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脱硫防腐保温施工方案

电厂脱硫防腐保温施工方案

锅炉SCR烟气脱硝改造工程防腐保温施工方案编写:审核:批准: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2号锅炉 SCR烟气脱硝改造保温防腐工程。

1.2工程地点:烟道及周边区域。

二、施工、编制依据1、电厂对保温工程的要求。

2、设计院保温设计要求3、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及验收规范3.1安全、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竣工验收规程》DL/T543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环境保护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3.2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ISO国际标准 8501-1:1988(2)ISO国际标准12944(3)《电力建设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4)《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88)(5)《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 0407-97)(6)《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10)《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46-97)(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 50126-2008)(14)《绝热用玻璃棉及其用制品》(GB/T13350-2008)(15)《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2006)(16)《钢制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GY/T0414-2007)我方承诺在本工程施工中使用国家最新的各项技术法规。

三、工程特点本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短、管理难等特点,并且主要施工任务在夏季,雨多、空气炎热等诸多不利因素并存,为此,在本工程的施工部署时,应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的要求,围绕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实施动态的施工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通过增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整个工程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

四.施工组织准备人员组织准备我施工队将抽调一批具有丰富保温经验和责任心的施工人员组建专业施工班组,在开工前再针对该项目防腐设计要求的特点,由技术负责人员进行全员技术指导,培训,每个岗位的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以确保达到工程安全、优质、高效。

文件技术资料准备准备工程有关的施工记录表,包括《保温施工日记》、《合格检验记录》、《安全活动记录》、《进货检验记录》等。

五.主要施工机具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六.施工流程及工艺6.1、脚手架搭设措施6.1.1施工准备搭设前必须编制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员、安全员必须向架设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脚手架备料清单,预先准备足够的钢管、扣件用于搭设脚手架。

本工程需用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架子管1000米。

钢管、扣件质量技术要求:扣件应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作;扣件与钢管结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3mm;扣件夹紧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m;根据本工程情况,设备保温施工前,设备外搭设钢制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施工前对脚手杆、扣件、钢跳板等构配件逐个检查验收,不安全构件禁止使用。

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6.1.2脚手架杆件搭设1、脚手架立杆设置以不妨碍施工为原则。

2、每步脚手架间距为1800-2000mm,且每步脚手架1000-1200mm处均设置横杆护栏。

3、每搭接完一步脚手架后,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

4、脚手架底部设置纵、横扫地杆,脚手架外侧按规定悬挂安全网,防止施工坠落。

5、每隔6-10m沿架设纵向高度设置剪刀撑一道,剪刀撑斜撑杆与地面间成45-60°。

6、施工中随时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性,并及时进行维护,搭拆脚手架时,地面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6.2绝热保温质量检(验)测保温所具技术特性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主要查验供货附带质量文件。

防腐层厚度及外观质量达规范规定要求和相应涂料产品的额定值。

绝热材料(制品)各项技术特性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主要查验供货实物和附带的质量文件。

保温层敷设紧贴本体表面,且绑扎紧固、接缝密闭、保温钉无外露现象。

保冷层厚度达标、无明显凹陷或凸疱,所有接缝勾缝密实且防潮层平整整洁。

金属外保护层安装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接缝密闭防潮可靠,接缝排列规则且无贯通缝。

七.保温施工方案及说明1、保温施工前应对所有保温材料做质量检验,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原水电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5072-2007)进行。

2、保温施工期间切忌使保温材料受潮。

室外施工保温时应在晴天施工。

做到主保温层和保护层同时进行,并有防雨措施;3、管道保温应在各部件(包括仪表测试管)安装完毕,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

4、设备保温应在各部件(包括爬梯、平台、仪表测试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设备上的短管、法兰和人孔要露出保温结构之外,伸出短管的保温同与其相连管道的保温一致,施工时将设备上的铭牌留出,并在其周围做好防水处理。

5、烟道保温应在各部件安装完毕,严密性试验合格,烟道内防腐未开始之前进行。

6、流量测量装置、阀门、伸缩节、可拆卸法兰等处的保温做成可拆式结构,以满足运行检查和检修需要。

7、大型设备需焊接Φ4mm-6mm的钩钉,钩钉间距为200mm-300mm。

对于设备的顶部可放宽至400mm-500mm。

圆罐的封头、钩钉间距减小至150mm-250mm并呈辐射状布置,靠近人孔及法兰附件的钩钉可适当增加,并注意不得妨碍维护和检修。

当壁厚等于或小于4mm时,钩钉焊接固定应在设备和观点严密性试验前进行,当不准焊接时按本工程设备技术协议文件进行。

8、为支承保温层重量,应在垂直的设备上每隔3m装设一个承重托架,其宽度比主保温层厚度小10mm,当管子不准焊接时可采用夹环或按设备技术文件进行。

若已有钩钉,可不设托架。

9、膨胀伸缩缝和膨胀间隙a)、法兰连接处,须留有拆卸间隙,长度以能拆卸螺栓为准,一般为螺栓长度加20mm-30mm。

间隙中应填满软质保温材料。

b)、管道补偿器和支、吊架附件的保温结构应留有足够的间隙,使的管道热胀冷缩时不致破坏保温结构。

c)、相互交叉或平行的保温管道,其膨胀方向或介质温度不相同时,保温层之间留10mm-20mm间隙。

10、烟风道保温结构的施工a)、烟道保温时外壁需焊接Φ4mm~6mm的钩钉,钩钉间距为20mm~30mm。

靠近法兰和人孔附近的钩钉可适当增加,并注意不妨碍维护和检修。

b)、法兰连接处需留有拆卸间隙,长度以能拆卸螺栓为准,一般以螺栓长度加20mm~30mm。

间隙中应添满软质保温材料。

补偿器附近的保温结构应留有足够的间隙,使得管道热膨胀时不致破坏保温结构。

c)、保温外部金属保护层的纵向接缝采用搭接。

搭接缝用抽芯铆钉固定,间距宜为200mm 左右。

d)、烟道保温外部金属保护层的顶部应有排水坡度,并注意拼缝搭接方向。

11、分层保温保温层厚度大于80mm时,保温层应分层敷设,每层厚度应大致相同,内外层接缝应彼此错开,层间和缝间不得有空穴,纵向错缝15°,环向错缝不大于100mm。

水平管外侧纵向保温缝应避免在管道顶部。

12、软质保温材料施工要点大口径管道以及设备采用软质保温材料时,应掌握材料的压缩比值。

壁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缝与环缝包扎严密,绑扎铁丝可采用20#--18#镀锌铁丝,铁丝间距应匀称,松紧一致。

13、金属护壳施工要点a)、软质保温材料的金属保护层纵向接缝采用搭接,搭接缝用抽芯铆钉固定,间距宜为200mm左右。

保温层外径大于600mm的金属护壳,纵向搭缝做成凸筋结构,用抽芯铆钉固定,施工中钻孔宜使用手提电钻,禁止用冲钻或其它不适当的方式安装螺钉。

b)、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采用搭接,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m,搭接缝用抽芯铆钉固定,间距宜为200mm左右。

搭接时,室内管道采用单凸筋结构,室外管道采用重迭凸筋结构,所谓凸筋结构就是将铝合金板放在摇丝机上压出凸筋,并留有5mm-10mm宽的直边。

凸筋圆弧直径一般如表14.1凸筋圆弧直径表保温外径(毫米)凸筋圆弧直径(毫米)<150 3.2150-300 6>300 9c)、水平管的纵向接缝设置在管道的侧面,水平管道的环向接缝应按坡度高搭低茬,垂直管道的环向接缝应上搭下茬。

d)、直管段上为热膨胀而设置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应采用活动搭接形式。

活动搭接余量应能满足热膨胀的要求,且不小于100mm,其间距应符合表14.2规定:介质温度℃<100 100-320 >320间距m 7-10 4-6 3-4e)、管道弯头技术保护壳的下料可按保温外圆周长的1.3倍作为下料长度,也可按实际略为调短。

下料宽度为外圆周长的十二分之一,剪成长条放在摇线机上压出凸筋。

八.施工质量控制点8.1施工工序中质量控制点分布(1)材料验收控制内容:检验合格证、牌号、有效期、颜色。

(2)表面除锈控制内容: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3)底漆控制内容:底漆牌号、层数、时间间隔、施工质量。

(4)中间漆控制内容:中间漆牌号、层数、时间间隔、施工质量。

(5)面漆控制内容:面漆牌号、层数、时间间隔、施工质量。

(6)干膜控制内容:漆膜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及本规定要求。

(7)焊缝除锈控制内容: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符合要求。

(8)焊缝补防腐控制内容:焊缝补防腐厚度是否合格(9)保温施工控制内容:保温保护层严密性和牢固性、防腐层厚度及外观质量、金属外保护层平整整洁。

(10)竣工资料控制内容:隐蔽工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返修整改记录。

8.3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执行防腐施工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

尊重业主和监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具体措施主要有:8.3.1把好原材料选用关,与本工程的所有材料均须通过实地考察,选取在行业中最优产品。

8.3.2无论是甲方或乙方采购材料,到现场必须有现场材料工程师对材料进行检验,除查验其产品合格和质保书等必备资料外,如有必要还要进行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验中心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