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进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战略任务。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人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学生对随之出现的新事物、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不全面,甚至把支流当成主流。
为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他们认清是非,让他们坚持正确的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我院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科技动态及社会市场需求。
同时学院还开放了一些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思想道德教育应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
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形成中还会有反复。
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政治思想的困惑、人际关系纠纷、课程和择业选择、婚姻和恋爱矛盾、心理冲突和障碍等。
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从而抓住机会,顺利渡过难关。
(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
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竞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我们还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同时,还要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成长成才。
变革的时代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复杂多样性。
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概述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探索了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确立,为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时期,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变革的时代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复杂多样性,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甚为迫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新时期,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引导学生。
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学生。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要求学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7]新时期,高校领导和教师应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