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学院199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知识部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代理制
2、中国广告协会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5分):
1、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的竞争
2、简述广告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北京广播学院199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知识部分
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开机率
2.到达率
3.千人成本
二、选择题(下面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印刷的推销术”(Salesmanship in Print)是一个关于短语。
a. 市场推广;
b. 人员销售;
c. 促销;
d. 广告。
2、在一部电影公映前,这部电影的投资者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主要演员及影片进行介绍,期望这些介绍能见诸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
这种做法是。
a. 促销;
b. 广告;
c. 营销组合;
d. 宣传。
3、专门针对促销某个特定品牌或产品而设计的广告是。
a. 基本需求广告;
b. 选择性广告;
c. 行业广告;
d. 零售广告。
4、公共关系是。
a. 等同于广告;
b. 等同于推销推广;
c. 是一般单纯形式的宣传过程;
d. 是可以利用广告的过程。
5、一条通过电话传递、试图推销一种家用地毯清洁剂服务的销售讯息是。
a. 宣传;
b. 公关;
c. 人员销售;
d. 广告。
6、下面这个因素是区别广告与宣传的关键。
a. 非人际传播;
b. 有偿的;
c. 通过媒介发布;
d. 劝服。
7、早期的广告代理。
a. 与今天的一样;
b. 更象今天的客户;
c. 主要从事广告创作;
d. 实际上是媒介代表。
8、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最早为广告理论打下基础的社会科学是。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政治学;
d. 罗马语言学。
9、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主要强调。
a. 生产和分销的效率;
b. 为消费者服务;
c. 获取最大利润;
d. 增加即时利润;
e. 为卖方服务。
10、下面最恰当地表述了广告的传播目标。
a. 为客户卖更多的产品;
b. 提高客户产品的知名度;
c. 用6个月的时间,使产品知名度提高20%;
d.用6个月的时间,使产品的销售额从80万提高到100万元。
北京广播学院199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知识部分
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目标市场
2、广告策划
3、抽样调查
4、产品生命周期
二、填空:
1、美国McDonalds进入中国大陆后,被称为(中文名称)。
2、1903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柯特写成了《》一书,为广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1927年,上海有六家广告社组织成立“”,这是我国广告同业的最早组织。
4、1996年,《》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这是我国第一家广告专业月刊。
5、评价广告效果的依据,关键是看是否达到了。
三、单项选择:
1、关于广告的经济效益,在()期间,美国的市场力量学派的观点是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a. 1850年——1900年
b. 1900年——1960年
c. 1960年——1972年
d. 1972年——1990年
2、广告中的欺骗倾向(内容)是()。
a. 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
b. 由像李奥·贝纳、奥美等这样的广告代理公司界定的
c. 一般由广告界共同认同的
d. 不存在的
3、“男性,18岁到25岁,爱好体育,每个月至少到体育场所锻炼2次”,是一个()例子。
a. 目标市场界定
b. 目标设定
c. 媒介计划
d. 环境分析
4、下面()因素是区别宣传和广告的关键因素。
a. 非人员的
b. 有偿的
c. 通过媒介发布
d. 劝服
5、大多数广告的根本目的就是()
a. 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的信息
b. 为厂家或产品创造一个有利的形象
c. 某种程度上,在或近或远的将来引起销售
d. 加强促销和宣传努力
四、判断:
1、USP学说的基本前提是:视消费者为理性消费者。
()
2、调查问卷的内容一般包括:致被调查者的信、填表说明、基本情况、事实型问题、态度型问题、结尾等部分。
()
5、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广告创意一直受到六种不同的讯息战略法的影响,分别是贝纳的固有刺激法:的USP法;奥格威的法;伯恩巴克的实施重心法;特劳特的定位法;理查德伍莫甘的讯息模式法。
6、面对市场时,广告针对的应该是;面对传播时,广告针对的应该是受众。
7、广告策划是问题解决学,是为广告主解决 ,而不是纸上谈兵。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零售广告;
2、受众;
3、新闻敏感;
4、电子媒介
5、社论
6、黄金时间(分别从广播电视和广告的角度解释)
三、扼要说明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4分,共20分)
1、企业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
2、传播效果与销售效果
3、营销目标与广告目标
4、“大市场营销”与4PS
5、广告诉求点与消费者关心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2、为什么说记者采访新闻的过程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通常,人们把1979年看作是中国广告市场重新恢复的起点。
请问,其标志事件主要是哪些?中国广告市场重新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2、新闻报道要把握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重要经验。
假如你是一名省报的记者,如何作到“把握大局”?
附加题(最多只答1题,可以不答)
1、到达率、到达频次和媒介的影响力是媒介计划的三个重要目标。
在任何一个市
场中,如果既要达到这些目标,又要不超出广告预算的限度,请简要说明并解释你作为媒介策划者在决定使用最理想的媒介组合时,你应当考虑和权衡哪些因素。
2、在直接比较广告中,广告主的品牌和一个或更多个竞争对手的品牌都在同一个
广告信息中被提到。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你如何看待这种广告形式的优点和缺点?假如国家法律允许使用比较广告,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建议使用这种广告?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建议不使用这种形式的广告?
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知识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创办了。
这是最早的刊登广告的定期中文刊物。
2、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发行并销售到广州、上海等地的刊物,首先利用刊物兼办广告业务。
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刺报》增出中文版,最
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3、个人购买选择,受四种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
动机是一种,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探求满足需要的。
而知觉取决于物质刺激物的,同时还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
人们通过行为和获得自己的信念和态度;而消费者的信念和态度反过来又会影响买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广告环境
2、宣传
3、商品的附加价值
4、选择性理论
5、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构成要素。
2、目标市场与目标受众。
3、关于广告的市场力量与信息学。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目前媒介产业化的局面在我国已初步展开,试论述其根本动因。
2、试论述“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化目前在中国媒介系统中的发生是合理的,而且目前也是媒介唯一可行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