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讲义3:微生物基本操作规范(3)采样和取、制样
讲义3:微生物基本操作规范(3)采样和取、制样
5)消毒剂: 70%~75%乙醇溶液、中等浓度(100mg/L) 次氯酸钠溶液等。 6)标记工具:标签纸(不干胶标签纸)、油性或不可 擦拭记号笔。 7)样品运输工具:便携式冰箱或保温箱。 8)天平:最大量程为2000g,感量为0.1g。 9)搅拌器和混合器:必要时配备带有灭菌灌的搅拌器 或混合器。 10)稀释液: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0.1%蛋白胨水、 生理盐水以及其他稀释液如脑心浸液肉汤、M肉汤、 LB肉汤等。 11)防护用品:对样品的防护。即保护生产环境、原 料和成品等不会在取样过程中被污染,同样也保护 样品不被污染。工作服、工作帽、口罩、雨鞋、手 套等。事先消毒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
(2)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3)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样品的 采集
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加工的食品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判定原则按以上 的(1)和(2)执行。同时,确保采集现场剩余食品 样品。 由餐饮单位或家庭烹调加工的食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按GB14938中卫生 学检验的要求,以满足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病 因判定和病原确证的要求。
3)采样方案的类型 依据GB 478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1)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 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 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注1: 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 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 于m值。 注2: 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 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小于 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 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 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1)采样的术语 批量货物:数量确定的货物,品质必须均匀一致。 抽检货物:从批量货中的一个位置取出的少量货物。 混合货样:条件允许,从某一特定批量采样、混合, 即为混合货样,亦即大样。 样品单位:从监督总体中抽取用于检验的样品中的单 位产品。 样品量:样品中所包含的样品单位数。 合格判定数:在计数采样检查中,对接收批的样品允 许出现的缺陷数或不合格品数的上限 值,合格判定数又称可接受数。 批:一批产品中或特定阶段或时间内代表相同质量样 品的单元数。
表2、ICMSF虾的微生物标准 食品名称 检查项目 例 级别 n c 菌数限量/g
例9 n=10 c=1 例12 n=20 c=05.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程度例13 n=15 c=0
例14 n=30 c=0
例15 n=60 c=0
注:1.表中“减少”系指食品经加热杀死污染的细菌。 2.“无变化”系指微生物数不增减例如冷冻食品或干燥食品。 3.“增加”系指将食品保存在不良环境中使微生物易于繁殖和产毒。 4.n:一批产品采样个数。c:该批产品的样品菌落数中,超过限量的 检样数。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3 采样和取、制样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2010.05
主要内容:
§ 1 § 2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培养基的制备
§ 3
§ 4 § 5 § 6
采样和取、制样
接种、分离纯化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
§ 3.采样和取、制样
(3)ICMSF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度分类与采样 方案说明 为了强调采样与检样之间的关系,ICMSF已 经阐述了把严格的采样方案与食品危害程度相联 系的概念(ICMSF,1986)。在中等或严重危害 的情况下使用二级采样方案,对健康危害低的则 建议使用三级采样方案。 ICMSF是将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的特性及 处理条件三者综合在一起进行食品中微生物危害 度分类的。这个设想是很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 的,对生产厂及消费者来说都是比较合理的。下 面结合表1加以说明。
例如:n=5,c=2,m=100 CFU/g,M=1 000 CFU/g。 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 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 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 若≤2个样品的结果(X )位于m值和M值 之间(100 CFU/g <X≤1 000 CFU/g),则 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 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 和M值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 000 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2)三级采样方案 设有微生物标准m及M值两个限量如同二级法, 超过m值的检样,即算为不合格品。其中以m值 到M值的范围内的检样数,作为c值,如果在此范 围内,即为附加条件合格,超过M值者,则为不 合格。 例如:冷冻生虾的细菌总数标准n=5,c=3, m=101,M=102,其意义是从一批产品中,取5个 检样,经检样结果允许≤3个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如果有3个以上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或一个检样菌落数超过M值者,则判 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采样环境,对采样 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工作。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入车间采样时,必须更 换工作服,避免将实验室的菌体带入加工环 境,造成加工过程的污染。
2.采样方案 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是一个以小份样品的检测结果
来说明一大批食品卫生质量,因此,用于分析的样品 的代表性至关重要,也即样品的数量、大小和性质对 结果判定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首先要 有一套科学的采样方案,其次使用正确的采样技术, 并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合同对食品采样量有明确 规定的,按合同规定采样;进出口贸易合同没有具体 采样规定的,可根据检验的目的,产品及被抽样品批 的性质和分析方法的性质确定采样方案。 目前的采样方案多为ICMSF推荐的采样方案和随 机采样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采样,每批货物的采 样数量不得少于5件。对于需要检验沙门氏菌的食品, 采样数量应适当增加,最低不少于8件。
4)ICMSF采样方案简介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 所建议的采样计划是目前世界各国在食品微 生物工作中常用的采样方案。 ICMSF提出的采样基本原则根据: a)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 同。 b)食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度变 化情况:①降低危害度;②危害度未变;③ 增加危害度,来设定采样方案并规定其不同 采样数。
3.1 采
样
采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 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微生物检 验的过程。 样品必须对采样的整个产品或批量具有 代表性。样品的大小应能满足在需要时进 行重复分析的需要。
3.1.1 采样准备工作
1.采样工具 采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采样工具和一些试剂材 料应提前准备、灭菌。 1)开启容器的工具:剪刀、刀子、开罐器、钳子等。双层纸包 裹灭菌(121 ℃ ,15min),干燥洁净的环境中保存2个月。 2)样品采集工具:灭菌的铲子、勺子、取样器、镊子、锯子、 刀子、剪子、压舌板、木(电)钻、打孔器、金属试管和试 子等。 3)取样容器:灭菌的广口瓶或细口瓶,聚乙烯袋(瓶)、金属 试管或类似的密封金属容器。最好不使用玻璃容器,运输中 易碎。 4)温度计:-20 ℃ ~100 ℃ ,温度间隔1 ℃。最好使用金属或 电子温度计。使用前在70%~75%乙醇溶液或次氯酸钠(浓度 不小于100mg/L)中浸泡消毒(不小于30s)。
随机采样:在一批产品中,每个样品或 单元都有同样被选择的机会。这种采样 方法被称为随机采样。采样时常需要查 阅随机数字表。 代表性样品:广义上讲是指能够代表一 个批的样品,而不是仅代表其中的一部 分。要获得代表性样品需要以下四个条 件:确定整批产品的采样点;建立能够 代表整个产品特征的采样方法;选择样 品大小;规定采样的频率。
ICMSF的采样方法
有些实验室在每批产品中,仅采一个检样进 行检验,该批产品是否合格,全凭这个检样来决 定。ICMSF方法与此不同,它是从统计学原理来 考虑,对一批产品,检查多少检样,才能够有代 表性,才能客观地反映出该产品的质量而设定的。 ICMSF方法中包括二级法及三级法两种。二 级法只设有n、с及m值,三级法则有n、c、m及M 值。M即附加条件后判定合格的菌数限量。
(1)二级采样方案 自然界中材料的分布曲线一般是正态 分布,以其一点作为食品微生物的限量值, 只设合格判定标准m值,超过m值的,则 为不合格品。检查在检样是否有超过m值 的,来判定该批是否合格。 例如生食海产品鱼的副溶血性弧菌标 准为n=5,c=0,m=102,n=5即采样5个, c=0即意味着在该批检样中,未见到有菌 落数超过m值的检样,此批货物为合格品。
表1、ICMSF按微生物的危害度及食品处理进行情况分类
级 别 危害程度 对象微生物
减少 (加热)
食品经不同处理后的危害度
无变化(冷冻 品立刻进食) 增加危害度(未加热吃 到吃前还有一段时间)
1.食品的保藏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指标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肉毒梭菌、霍乱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副伤寒沙门氏菌
2)采样原则 (1)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 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 (2)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 品具有代表性; (3)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 的外来污染; (4)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 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 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 样品的采样和取、制样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要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需正确掌握采样技术、样 品传递、样品保存方法和样品的制备技术,保证样品 在从采样到制样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如果样品的采 取、运送、保存或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样品不 具有代表性,就会使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毫无意 义。 • 对采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 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