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2) 资源分类与区划方法: 归纳法、聚类分析方法、主因子分析方法、最优分割法等。
3) 资源评价方法 实质:就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对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等定级.
4) 资源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 非线性最优规划法,动态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投入
产出优化模型等。 5) 资源预测方法:
机制模型预测方法: 统计模型预测方法: 系统模型预测方法: 6) 资源决策方法: 风险决策, 层次分析法, 专家系统等.
新理论支柱
(1)自然资源生态学理论 (2)自然资源地理学理论 (3)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4)自然资源地质学理论
三、自然会的动力牵引 相临学科的感召效应 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合力
产生与发展
共振
2、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历史演进
分为三个时期
要求掌握每一个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特征和开发利用特征
1.自然崇拜时期(Period of nature worship)
2.人本位与技术革命时期(Period of humanism and technical revolution)
3.现代协调发展时期(Period of modern harmony development)
3、现代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
第一章 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一、自然资源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任务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基础 三、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缘起与发展 四、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特点及其研究方 法
一、自然资源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任务
自然资源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 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 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全球化:从个体、局部走向一般、整体,日益注重国际 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
2. 战略化:从静态走向动态,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 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
3. 管理化: 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 究逐步成为热点;
4. 定量化:从定性转向定量、半定量,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
5. 现代化: 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 日益现代化.
方法
不严格,外延模糊 信息学,资源物理
而引起的混乱现象 学
(二)具体操作方法
资源调查阶段 资源分类与区划阶段
资源评价阶段 资源规划阶段 资源预测阶段 资源决策阶段
资源研究程序
1)资源调查方法
多种方式:实地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建立实验站 点,遥感调查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最富成效的考察方式方法: (1)在定性考察的同时,尽力采用遥感技术、系统工
四、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特点及其研究方 法
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特点
1.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研究的区域性 2.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研究的综合性 3.资源系统的全球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研究的国际性 4.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2 自然资源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思维方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三)定量方法与信息系统方法 (四)方法体系
研究对象: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
学科性质:综合性很强的横断科学,理 论性与应用性并举。
自然资源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自然资源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探索自然资源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平衡机 理。
3、揭示自然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不同时期资源的保证程度与潜力。
4、探索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系统的影响。
程与计算机等最新手段; (2)实行室内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 (3)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要全面考察,又要典型
调查,必要是实地观测; (4)运用各种测试手段,获取定量的成果资料; (5)组织精干小分队踏勘、以制定有效的考察计划; (6)采取灵活的野外活动形式:“野外定点,设立队
部,集中管理,分组考察”;“统一安排,分组考
(三)定量方法
(三)资源信息系统方法
(四)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一)思维方法
追求 类别 目标
目的
适用性
实证论 真实性 寻求资源现象与过 资源发生学,资源
方法
程及其规律的真实 地理学,资源生态
表达
学
规范论 合理性 探索资源利用过程 资源规划学,资源
方法
中的各种关系,以 经济学,资源管理
及这些关系的协调 学,资源法学,资
与调整问题
源伦理学
形式化 简明性 消除由于概念定义 资源制图学,资源
5、研究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6、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 利用中的应用。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基础 1、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2、理论基础
基本原理: (1)能量转化与守衡原理 (2)物质循环原理 (3)地域分异规律原理 (4)因地制宜原理 (5)自然节律原理 (6)生态平衡原理 (7)林德曼定律原理 (8)最低因子限制律原理 (9)系统论原理 (10)价值规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