急处置1.停电时,先进行低压馈电开关停电,后停高压。

先分断路器,后拉隔离手把(小车),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

送电时,先送高压,再送低压。

摘掉“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先将隔离手把(手车)置于合置,后进行断路器合闸。

2.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当班干部班前会确认,否则不得上岗。

3.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及电缆,必须停电后,再作业。

4.设备停电后,应按规定要求闭锁,悬挂警示牌,交待当班变电工看管。

5.停送电操作必须有机电部门签发符合规定的停送电工作票和电工工作票,严格执行停电安全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施工时安全负责人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