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巷优秀教案设计

雨巷优秀教案设计

雨巷优秀教案设计【篇一:《雨巷》教学设计】【篇二:《雨巷》地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山东省威海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第一名《雨巷》课堂实录执教:荣成市第二中学赵闽东记录:荣成市第四中学陈丽华听课:威海市高中语文教师、荣成二中各学科教师共200人师:预习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了《雨巷》和导学案。

我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把课本合上。

这一单元的题目是什么?生:美的真谛。

师:这边的同学是不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生:是。

师:咱课前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学习要注重纲目,纲举目张。

我们看了《雨巷》,没有注意它的题目——美的真谛!我们知道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不知道吧?美的真谛,顾名思义!有点意思了,是吧?好!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师(配乐导入):暮春时节,烟雨江南。

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漫步江南的小巷,你的耳边安静了下来,只有细丝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音。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油纸伞,化身瘦身的江南才子,这节课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品一品那番韵味。

下面请大家看一看学习目标。

(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师板书:)师:诗歌是以象传情的文学体裁,它要塑造一个一个的意象。

什么是意象?生:(回答)师:我们知道,提到一个一个的意象,它在古诗歌中代表着一定的含义。

提到月亮,我们说它代表着什么?生:思乡。

高洁,傲骨师:如果说梅花,梅花代表着什么?生:高洁,傲骨师:这首诗,戴望舒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意象?最主要的?师生:丁香,雨巷师:我们一起看一下丁香的图片。

(幻灯片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师:丁香又名紫丁香。

它有白色的花,有紫色的花,香气淡雅,十分容易凋谢。

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两首词。

(幻灯片)看看丁香在古诗文中代表着什么。

生齐读: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摊破浣溪沙人不见,梦难见,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中丁香千结。

————毛文锡《更漏子》师: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丁香在古诗词中一般代表着什么?生:忧愁。

生:青春。

师:青春?你还没老呢!(笑)非常好!生:昙花师:昙花一现,对吧?还有呢?生:流星师:流星,彩虹生:海市蜃楼师:很多很多。

包括早晨起来大家做的那个梦。

(笑)师:就这样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梦一样美丽的姑娘,走在江南的小巷里,大家去过江南的小巷吗?生:没有师:(幻灯片)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请看大屏幕。

生读:这是我生平所见的最动人的小巷。

一条条纵横交错,像埋在衰老肌肤下的血管,深嵌在高高山墙和翘起的屋檐下,掩着一股苍凉之气。

很少有阳光直射进巷子里,被摩挲得溜光的青黑石径终年湿濡濡的,似抹了一层油。

斑斑苔藓从砖缝中冒出,在巷壁上抹上一层暗绿,无声无息地蔓延。

师:很有感情吧!(生鼓掌)请坐!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细雨如幕就笼罩在这窄窄长长、长长窄窄的小巷上。

斑驳的屋檐,注入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如诗的青石板像蛇一样、像蛇一般地曲曲折折。

等待着那个镜头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灰的幻灭?这个时候,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接着愁怨的姑娘,这个时候丁香姑娘的出现好比美好事物的出现,她在我们心中可以象征着什么?生:希望师:希望、理想,对吧?这种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大家自由地再读一遍诗,大声读!生读诗。

师板书:师巡回指导师:谁起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他听到的心情?我请一位男同学回答,戴望舒是男的。

大家推荐谁?生:许伟平生读诗,师放音乐。

读完鼓掌。

师:谁起来评论一下?周围的同学,旁边那位。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

(生笑)师:你说的就是我要说的,还有吗?生:他能很好地把情感融入到背景音乐中,令我很感动。

(生笑,鼓掌)师:还有吗?生:我觉得他读的把这首诗中那种哀怨的情思读出来了。

师:读出来也是很有感情的,还有没有别的?生:我觉得他读得很轻很慢,跟当时在雨巷中的感觉很像。

师:都是优点,有缺点吗?生:我觉得他可以把两段的间隔再长一点,比如说“冷漠、凄清又惆怅”,中间再停顿一下,再说下面。

师:有点快是吗?这首诗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基调?生齐答:惆怅师:忧愁。

还可以再停顿一下。

我们带着这个经验一起再读一遍。

请坐!我起个头“撑着油纸伞”生齐读全诗。

师一起读。

师:有一个地方大家注意了没有?“她静默的,远了远了”。

在你的视线中渐行渐远,这两个“远了远了”你读的时候怎么样?轻一点(有学生附和),缓一点。

“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再再慢,我们再读一下这一段。

生读,师附和“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师:读到这个份上和戴望舒的心曲基本上能够合拍。

我们读到这里大家心中一定会有一些感想,是吧?这首诗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什么?你有什么要说的?生:读了这首诗以后觉得心里有点压抑,多少能够感受到戴望舒那种淡淡的凄凉和悲哀。

师:这是你此时的感受。

很好,请坐!生:我感觉作者那种浓重的失望,还有彷徨的情绪。

师:这种情绪把我们抓住了。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对吧?大家说这首诗很美,这首诗为什么这么美?当时发表出来的时候,竟有人给了戴望舒“雨巷诗人”的称号。

大家都觉得这首诗很美,叶圣陶更是盛赞它开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

但是作为我们高一的同学,我们拿过来习惯是找一个本子记两个写得优美的词,结果我们发现找不到。

但是刚才我们同学都发表了意见,感觉被一种情绪抓住了,是吧?(生点头)诗人是怎样营造这种情绪的?他是通过什么东西把这种感情这种感觉营造出的?下面大家自己讨论一下,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可以有同学记录进度,可以有同学记录发言,可以有同学读导学案,三五分钟。

生讨论。

师巡回指导,交代一女生事。

师:讨论的不错,那边同学歌词都拿过来写下面我们各抒己见吧。

哪个小组发言人先起来?(一男一女两个同学起来发言)师:女士优先。

生:它通过阴郁而孤寂的环境来写内心的彷徨。

师:营造了一个孤寂的环境,这个环境如果是在诗歌的术语里用的是什么词?生:意境。

师:意境!大家现在理解意境了,就是这样一种氛围。

答得很准,是吧?还有吗?生:没有了。

生:我觉得这首诗中同样的词用了几遍,像音乐中的歌词会反复出现一样,比如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几乎是相同的,这样会给人创造一种不错的感觉。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几乎是相同的,它有一种反复的美,这个说到点子上了啊,咱们再找一找,还有没有?生:还有一种很轻很淡的语调,来表现一种朦胧美。

师:朦胧美。

生:还有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师:刚柔并济的美感!从哪知道的?刚在哪儿?生:23,26师:她竟然还能读出有点刚,不简单。

我们先按下不表。

我问你,你觉得这个朦胧的美感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朦胧了?生:这个女孩“静默地远了,远了”,就是比较朦胧的那种。

还有就是“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师:就觉得她很朦胧,她“远了,远了”,她从我身边擦肩而过,“远了,远了”(师做瞭望状),她长什么样?王国维不知道。

师:不知道!所以很朦胧,对吧?我们光知道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但是她具体长什么样,什么鼻子什么眼睛,不知道!“撑着油纸伞”,大家能不能想到我们学过哪首诗?(师启发,生应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来之后我还是不让你知道我真人是什么样。

请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话:“观佳山水,极曰此山水为何山水,可乎?”意思是说,我看了一幅画啊,我看完以后马上指出来这个画画的是什么,这个画画的是长江,画的是黄河,可以吗?王国维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太逼真了,不好!朦胧一点,朦朦胧胧的能够让人产生一种什么?生七嘴八舌:联想师:联想、幻想、想象,对吧?它就产生一种美。

能够品位到这一点非常不错。

我们接着发言,还有谁?生:作者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进入忘境。

师:这种环境就是刚才说的营造的意境,对吧?生:对。

师:还有吗?生:他没有细写雨巷的某个人或是一件物,通过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的想象写出雨巷。

【篇三:《雨巷》教学设计】《雨巷》教学实录(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自我化解文字障碍,初步了解丁香的生态[色、形、质]特征。

2.结合注解,通晓基本意象,熟读成诵。

)师:请看屏幕(呈现戴望舒图像),这个人认识吗?生(齐):戴望舒。

跟书上印的脸相很相似。

师:大家对他的脸熟悉了,对他“雨巷诗人”的来由知多少?(三位同时举手,走向最先的同学。

)请你说,但要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

生:我查过,大体是说:戴望舒《雨巷》一诗奠定了他此后诗作的特色。

生:还有,形成了戴望舒的独特风格,所以称他为“雨巷”诗人。

师:那我们一起沉浸《雨巷》,品品诗作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活动一:听读1.初听———感知诗的基调师:同学们合上书,沉静着听。

(选配与诗歌格调相似的背景音乐,教师临场诵读。

)同学们听了,感觉到了什么吗?(只提醒不要求回答)2.再听———整理初步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边看边听,将初听的感觉整理一下。

如:①整首诗的感情基调;②诗中主要意象及其各自特点;③意象中寄寓的大体情感;④诗的音乐美。

(“再听”时放教师诵读的录音,配背景音乐。

)活动二:交流师:诗中写到的意象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按先后顺序。

生(合):“我”,小巷,姑娘,春雨,纸伞,颓墙。

师:这些构成的就是诗的意境。

将分散的意象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哪位能概述一下?生:“我”撑着油纸伞在寂寥的雨巷中“悠长”地徘徊,希望能见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姑娘来了,又去了。

“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见到那个姑娘。

生:你的概述把“丁香”的修饰语丢了,应该是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忧愁的姑娘。

生:你也丢了。

生:我丢什么了?生:你把姑娘来时的诗意给去掉了。

师:是吗?姑娘是怎么诗意地来?生:姑娘终于来了,也撑着伞,梦一般凄婉地来,梦一般迷茫地去。

(一副陶醉状,引起满堂笑声。

)生:“我”仍旧希望见到的那位,还是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生:不是“见到”,是“飘过”。

(再作陶醉状,引发笑声。

)师:鉴赏须有想象、联想陶醉其境,他进入状态了,祝贺他!(掌声起)故事发生在雨巷,诗中雨巷具有什么特点?用关键词说话。

生:悠长,狭窄而寂寥。

生:“我”一直撑着伞,可见一直下着雨。

生:一直下雨,说明光线阴暗。

师:雨巷“长”,“窄”,“寂”,“暗”(板书)。

“我”在这样的巷中举止情态怎样?生:孤独彳亍着?师:“彳亍”是什么意思?生:徘徊不离去。

师:为何不离去?生:因为他要等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就是说“我”在“寻求、期待”(板书)。

这么说来,这是一首爱情诗了?生:老师您说呢?师:请研读背景材料,我们一起推断。

活动三:研读师:屏幕显示一(教师读,学生听):戴望舒1925 年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时期,接触了不少革命志士,在大革命时期(1926 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2 月遭拘捕,经保释后又遭通缉,先后避居于杭州与松江。

相关主题