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现行部分企业应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重点立足于财务部门价值管理和资产台账管理,虽极大地提高了折旧计算的效率和准确度,方便了对资产数据的查找,但随着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在线控制和精益化管理发展要求的不断推进,此种单一功能的系统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的目的和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代化的资产管理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时、在线、准确和数据共享,就要将“集成化、高效化、信息化、网络化”这四点融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搭建“功能完善、纵横贯通、运转高效、信息共享”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要以设备为中心,能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建设到报废处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在线管理控制;以生产管理为主线,对资产运行过程中的有关检修维护等行为进行记录,实现资产生命周期各个过程的反向追溯。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实施方案
(一)以权限设定和明确职责为基础,实现资产管理的全员参与。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立足于用户级别和权限设定,改变固定资产台账只在财务人员内部使用的现状,以部门为单位设立用户组,根据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使用部门管理职责划分,针对不同职责的用户组及其成员设定不同的修改、查询等管理权限,各用户组成员在设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按照相应的流程,在同一套系统中对资产的不同信息进行维护管理,各负其责,改变了以前系统无法开放、数据不能及时传递、信息无法共享、系统维护全部由财务人员完成的状况,实现了资产管理的全员参与。
(二)以条形码管理为手段,实现资产身份的唯一确认。
为解决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步骤繁杂、效率不高、精度不准的问题,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的有效途径。
条形码技术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新兴技术。
实现条形码、RFid射频等管理手段后,有了识别码的资产就如同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不但可以随时查验资产的具体情况,同时还极大地方便了资产清查工作。
资产使用保管部门通过扫描器扫描采集资产信息,采集后的信息通过数据终端导入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系统自动将采集到的信息和固定资产卡片中的信息进行一一对应,并自动分析出资产的盈亏情况,改变了过去人工进行账实核对的落后形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系统采用条形码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实现了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对于资产运行状况、资产处置、减少资产流失等具有很强的监督作用。
在设备巡视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设备扫描资产编码,随时查看资产规格信息、运行记录等,此时在远程服务器端的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会同步产生一条核查记录,相应完成资产的清查核对工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逾龄资产,系统将自动做出提示,方便巡检人员对逾龄设备进行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降低事后维修的比例,提高预防性维修和状态维修的比例,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借助图像扫描功能,实现权证管理的在线查阅。
物权法的实施对固定资产权证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线路、房屋、建筑物、土地等资产权证多、存放地点分散、易丢失、不便于集中查阅的特点,所以在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要加入权证管理功能,构建权属证明资料库。
在新增资产过程中,实物管理部门将取得的权证资料编号录入资产记录中的同时,通过扫描仪将取得的权属证明原始资料扫描到资料库中进行保存,用户在查询资产权证信息的同时可同步显示该资产权证资料的扫描图像。
此项功能的应用,实现了权证资料的集中管理,便于资料的查阅和保存,同时对尚未办理权属证明的资产可以进行在线查询统计,财务部可以根据权证办理进展情况,及时地对权证办理部门进行督促,以便加快权证办理的进度。
(四)以流程化控制为根本,贯通信息传递通道,实现全过程、全寿命控制。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控制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根本,只有实现过程的控制,才能使资产的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才能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资产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
为适应流程化控制的需要,对固定资产增加、变动、维护、减少等信息的整个流转过程,要严格设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流程,各职责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完成相应的信息维护后,按照设定的管理流程依次进行下一环节的处理,每一项资产从增加到退出,资产管理信息都会在闭环的流程中进行传递和控制,实现了资产在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
四、固定资产管理新系统应用效益评估
通过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精益化、高效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将逐步形成。
一是实现资产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实时在线管理控制。
二是网络化的流程控制过程,使固定资产的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实现资产从增加、管理维护到报废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三是固定资产清查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清查方式更加简化,清查结果更加准确,避免了资产清查前清后乱,账、卡、物实现动态化一致。
四是固定资产各级管理职责更加明确,工作要求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资产状况将更加可靠,资产效益将不断提高。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优化
刘仲香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资产中大部分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结构合理、运作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固定资产;应用;优化
刘仲香: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优化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