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透明氧化铝陶瓷
当加入物的采用生成第二晶相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 第二晶相的折射率 ,使之尽可能接近主晶相的折射率 ,则光线穿过第二相及其界面时的折射和散射作用将 消弱,透光性将增强。 在Al2O3陶瓷中同时引入MgO及La2O3+Y2O3,加入物 具有调整第二相尖晶石的折射率,使之向刚玉的折射 率靠近。
采用高纯原料(纯度大于99%),把原料的杂质含量
第二节、透明氧化铝陶瓷 1、概述
特点:陶瓷固有的耐高温、耐腐蚀、高绝缘高强度特性
又具有玻璃的光学性能。 玻璃与陶瓷的主要差别: 玻璃:“均匀的,无定形的; 陶瓷:结晶的、多相的。 透明陶瓷和一般陶瓷一样具有多晶结构,但一般不是多相 的,晶界也比较特殊,有相当高的透明度。
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高纯度的Al2O3 中添加微 量MgO,在真空或氢气中进行烧结,制出透过光线的氧
I: 透射光强度
使陶瓷具有透光性,必须具备下面的条件
晶相选择:
晶相应为等轴晶系(不存在双折射)晶体
例:Y2O3,MgO,MgAl2O4等都是等轴晶系的晶体。
利用这类物料作主晶相,由于不具有双折射(在晶界 上不造成明显折射和散射),就易于使陶瓷材料具有 良好的透光性。
非等轴晶系的晶相,主晶相的双折射应该很小。
陶瓷体显微结构中含有相当多的气相,这种分散在陶
瓷体内的微小气泡,形成了极其有效的光散射中心。
不同取向晶粒之间的明显晶界,某些杂质、裂纹等, 具有不同的反射面,也将无规则地多次改变光的传授 方向,使陶瓷失去透明性。 反射和吸收。
式中:T0:入射光强度; a: 多晶体的吸收系数,厘米-1 t: 微气孔平均直径,微米 tV:微气孔有效厚度,微米; dV:微气孔平均直径,微米 na:多晶体的折射率 nV:微气孔的折射率,近似等于1 λ :入射光波长,微米 c:常数,通常取7
例 : Al2O3 为 三 方 晶 系 , 双 折 射 率 很 小 ( 0.008 ) 。
各向异性很强的晶粒,在晶粒生长过程中也易于造成 不够紧密的结构,而影响透光性。事实上:非等轴晶
系主晶相的晶格偏离等轴晶格的程度应很小,偏离程
度愈大,愈难于用以制得透光性良好的陶瓷。(四方 晶系铁电晶体的自发畸变通常定义:1-c/a,对于三方 晶系铁电晶体的自发畸变则可用:90°-α 表示。愈大 ,制得的透明陶瓷的透光性愈差。
充分致密、无气孔的陶瓷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必要条
件(理论密度大于99.5%)。
采用适当的促进烧结的加入物,制备充分致密的无气孔 陶瓷。加入物应具有抑制晶粒成长的作用,避免二次再
结晶过程的出现。
在生产透明Al2O3陶瓷时,采用MgO加入物在Al2O3晶界上 可生成尖晶石MgAl2O4第二相,阻碍晶界移动,抑制晶 粒成长,保证晶粒内部的气孔充分排除。 尖晶石折射率(1.72),Al2O3的折射率(1.76)
化铝陶瓷。
这种透光性氧化铝,对可见光及红外光有良好的透光 性,所以被用作高发光效率的高压钠灯的发光管。另 外,利用其透光性也被用作高温下检测红外线的窗口 材料,单晶氧化铝的蓝宝石、含有Cr2O3的Al2O3单晶的
红宝石,它可作为固体激光器的振荡元件材料。
陶瓷不透明原因 :
气孔、杂质、晶界、晶体结构
限制在最低限度。 原料中能形成不饱和的d外层电子的离子化合物(过渡 元素Fe、Co、Ni、Cr、Cu、Mn、V等的化合物), 在生产透明陶瓷时特别有害,因从这类化合物离子的 电子组态考虑,d外壳层的电子极易分裂成具有1-2eV 的能量差的两种能级,吸收可见光,使光的吸收系数 增大,从而降低透光性。
原料应为高分散的,粒度最好在应大于理论密度的85%才能获得良 好的透明陶瓷。 烧 成 : 氢 气 或 在 真 空 下 ( 真 空 度 3×10-4 汞 柱 ) 进 行 , 1700-1800℃,1-5h。 热压和热等静压烧结,性能更好. 抛光
透明氧化铝瓷透射光波的范围:0.15-6.5u,对于红外线
(波长>0.77u的电磁波)的透光率比石英玻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