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婴中班:梁翠娟活动名称:小孩小孩真爱玩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在老师的提醒下,念完儿歌后才能跑。
3、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戏。
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形成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能力难点:能准确地扑捉信号活动准备:幼儿服装(球鞋、舒适便于运动的衣服)、音乐活动过程:一、幼儿听音乐准备活动:模仿小鸟飞重点:活动身体各部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针对脚部和腿部进行重点练习。
T:“春天到了,小鸟们我们到田地里吃虫子去吧。
”(做小鸟飞的动作)T:“田地里的虫子真多呀!快来啄一啄。
”(做小鸟吃虫的动作)二、学习新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1、学习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儿歌内容: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跑回来。
2、介绍游戏玩法老师和幼儿共同念儿歌,听到老师指定方向后再向指定方向跑或走。
提出游戏要求:(1)听清楚教师在游戏中的指令。
(2)在奔跑的时候不要撞到同伴。
(3)摸完东西,要马上回到教师身边。
3、游戏2——3次三、放松活动:小鱼游T:“我们听着音乐慢慢游回家吧。
”教案小一班:×××活动名称:快乐的小兔活动目标:1、教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间距(10—15公分)跳、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幼儿双脚向前和向上跳,初步培养幼儿的弹跳及协调力。
难点:培养弹跳能力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的布置。
(红、黄、绿水果若干;红、黄、绿颜色的房子各一;平衡木三条;纸板10块。
)2、兔宝宝头饰、红、黄、绿篮子各一。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大皮球。
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
拍的轻,踏踏踏,跳得低,拍的重,咚咚咚,跳得高,拍的轻,踏踏踏,跳得低,拍的重,咚咚咚,跳得高,我的皮球接住了。
二、游戏:快乐的小兔。
1、游戏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面有很多的水果,兔妈妈今天带宝宝们一起去捡水果好吗?2、练习基本动作。
出发前,宝宝要和妈妈一起把跳的本领练好?来我们来跳一跳。
(1)幼儿跳(2)教师跳提问:宝宝看看妈妈跳的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起跳,屈膝、脚尖先着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3、交代游戏玩法及注意事项。
(1)本领已经练好了,现在跟着妈妈排成一列小火车出发吧!如果前面有小水沟,宝宝要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个跟着一个跳过水沟,石头路。
个人丢在后面,不要被大灰狼抓走。
记住了吗?出发!“咦?有一条小沟,宝宝跟紧妈妈。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跳)(2 ) 幼儿跟着游戏。
(教师提醒幼儿每人只捡一个水果)(教师先讲评第一次的游戏)宝宝们,前面有桥,我们排好队慢慢走过小桥,不要挤,注意安全,妈妈和你们一起走。
(3)再次游戏。
三、放松运动。
宝宝们,我们手上还有一个水果,现在我们分别把他送到不同颜色的筐子,带回家吃好吗?今天我们累了,宝宝来我们放松放松吧!我是快乐的小白兔,甩甩手,扭扭腰,揉揉膝盖,踢踢腿,教案小一班:×××活动名称:米老鼠的“魔术棒”活动目的: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变大”和“变小”。
2、能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词汇变大和变小难点:能够大胆的表现“大”和“小”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1.以“米老鼠”变魔术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魔术师吗,知道他是干嘛的吗?”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位魔术师,我们一起来欢迎它:欢迎欢迎,欢迎欢迎。
”米:“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师米老鼠。
”幼:“米老鼠好”师:“米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它的魔术棒到底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听听故事。
”2.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米老鼠的“魔术棒”有什么本领?米老鼠变魔术的时候会说一句什么咒语?”2.借助图片分段欣赏故事,并根据图片回答问提。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再听一遍吗?”出示图一,讲述变苹果的故事片段,提问:“米老鼠帮助了谁,它是怎么做的?”师:“我们一起看看,米老鼠又遇到了什么事”出示图二,讲述变石头的故事片段,提问:“米老鼠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师:“魔术棒真厉害,我们看看它还能做什么。
”出示图三,讲述变大灰狼的故事片段,提问:“小鸡遇到了什么危险,米老鼠是怎么帮助它的?”师:“米老鼠走呀有,又遇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四,讲述变胡萝卜的故事片段,提问:“米老鼠帮兔妈妈做了什么?”小结:“我们的魔术师米老鼠可真厉害,能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小的变成大的,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乐于助人)二、游戏“变变变“。
1、教师交代游戏名称及玩法。
师:“魔术师米老鼠不仅爱帮助别人,还懂得和人分享快乐,它今天就要和我们小朋友玩…变变变‟的游戏,你们想玩吗?”“那你们一定要听清楚米老鼠的咒语,听听它是把你变大还是变小。
”2、组织幼儿游戏,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两遍)米:“变变变,大大大”幼儿做大的动作米:“变变变,小小小”幼儿做小的动作师:“小朋友变得真好,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变大\小的,xxx变得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我请他到面来试试。
”三、迁移游戏经验1、讨论师:“小朋友们,米老鼠的魔术棒真神奇,如果你有这样一根神奇的魔术棒,你想把什么变大,什么变小呢?可以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
”(先讨论后个别提问。
)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结束。
师:“原来小朋友的魔术棒也很神奇,现在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魔术棒和老师一起去外面找一找变一变。
”教案小一班:×××活动名称:喜欢和你在一起活动目标:1. 学习使用“我最喜欢和….一起….”的句式,分享和家人一起的活动的经验。
2. 愿意并能安静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习使用“我最喜欢和------一起”的句式。
活动难点:学习使用“我最喜欢和------一起”的句式活动准备:1. 小花猫手偶一个,小花猫爸爸妈妈图片各一张。
2. 每位幼儿一个爱心。
3. 两颗大爱心笑脸4. 幼儿每人一张家庭生活照片5. 漂亮衣服图片和鱼图片各一张活动过程:导入:用小花猫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嗨,大家好!我是来自动物王国的小花猫。
今天天气真好!我找许多好朋友到我的动物王国去玩,不知道在坐的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我做好朋友,到我的动物王国去玩?基本部分:一.家人介绍1. 小花猫先自我介绍2. 介绍爸爸妈妈,并引出主题“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句式二.用图片表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三.喜欢用大声说出来1.教师引导幼儿大声把爱和喜欢说出来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会给我买漂亮的衣服;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爸爸陪我去钓鱼。
四.喜欢也可以小声说出来1. 教师引导幼儿小声说出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会给我买漂亮的衣服。
2. 教师引导幼儿小声说出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爸爸陪我去钓鱼。
五.发放幼儿家庭生活照片,互相交流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说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六.鼓励部分幼儿针对家庭生活照片说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
七.发放爱心礼物,回家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亲人,并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爱,同时给喜欢的亲人一个拥抱。
结束部分:有爱心礼物的小朋友就是小花猫的好朋友,请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玩吧!教案小一班:×××活动名称:好吃的西瓜活动目标:1.幼儿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坚持做完一件事,获得成功。
2.学习绘画各种线条,并大胆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活动。
3.喜欢参与美术活动。
活动重难点:重点:绘画各种线条难点:用线条进行创作活动准备:1.西瓜,画有西瓜外轮廓线的画纸:蜗牛和虫子的图片,画有虫子身体、的画纸;狮子轮廓图。
2.到理发店观察各种发型,观察路人的发型。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夏天到了,什么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说出西瓜。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来到了一片西瓜地,呀,这里的西瓜都要感冒了,为什么呀?原来西瓜宝宝没有穿衣服(出示西瓜的轮廓图),让我们一起帮它们穿上衣服吧。
3.教师讲解绘画的方法。
(1)教师出示西瓜,请幼儿观察后说一说西瓜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西瓜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绘画,并说儿歌:小彩笔,真淘气,跳到上,跳到下,一直跳到西瓜里(这首儿歌能帮助幼儿掌握画曲线的方法)。
告诉幼儿这样的线叫曲线。
4.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
教师讲评。
教案小一班:×××活动名称:会唱歌的瓶子活动目标: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能够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难点: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
活动准备:1、教具:歌曲"小瓶子音乐会"的磁带。
2、学具:每人1个透明、带密封盖的塑料小瓶,小盘12个,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各若干,小勺和漏斗4个,圆桌两个。
活动过程:一、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1、老师出示一个空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听听老师手中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没有声音)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声音?请你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请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引导幼儿说出让小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3、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经验(1)提问:"你是怎样让小瓶子就发出声音?"(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动词描述自己的发现。
如拍、敲、吹、扔、弹等。
4、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了不同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用手拍瓶子、手指弹瓶子、用瓶子敲敲地面、把瓶子扔到地上等等,都会让瓶子发出声音。
5、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二次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会唱歌小瓶子。
2、提出要求,指导幼儿灌装材料:(1)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装到瓶子里。
(2)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把掉在外面的材料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